韩信传(六): 登台拜将

离开项羽之后,韩信没有向东回家乡去,而是选择了南下投奔刘邦。

其实,刘邦是后来起的名字,这时他还叫刘季。当时逐鹿天下的豪杰中,刘邦是出身最卑微的一个,然而在三年的亡秦战争中,刘邦的贡献却仅次于项羽。当初他被楚怀王任命为西征军的统帅时,所有人都认为“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只是一张漂浮在虚空中的画饼,他的这支部队在秦军的围攻之下,很快就会如烈日下的露水一般消失。

然而刘邦创造了奇迹,居然真的攻下了咸阳。

即使如此,鸿门宴之后,人们还是认为,刘邦的好运已经到头了。他被项羽放逐到了巴山蜀水的凄凉之地,虽然最后关头又讨要来了汉中的土地,但那又能如何?如果他想要再有所作为,首先要穿越险峻的秦岭山脉才能回到关中,然后就会面对一座更加不可逾越的大山。

那就是章邯。

项羽把秦地分为三块,封了三个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立董翳为翟王。

另外两人也就罢了,章邯曾经让关东多少豪杰闻风落胆。在天下人的心目中,除了项羽本人,再没有人是章邯的对手了吧?

许多人认为,被封为汉王的刘邦将在汉中终老,被巴蜀的蛮族同化,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慢慢变得越来越像是一个野蛮人的王。总之,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了。

但韩信还是决定,去刘邦那里碰碰运气。也许,正因为刘邦已经被逼入绝境,才会给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而刘邦也会因为自己,再次创造奇迹。

反秦战争中,刘邦的部队曾长期与项羽并肩作战,韩信虽然不算什么大名人,但也有不少人与他认识。以项羽的执戟郎的身份来投奔,当然也不能给一个过于卑微的官职。于是韩信被任命为连敖,这是一个古老的楚国官名,春秋以来,楚国境内的族群极其复杂,需要有专人负责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连敖就是一个从事此类工作的职务。

汉中巴蜀也是各族杂处之地,设置连敖理所当然。当然韩信也清楚,对自己这样项羽那边投奔的人员,主事官员并不信任,所以把自己丢到了这样一个非机要的部门。

但麻烦还是很快找上门来。项羽确实在刘邦阵营中安插了不少间谍,有人不确定韩信究竟是真的逃亡,还是带有项羽交代的秘密任务。居然傻乎乎到韩信的住处来试探,韩信三言两语就确认了对方身份,正想着先把对方稳住,然后去检举揭发,正好借机接触到刘邦集团的高层,周围忽然杀出数十个手持弓弩的汉军将士。

原来,为刘邦驾车,也负责到处联络收集情报的夏侯婴,早就盯上了这批项羽的间谍,今天刚好到了收网的时候。

于是韩信稀里糊涂就被和十几个人一起推上了法场。

转眼之间,十三颗人头已经落地,刽子手来到韩信身边,手中斧钺高高举起,还带着体温的鲜血,就滴在韩信的后脖颈子上。

难道自己就这么死了?韩信热血上涌,吼道:“汉王不想争夺天下了吗?为什么斩杀壮士!”

这声呐喊惊动了夏侯婴。夏侯婴注意看韩信,高大却又白净文弱的相貌,一看就是落魄的公子王孙。夏侯婴是刘邦手下心肠最厚道的人,这时他竟也如淮阴的漂母般,起了同情之心。

夏侯婴与韩信交谈,很快确信了韩信确实和那伙间谍无关,而韩信对许多事情的见识,也让夏侯婴感到佩服。

“以王孙的才华,做个连敖确实委屈了。”夏侯婴沉吟着,“我去找萧相国,看他能给你安排个什么官职。”

“现在我不想要任何官职。”韩信说,“我有击败项王的办法,我只想见汉王一面。”

这件事多少有点冒险,毕竟韩信是项羽间谍的嫌疑刚刚洗清,而韩信刺杀淮阴令的往事,也容易引起一些联想。

但夏侯婴和萧何商量了一下,还是禀明了刘邦,让他秘密的见一见韩信。毕竟,到汉中南郑以来,整个集团的意气都很消沉,不断有人逃亡,也始终想不出什么办法有效阻止。这种情况下有个来自项羽身边的人,宣称可以击败项羽,多少让人有些兴奋。哪怕是胡言乱语,也就当寻个乐子。

刘邦显然没有打算在汉中久待,所以来南郑后,没有兴建宫室,现在还住在行辕之中。他同意这次见面,但显然也没有太当回事。见韩信时,他采用了当时最无礼貌的坐姿,双腿岔开箕踞着,手里还拿着一只巨大的酒觥。

“你这竖子……竟胡说什么要击败天下无敌的项王?”刘邦已经醉眼朦胧。

但韩信一听他的话,就知道他还非常清醒,甚至仍考虑着自己是项羽间谍的可能,所以语气里对项羽没有半点不敬。

韩信也说不清为什么,此刻他的心情竟然非常放松。韩信和项羽是同龄人,刘邦则大他二十多岁,本来论齿论爵,他需要对刘邦非常恭敬。可是刘邦表现得越无礼,韩信就也可以越随意。

“汉中、巴蜀乃烟瘴之地,汉王流落至此,可以说已经陷入了绝境。”

刘邦喝了一大口酒,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这还用你说?”

“可是臣听说,兵法有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引这句话的时候,韩信忽然有点想笑,自己的一生,也许会和这句话绑定在一起吧。

“怎么讲?”

“汉王以为,此时项王心中,最大的敌人谁?”

刘邦笑起来:“我不知道,但刘季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高估自己,反正不是我。”

韩信也笑:“汉王果然自知者明。别的不说,要是项王还在意汉王,派到汉中来的间谍,又何至于蠢到这个地步?项王自幼由叔父项梁带大,情逾父子,而他心里认定,项梁将军是齐国的田荣害死的。”

这个刘邦当然也很清楚,项羽听说项梁死讯的时候,刘邦就在项羽身边。当时项羽哭得跪倒在地,痛哭之声,直冲天际,项羽的拳头狠狠捶地,大地仿佛将因此碎裂。

“所以现在项王最大的心愿,就是去东方找田荣报仇。但项王,还有他的亚父范增,都不是糊涂的人,一定会先解决西方的后顾之忧。”

“所以,他就把我发配到这里来了?”

韩信笑了:“汉王还说不会高估自己?”

刘邦陡然一惊,语气里却带着一丝兴奋:“是章邯!”

韩信:“对,正是章邯。多少关东豪杰,都败在了章邯手下。即使是项王,战场是虽然三败章邯,但一旦章邯开始防御……其实,要不是赵高在朝廷里与章邯为难,项王拿章邯也没有什么办法。”

刘邦脸上已经没有一丝醉态,侧耳倾听。

“章邯答应归降时,项王就许诺封他为雍王。虽然后来不得不履践诺言,但新安坑杀二十万秦军在先,把秦地割为三块,只给章邯西垂之地在后。此刻关中尚存的精兵,都不在章邯手里,而是在司马欣手里。即使如此,项王还是担忧司马欣才具平庸,不足以阻止章邯……汉王以为,项王本来只愿意给汉王巴蜀之地,最后却又把汉中给了汉王,是为了什么?”

刘邦悚然:“项王是怕章邯反他,留我在汉中,是章邯若反,我可以从旁牵制?”

“昭啊!”韩信一笑,“所以汉王不要以为,章邯横勇难敌,实际上章邯被重重掣肘。而正因为项王眼里,汉王已不足为虑,所以汉王反而大有可为。”

刘邦沉吟:“话是不错,可是……”

“韩信到汉中虽然不久,也看出来了,汉军的士气,实在有些低落。”

刘邦有点尴尬的笑笑:“这件事,韩君也有高见吗?”

“刚才所说的道理,汉王一听就明白,和一般汉军将士讲,却难免过于迂曲。”

刘邦点头,他本是操弄人心的高手,这点自然明白不过。

“惊险夸张的故事,生动日常的细节,一再重复的断言……世人所爱的,本来就是这些。有了这些,振奋人心,倒也不难。”韩信顿了一顿,“汉王若不嫌弃,就和韩信一起,给他们一个故事。”

一个谣言开始流传:沛县起兵以来,汉王最亲密的战友,久经考验的反秦战士,大汉国丞相萧何,也像那些立场不坚定的人一样,逃亡了。

几天后,谣言不攻自破,萧何频繁在各种公开场合露面,表示一切正常。但仍然有人说,谣言并不完全是谣言,几天前萧何确实离开了南郑,但不是自己逃亡,而是要追一个逃亡者回来。

那这个逃亡者是谁呢?没有人能够说清。

又过了几天,一个特大新闻爆出。来到南郑后,都没有为自己修个像样住处的汉王,开始大兴土木。但要造的不是宫室,而是一座巍峨气派的高台。

“汉王要拜一位大将军,这是拜将台!”

这个消息也不胫而走。那么,谁够资格,做汉王的大将军呢?众将都承认,反秦战争以来,自己这支队伍里,最出色的将军,其实是汉王自己。当今之世,杰出的战将都有哪些人,难免是男人们乐于讨论的话题。项羽第一,章邯第二,这都无可争议,但谁是第三?是咱们的汉王,还是项王帐下的大将英布或龙且?这就容易引发激烈的吵骂。如果是酒酣耳热之际,就要挥拳动手也说不定,非得人站出来,说几个关于齐国军队有多怯懦无能的笑话,甚至秦二世胡亥的荤段子转移话题,才能让气氛又和谐起来。

但英布已经被项羽封为九江王,而龙且一直追随在项羽身边,他们都不可能到汉中来。汉王也没有封自己做大将军的道理。

那么,这个人究竟会是谁呢?曹参、樊哙、周勃、灌婴这些刘邦手下的将军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希望,又都有点底气不足。这段时间里他们彼此见面,打招呼都有些尴尬。

所以最后大将军的名字公布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诧不已:“韩信?韩信是谁?”

当然,就有消息灵通人士,把过去和最近的关于韩信的各种传闻乱炖一气。韩信在淮阴和项羽帐下时的各种糗事,当然一定能使听众非常快乐。但重点是,有人指出,前几天丞相萧何正是去追赶韩信的,然后萧丞相以一种非常夸张的方式,逼汉王举行了这次登台拜将的典礼。

“萧丞相说,一般走掉的将军,几十个也不算事,韩信,却是‘国士无双’,听得懂这个词吗?就是溥天之下,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才了,萧丞相就是这么捧韩信的!”

萧何的话当然极有分量。萧何的声望,在刘邦军中差不多是无人不服的。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萧何管着全军后勤,而且一直出色完成了任务。显然,和萧何过不去,就是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

但还是有人疑惑:“有这么夸张吗?”

“汉王最爱吃我大舅子炖的鸡,我大舅子给汉王端上刚炖得的鸡汤的时候……”说话的人咽了口口水,“亲耳听见萧丞相和汉王这么说的。萧丞相还说,咱们要是安心在汉中待着,用不着这个韩信;要想打回老家去,活捉楚霸王,非得用韩信不可!”

类似这样的议论到处传播,所以在韩信正式亮相之前,汉军将校的胃口,都已经被吊到最高。这个据说能够击败项羽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呢?

拜将的那一天,韩信没有穿铠甲,只是一袭白衣。登上拜将台的时候,韩信大袖飘飘,步履轻盈,以至于围观的将校几乎难以确定他是拾级而上而是缓缓飞起。当时是汉元年的五月,汉中的阳光已经有些炽热,许多人脸上都沁出汗珠,可是阳光照在韩信脸上,仿佛没有一点温度,只是肌肤如同透明。

要不是腰间配着那柄古剑的重量压着,这个人是要腾空飞去了吧?

这个形象,当然是精心设计的。项羽威猛如同天神,韩信在气势上无论如何不能和他竞争,那就干脆走向另一个极端。

庄子笔下,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神奇的真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可以经历人世间的一切灾难,却不受到任何伤害。这本是愤世嫉俗的哲人的幻想,和大众不会有什么关系。可是后来燕齐海上的方士,却拿这个形象去诱惑秦始皇到海外寻访长生不死药。经过始皇帝十余年大张旗鼓的求仙运动,这个形象终于深入人心。

毕竟这是一个人们迷信超自然的力量的时代,以如此盛大的仪式上,这种形象示人,可以激活许多幻想。

典礼结束,刘邦落座,他看着韩信,脸上仍是那种满不在乎的表情:“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有什么计策,可以教导寡人吗?”言下,仍是对韩信不以为然的意思。

韩信辞谢,然后问:“汉王要向东争夺天下,对手莫非是项王吗?”

这是个毫无疑问的问题。刘邦自然回答:“是。”

韩信又问:“那汉王以为,您的仁德与悍勇,比项王如何?”

周围众将都感到紧张,这两点汉王当然不如项王,这么问,有点当面打脸的意思。这个新来的韩信,是不懂起码的人情世故吗?

好在,刘邦沉默良久,终于说:“我不如他!”

韩信向刘邦下拜:“贺喜汉王!韩信也认为汉王不如他!”

这一下,众将都笑起来。

这几句对话,其实韩信与刘邦已经对了好多遍台词。坦然承认根本无法掩饰的弱点,反而能彰显豁达大度的品格,刘邦很清楚这一点。反正,这都是“但是”前面的话,下面韩信将以项羽曾经的亲信的身份,详细展开论证项羽的缺点和刘邦的优势。

韩信侃侃而谈,韩信以前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么好的口才。韩信说,项羽只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项羽不会用人,项羽在该慷慨的时候,总是非常吝啬。

“该给人封爵的时候,项王把已经刻好的印,攥在手里反复揉,舍不得给人家。到底下定决心一摊手,一颗大印,变成铜球了。”

这个段子引起了哄堂大笑。韩信心头闪过一丝愧疚,项羽并不是这样的人。但刘邦手下的将士,其实大多不清楚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恩怨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简单的认为刘邦受了委屈,连带着他们也都受了委屈,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结合项羽神力的刻板印象,塑造项羽吝啬的形象,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

韩信继续罗列项羽的罪行,展望追随刘邦杀出汉中后的美好前景。最后,全场气氛达到群情激愤的高潮,许多将士拔出佩刀,荷荷呼喊,“打回老家去,活捉楚霸王”的吼声,响彻天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