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传:连同小妾都是篆刻家的明代印人梁袠

在明代印人里,梁袠很容易被忽视,原因是因为一般的印学史,都把他归在何震的“雪渔派”(归在这一派的除了何震宗师外,还有吴正暘、吴忠、胡正言、邵潜等),后世认为何震一派最得何震嫡传并成就突出的就是梁袠,而一旦带上了何震门派强烈的符号色彩,大概印象里他就是一位印风“猛利”的印人,而实际情况是,如果把单纯的“猛利”套在梁袠身上是不合适的,因为就目前我们看到的梁袠留下来的印作来看,他的所谓“猛利”印风是苍古浑厚而具有书卷气的,后来清代的大宗师丁敬、皖派大宗师邓石如等都受过他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梁袠也是一位需要认真介绍的明代印人。

一、个人简介。

梁袠(?-1644),字千秋,江苏扬州人,久居南京,是何震的入室弟子,他学何震达到十分逼真的程度,人们很难分辨何、梁二人作品,跟前面所提到的归昌世、李流芳不同,归、李是文人兼习篆刻,而梁袠是职业印人,以刻印为生,他的篆法、刀法方面功力深厚,人称其“奏刀运腕,饶有慧心”。白文印方面,他基本沿习何震的坚持的汉法,而元朱文印,梁袠的篆法婉转流畅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印人,这很可能启发了邓石如的篆法;汉朱文印,梁袠印则刀法生涩苍劲,对清初丁敬影响极大。有《印隽》传世。

二、印学贡献

1、大量的创作实践,为丁敬、邓石如等开宗立派有前导作用。大概梁袠逝后50年左右,丁敬出生,此时,梁袠印谱具在,丁敬勤学,自然涉猎,受影响不小。比如:

(梁袠对丁敬的影响)

显然,丁敬大师的“卢文韶图书印”中的“图”就是直接从梁袠的“闇然堂图书记”里直接拿来的,再比如:

(梁袠对丁敬的影响)

丁敬大师印中的“士、印”,篆法也基本来源于梁袠。还不止这些,其实,丁敬的刀法或者更直接来源于朱简的切刀,但梁袠的短冲刀形成的苍涩,必然也对丁敬大师有明显影响,比如:

(梁袠对丁敬的影响)

我们看,在刀法上,梁袠对于丁敬的影响也是深远而直接的。由此可见,浙派的开派宗师丁敬不管是篆法、刀法都受过梁袠的影响,那么,皖派呢,皖派宗师邓石如出生时,梁袠已逝去近百年,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邓石如临习梁袠印的作品,梁袠的影响显然不小,我们来看邓石如的临作:

(邓石如临梁袠的一日之迹)

不管是篆法、章法,邓石如认为梁印都有可取之处,只是邓的印书法痕迹更重,更加粗壮有力。再比如:

(邓石如临梁袠印)

显然,虽然邓石如的临作照搬了篆法、章法,但却遒美健秀得多,越发展,越加完美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能因为丁敬、邓石如的成就,就完全否认历史的积累作用,否认梁袠的贡献。

2、另一个贡献比较另类,梁袠培养了篆刻史上第一位女篆刻家韩约素。韩约素,生卒年不详,号钿阁,原是艺妓,后成为梁袠之妾,周亮工在《印人传》中称韩约素好刻上佳冻石,求印人“以石之小逊于冻石往”时,韩就回答“欲侬凿山骨耶”,坚辞不刻。韩约素治印得梁袠亲自指导,但因为韩约素的身份原因,人们得到韩的作品,往往更加珍爱,甚至重于梁袠之作。

三、篆刻作品:

再列一些梁袠的作品,不再一一点评。

(兰生而芳)

(东山堂珍玩)

(玄之又玄)

(听鹂深处)

这方印,可以与汪关同样内容印作比较一观。

(聊浮游以逍遥)

显然,这方印跟甘旸的同样文字印章法上区别明显,邓石如也有同样印文的作品,三家各有所长,此处不再上图比较。

(真实斋)

(世禄)

(正位之印)

虽是装饰性极强的殳篆作印,仍能看出梁袠雄健的刀风。

(王安之印)

或者说是汉朱文类印,但显然又有雪渔派的干脆利落,爽利健壮。

(栖霞山弗告槃拥书处)

(不羁天地阔)

褒贬不一,有人称章法上有硬伤,中部大红太过生硬;有人称中部大红更显意境虚实之美。

(西泠渔隐)

断续的印框,斑驳的白点,苍秀的线条,烟雨西泠,印有画境。

(吴郴之印)

或者,这应当也算是浙派的参考处吧。线条的转折,篆法的方正都有浙派的影子,虽然也被人称有“明人习气”,但那个时候,还没有浙派印风啊。

(青阳山房)

再看其线条,媚健并出,笔意盎然,刀法风格工稳苍茫兼具,实在可称得上是治印大家。

梁袠是职业印人,他的弟弟梁大年、妾韩约素都受其影响成为篆刻家,而后世的浙皖两派宗师又各受其影响和启发,在整个中国篆刻史上,应当有他的一席之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