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回文诗词?
回文诗也叫“回环诗”、“回纹诗”。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是一种雅趣横生、妙不可言的诗体。
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如是释义:“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浙江新昌县南明山的大佛寺里,有一尊高几十丈的大佛,寺院周围环境清静幽雅,景色如画,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天然居”。大佛寺有一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此联巧用“天然居”和“大佛寺”这两个名称,组成回文,切题,工整,自然而有情趣,此联也成为回文诗的典范。
类似的还有:“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等。
最负盛名的回文诗当属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蕙的《织锦漩现图》。
窦滔当秦州刺史时,曾被流放。符坚取襄阳后,又起用窦滔为安南将军,留镇襄阳。由于家庭纠纷,二十一岁的苏蕙拒绝跟随丈夫去襄阳。窦滔一怒之下,只身赴任,跟她断绝音讯。不久,苏蕙心有悔意,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填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织锦漩现图》。
此图以八百四十一字排成纵横各为二十九字的方图,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进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作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等,得诗3752首,才情高妙,令人叹为观止。
苏蕙在诗中向丈夫诉说思念之情,抒发自己的悔恨自伤,赞扬对方的崇高德行。窦滔读后十分感动,就备车载礼至关中,把她接到了襄阳,夫妻和好如初。武则天既欣赏苏蕙的美丽,又赞赏她的才气,亲自撰文,誉其“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是“确评”。
回文诗中最饱含深情的互动篇是宋代李禺的《两相思》。
据说古时候有个先生在外教蒙学,中秋时节不能回家团聚,就写了一首诗当家信寄回家: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妻子读了来信,便回了一首诗,这首诗只是把来诗倒了过来: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望遥眼枯。
此诗顺读是夫忆妻,倒读则是妻忆夫,读起来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顺读倒读,作者的身份、语气、所居地等亦随之变化,感情均含蓄蕴藉,真切深沉。
宋词中也有回文佳作,如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耶。它使我们看到了夏日午后佳人的缱绻情丝,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睡醒后,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这首词妙在正读、反读都能连贯达意,韵味无穷。
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也有单句回文词《菩萨蛮》三首,其一云: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哀罗垂影瘦,瘦影垂罗哀。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以“寒窗雾”、“天暮”、“落花”、“啼鸦”、“衷罗”、“影瘦”、“一丝红”、“一剪风”等凄冷萧瑟的意象反复渲染,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人创作的回文诗形式多样,有的按照常规诗体的方式排列,有的独出心裁创造出新的样式。
苏轼和秦观都是北宋时期的大才子。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颇得苏轼赏识。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却被告知秦观上佛印和尚那里玩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秦观看到苏轼的来信,便写了一封只有十四个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十四个字排成一圈,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诗应该这样读: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十四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