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辈子,最要紧的是会生活

“生活是很好玩的”汪老豁达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今天,轻读就想给大家推荐汪老的《慢煮生活》,一起在汪老的世界里寻找生活的乐趣。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我们很多人,似乎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吃饭、房子、车子不停的奔跑,生命的意义仿佛也只剩下升职加薪,是不是也曾问过自己: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

如果你正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汪曾祺先生的这本《慢煮生活》,或许就是解救你的一剂良药。

《慢煮生活》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是一花一叶皆有情,一茶一饭过一生,生活是很好玩的,万水千山走遍和花枝一束故人香。

其涉及了各种花鸟虫鱼、乡情民俗、凡人小事和旅途见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生活家”汪曾祺是如何感受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乐趣的。

做一个吃货,到底有多幸福?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标签,那就是“吃货”,用来形容那些对美食有着执着追求的人。

汪曾祺先生在文中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汪先生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好吃之人,在西南联大求学时,他第一次见到未经加工的葛根,同学们极少有人去尝试,但是汪先生却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都要买一点尝尝的。

这份趣味不仅仅是对于美食的兴致,更是对生活的好奇心,只有拥有这种好奇心,才会让人更热爱生活,更愿意尝试生活中那些有趣而温暖的事,比如做菜。

在高节奏生活的今天,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时间做饭,简单定个外卖,敷衍了事,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己不想:“做饭半小时,吃饭十分钟”。

可在汪先生看来,做菜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汪曾祺喜欢逛菜市场,他认为做菜如同是写文章一样。

需得自己买菜,买菜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比如你原想做冬笋,菜市场的冬笋卖完了,却有新到的荷兰豆,就会临时“改戏”。

汪先生最得意的两道菜就是拌菠菜和塞馅回锅油条了,塞馅回锅油条是汪先生的自创菜,他还因此自嘲说,很多菜都是馋人摸索出来的。

对于做菜汪曾祺先生总结说,做菜是个极重视实践的事,要多吃、多问、多看、多做。

其实万事都是相通的,这个实践的过程,在我们想做好任何一件事上,都很实用。

所以面对人生的压力,我们不妨理直气壮的做个“吃货”,从吃中细细体味生活之美。

压力、逆境对我们来说到底是什么?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谁能够永远的一帆风顺。

这些话,常常用来安慰处在压力之下的我们,看起来有点负能量,但却是真正的人生。

年轻时拼命工作,结了婚要维系婚姻生活,之后还要面临中年危机,似乎有无尽的挫折在前方等着我们。

对此,汪曾祺先生又是怎么看的呢?

其实汪先生这一生,比我们很多人都要坎坷。

他年幼丧母,青年时在战火纷飞中远赴西南联大求学,在异乡还差点因疟疾而丧命,熬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中年时,又被下放劳动受尽苦楚。

可是在他的眼里,似乎所有的苦难都有值得回味之处,都能拿出来调侃一下。

就比如说他的大学生活。那时候的大学生活,可没有现在大学生那样潇洒自在。

那个年代的学生生活极为艰苦,裤子破了只能用麻绳结一个疙瘩。

生活的拮据也让学生少有娱乐活动,唯一的爱好就是泡茶馆,在茶馆里点一壶茶,一坐就是一天。

但汪先生并不觉得单调乏味,反而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朴实的生活培养了他们。

汪先生后来回想起来觉得:

泡茶馆能让这些穷学生保持幽默感去对抗恶浊和穷困,而不至于颓丧灰心;学生们在茶馆里大都是读书写作,对学业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而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众多,这也锻炼了他们接触社会的能力,汪先生说,自己写小说的本事就是在昆明的茶馆练出来的。

生活拮据还是其次,更主要的是,当时的学生,还要时时受到战火的威胁。

常常在上课时,就突然听到警报,然后大家一起跑到荒郊野外去躲避,但在这样的危险环境下,汪先生也能发现其中的趣味。

他说,跑警报的时候,正是青年男女的恋爱机会,警报一响,男的就提着一袋点心吃食在校舍路边等着女生。

因为跑警报与看电影、逛街不同,多少点同生死、共患难的意味,所以往往能拉近男女之间的感情,成了恋爱生活中颇有趣味的小插曲。

是呀,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是可以选择的,在逆境和挫折面前,不要让过多的欲望将自己压垮,而要保持一颗乐观而豁达的心,平静的走下去。

等某一天蓦然回首,也许你也会像汪先生一般,调侃那些自己曾经觉得痛苦煎熬的时光。

正如汪先生本人评价自己的散文说: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好的,是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