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哲学家大都不结婚,中国的哲学家却都结婚,为什么?

外国的哲学家很多都不结婚,如康德,叔本华,尼采,柏拉图等,而中国的哲学家如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都要接婚,为什么?

(注:老子是否结过婚,本人没查见记载,不敢乱言)

外国的哲学都是个人纯理性思维,带有明显的个人极端性,最主要的是观念、性格和生活使然。有些哲学家本身对爱情婚姻的观念是扭曲的,有排斥心理。比如尼采曾说道,不是因为哲人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哲学家思考宇宙和人生所得的快感即使不是更强烈至少会更长久。柏拉图则说:“美好的观念较美人更为可爱。”

不过,很多哲学家虽然独身,但并非没爱过,像伏尔泰、叔本华、尼采,萨特等,都是有过恋爱的。萨特和波伏娃彼此都认定对方是自己的精神伴侣,他们觉得结婚完全没有必要。尼采也深深地爱过莎乐美,但最终还是没有结婚。这是因为他们彻底分开了理性和感情。

哲学家大都有一种类似观念,都会觉得自己已经与真理结合。他们还可以和自己相结合,他可以爱上自己的另一个她,所以不必去爱女人。

另外,长期深度的思考也会转移人的注意力,他们注意不到恋爱婚姻中的很多事,甚至包括性欲,女人自然对他们也不感兴趣了。

东方哲学家思维模式大不一样,通观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一般是三个主题,即“天民合一”、“天德合一”和“天礼合一”

中国诸子百家代表人物老庄,孔孟,荀子墨子等,还有后来的程颐王阳明等,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方向问题,人性向往的问题,或谈“仁义礼智信”,或谈“天人合一”,或谈“知行合一”,特别是影响中国人几千年的易经阴阳论,讲究阴阳和谐,没有对男女婚姻爱情的反对,而更多的是提倡与人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与人性的和谐。

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看,西方文化的“标新立异”对立于东方文化的“天人和谐”,即:东方的“同”与西方的“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