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星球优质提问
这个提问,太容易判断
2016年3月,一条题为《46万一平,谁买走了北京天价学区房?》的文章瞬间引爆大众情绪。这篇文章开头的第一句便是“11.4平米,530万。”时针走到2020年,学区房再次引爆大众情绪,530万已经不够了,需要1200万。对口北京市级重点小学的丰汇园,成交一套39㎡的地下室房源,价值1200万,贷款额度186万元,3小时卖出,买家只是和媳妇视频了半个小时就决定下单。而之前一直跟进在议价的买家遭遇中介的灵魂拷问:你肯为孩子付出多少?为什么房子会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劫走?
有人问我,二小姐,北京39平方的地下室因为对口顶级学区,卖1200万,就算考上清华北大,毕业工作一辈子也未必能赚回1200万,为什么还要买?为何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很值钱?二小姐回答:因为这1200万的地下室等孩子读完书就卖1500万了啊,你看根本都不用等到孩子毕业工作就能把钱给挣回来。只要接盘的人认为值1500万就行!
正是这过去20年间相对公平的“教育晋升一条龙手段”,才出现了学区房连年涨价的情况。虽然学区房出现了畸高的房价,但保证了整个“教育晋升一条龙”游戏的公平、公正与透明。中产阶级们大部分是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命运,晋升至上一个阶级后,他环顾四周,社会、文化、价值、道德等各个维度都发生了扭变,任一维度的滞后或错位都有可能带来不安和急躁的心态,最典型的一个就是“能不能让我的孩子世袭这个成功的道路?”比如二小姐经常受到的灵魂拷问就是:“如果你家两个浙大毕业的孩子都考不上浙大,你的脸往哪里放?”呵呵,说实话,我孩子考上浙大,有点难。对我进行这种灵魂拷问和质疑的人,都是自己考不上名校的。中国人对学区房的群体焦虑,其实代表了对自身所处阶级无法得到进一步晋升的焦虑;其实代表了既得利益阶级想把这个成功套路复制给子女的焦虑。环顾四周,他找不到其它晋升通道。看来看去,只有学区房,砸钱就能上,相对公平,手指头宽的门缝里透出一丝亮光,尚能饭否?
学区房的逻辑
家长买下学区房
大宝上小学,就是母鸡下了一个蛋,给孩子做菜吃掉;二宝上小学,就是母鸡又下了一个蛋,继续给孩子做菜吃掉;大宝二宝都读完书,母鸡功成身退,可以沽清。如果政策利空学区房,那你的母鸡就贬值;如果政策彻底取消学区入学,那你的母鸡就得鸡瘟死了;如果政策依旧按照学区入学,更多人家想吃这鸡蛋,那你家的母鸡身价就持续上涨。学区房是中产阶级们晋升上一阶级的救命稻草,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依然存在上涨空间和炒作空间。什么《学区房凉了》之类的文章,就像《房产税要出台了,炒房客颤抖吧》之类的文章一样弱智。击鼓传花的游戏只有你真实得利,才值得赌一把;你没孩子,不能真实得利,只是想火中取栗捞一把,风险太高,没必要。学票一张,到底溢价几何?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估值是不同的。
我写过《买房四大金刚2.0:地铁/学区/次新/三房;横批:价格!》,在这篇文章里,我写了“买房投资,地铁十分重要。”但是,地铁不是高铁啊,亲!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高铁是将“本城市的人口往大城市导入”,是净输出!是吸血鬼!看见上面的图表了没?高铁通车后,36个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常住人口的占比出现下降(黑色色块),仅有北京、上海、重庆等特大城市周边的城市出现人口上升(红色色块)。这说明出高铁站对大多数城市来说,不能集聚人口,反而帮助人口向外扩散。如果您有进一步兴趣,可点击查阅《高铁十年,大多数城市成了输家》,本文筛选了全国36个三四线城市,从常住人口、GDP、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指标比较高铁开通前后该比重的变化程度,以反映高铁对房价的影响。对上海/北京这些特大城市来说,高铁20分钟到的第一站小城市旁边的住宅能享受到外溢红利(但是这两年京沪人口不增加,导致无外溢了,如果人口如以前一样增长,外溢红利是有的)但是对全中国其他所有的小城市来说,高铁都是吸血鬼,是净输出,大城市那无比强大的虹吸效应会让你梦魇!买房千万不要买高铁站旁边的房,不是因为有噪音和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拥堵,而是因为高铁站是吸血鬼,它会吸走小城市仅余的那一点点接盘侠,它并不能如你所愿带来大城市的接盘侠。
这位题主准备把嘉兴学区房置换成高铁房,值得吗?答案,显而易见。
学区房是穷人的希望
也是穷人的绝望
只要你家是自用的,值得!不要怕当接盘侠。对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来说,学区房永远是跑赢大市的资产。过去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容易赚到钱的时代,你放着这么大的金饭碗不铆足劲赚钱,而是把钱花在孩子身上希望他给予你大额回报?
地产老中医,置业老司机
不打针,不吃药,轻松提升您的身价
愿为您家庭买房理财财务规划道路上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