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13.1)——既要宠辱不惊又要宠辱若惊

  寵(宠)辱若驚(惊),
貴大梡(患)若身。
苛胃(何谓)寵辱若驚?
寵之爲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是胃寵辱若驚。
何胃貴大梡若身?
吾所以有大梡者,爲吾有身也,
及吾无身,有何梡?
故貴爲身於爲天下,
若可以𨒙天下矣;
愛以身爲天下,
女(汝)可以寄天下。
——《帛甲本老子》第57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通行本《道德经》第13章

这一章通行本和帛甲本最后两句不同。
帛甲本“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𨒙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女可寄天下”,
通行本“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点的不同,意思却相差很远!
姚永概(民国初曾任北大文科学长)曰:“两句盖古语也,故下文释之”。
也就是说,这两句话是老子时期以前就有的名言,老子在下文又解释了一下。
这句话里争议最多的就是“宠之为下”。
比较历代版本:
帛甲本,帛乙本,都是“宠之为下”。
汉简本,楚简本,王弼本(三国),傅奕本(唐),吕惠卿本(宋),都是“宠为下”。
《世说新语.栖逸篇》注引,”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没有“宠为下”。
河上公注“辱为下”;
陈景元,李道纯,冯振,林语堂,高亨,都是“宠为上,辱为下”。
【“宠为下”与“宠为上,辱为下”的不同】
如果是“宠为上,辱为下”,那么,境界只在宠辱之间。
追求“宠”,远离“辱”;得宠高兴,失宠难过。自己的情绪完全受到宠辱的控制,这种境界就和宠物一样(吕惠卿的比喻)。
如果是“宠为下”,则“辱也必为下”,那么,境界就在宠辱之上,超越了宠辱。
超越宠辱,不追求宠,也不回避辱,不为得宠而得意,也不为失宠而失落。
超越宠辱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宠辱不惊”,一种是“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和“宠辱不惊”的不同】
宠辱不惊,意思是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宠辱若惊,意思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面对宠辱时,要及时做出应对。
啥时候要宠辱不惊,啥时候要宠辱若惊呢?
宠辱不惊,适合为理想奋斗做大事,属于宏观状态。
宠辱若惊,适合具体学习具体工作,属于微观状态。
任何一个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要想成功。
从宏观上,不能因为别人夸奖,就沾沾自喜,急于求成,也不能因为别人看不起,就灰心丧气,动摇彷徨。要宠辱不惊,坚定信念向前走。
从微观上,自己每走一步,都要不断接受外界的信号,不能只是低头走不看路。要宠辱若惊,通过外界的宠辱反馈信号,及时修正自己的方向,少走弯路。
比如说,我在研究《道德经》,要想融会贯通,需要很长时间,很大精力。既然决定了,就要走下去。不管有没有人鼓励,有没有人讽刺,都要坚持做完。
要想完成一件大事,就要有“宠辱不惊”的态度。
但是,具体到每一个问题的研究和学习,就需要“宠辱若惊”,不能闭门造车,要多看名家的观点,比对和自己观点的相同不同之处。要对别人的批判和表扬都有所反应,反复思考,找出原因,这样就能不断修正自己认识上的误区。
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就要有“宠辱若惊”的态度。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0)

相关推荐

  • 大道无为29:摆脱“身体即我”带来的束缚,你就会宠辱不惊

    <道德经>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 ...

  • 读透《道德经》这一章,做个云淡风轻,宠辱不惊的高人

    吾师老子先生,学问大得吓人,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诸位朋友可要知道,那可是2500年前,连纸张都没有发明出来的时代,他就能博览群书,采纳众长,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十三章

    大家好,又到了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前两天是每天都有学习,所以我们的国学经典每天读暂停了两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十三章.请大家一起把原文读一下.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13,14)

    解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刘晓林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 ...

  • 何谓空

    ​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空是什么?!就是看淡,放下.是一种境界. 把另一个问题的答案复制如下: 五蕴皆空,是境界. 是让你去修行到那个境界,认知到一切为"空&qu ...

  •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宠辱若惊”,天下...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宠辱若惊",天下人面对宠爱和侮辱,就好像受到了惊吓一般,把荣辱视为大患,看得与生命一般珍贵. 得宠,其实是卑下的,因为喜忧被人掌控,得到惊喜,失 ...

  • 庄子读书笔记13:小知的自得

    作者:马庆攀(云南 弥勒) 大鹏的飞翔,如同水载船,必须有所积累.小风无法托起大鹏,浅水无法托起大船.如果要超越当下的局限,就需要不断积累,风和水对于人来说可以是能力.视野.智慧.时机.对于尘世间的人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1|用戒尺打了,再安慰一下

    <帛书老子>第三十一章简体版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 勿美也,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则为官长.     这一章最后两句话的思想有点震撼,我想了一周才想通顺.     第一句"朴散则为器"就让人深思,然后拍案叫绝.     先来解析这句话.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3|什么是无极?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