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国际图书日的时候回顾了自己一些关于阅读的误区,可是面临浩如烟海的书时,保持一个平常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读书到底应该按照每年多少本来要求自己,还是按照现在常见的速读法来迅速扫视?看过的书转身就忘,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法让自己能记住书里的内容?

方法在这本80年前出版,50年前大幅度修订并且再版多次的书里,书名很直观,就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介绍的方法是用于阅读非娱乐消遣类的书籍的,当我们阅读的目的为了获取资讯,求得理解,不断学习,就可以运用书里提供的阅读方法了。

阅读是分层次的,从下往上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能力要求逐次提高,而高层次的方法包含了低层次的要求。

什么是基础阅读?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你能认识书里的文字,不是文盲,明白一句话在说什么,就达到了这个级别的要求。

什么是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的方法分两种,第一种检视阅读在时间有限的时候可以用,按照看书名、序言→目录→索引→出版社→跟主题相关的篇章→随便看几页的顺序,系统粗略的看完一本书,对整本书有了一个概括了解,对自己是否要进行深入阅读进行判断。

第二种检视阅读的方法就是把书通读一遍,遇到陌生的、看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去感受整本书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现在需要看的书太多,我们要么陷入凡是看书都要速读,或者所有书都从头看到尾的状态,其实都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书的性质、复杂程度,选择不同的速度来阅读,慢不该慢到不值得,也不应该快到有损满足和理解。

前两个层次的阅读方法不是这本书主要介绍的,但是实际生活里,检视阅读这个层次就已经很多人做不到,要么就是简单看看书名,或者因为书的封面设计就购买,又或者忽略掉了书里的目录还有书最后的索引,其实都不是一个系统的检视阅读,也因为没有做到系统地检视,所以可能漏掉重要信息。

要做到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乃至后面书中重点描述的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那就是,我们要成为一个主动阅读的人,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怎么做才算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呢?在阅读之前,需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问题一,这本书整体谈论了一个什么内容?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主题,需要找到它,然后围绕主题去找相关的论述过程。

问题二,作者在细节方面是如何展开描写的?

作者的结论(主题)需要有客观的事实作为论据支撑,这些内容可能是各种试验、发展史,作者也可能从反面找到案例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些内容需要留意。

问题三,这本书说得有道理么,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呢?

最好的方法,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推导。

问题四,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跟自己有关,才能真的产生联系,否则就只是错过。

这四个问题概括了作为一个阅读者的责任,毕竟,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提出四个问题之后呢,秉承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还要自己尝试从书里找到答案,阅读的收获来自这些读出来的言外之意。

后续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篇章较多,看完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