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杨 华/不烟火,不中秋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1、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作家》杂志旗下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并标原创。有诸如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

  3、关于稿酬

  按照常规,本微刊所发文章,暂无稿酬。若有读者打赏,则在系统到位后,赏金如数转给作者

  

附——

  《西南作家》杂志纸刊邮箱:

  xinanzuojiazazhi@qq.com

  

  《新蕾》杂志纸刊邮箱:

  2903469047@qq.com

不烟火,不中秋 

文/杨 华(四川成都)
            

  

(一)
  清晨,在劈天炸响的疾雷中惊醒,室内一片漆黑。只听得窗外大雨如注,狠狠地砸向玻璃、树干、地面,以及天地万物。和着呼啸的厉风,冷不丁传来一声刺破锦帛的撕裂声,与焦雷一般,猝不及防地,无端端让人心悸。
  中秋,以如此的疾风劲雨开启。
  两三小时过去,风不停,雨不住。按照原定计划,沐甚雨,栉疾风,驾车一个半小时以上,穿越这座生机勃发的城,去看已近尾声的车展。
  对车,既无研究,亦无喜好。完全是外行。除却现实需求,便是看热闹。
  今年的车展现场,首次移师一个容量更大、离城区更远的地方。本以为展至尾声,倾盆大雨,城里不少区域已大量积水,人会很少。不想,车辆老远已排起长队,在雨中等候进地下停车场。好不容易驶进庇护所一般的车库,却车满为患。在诺大的迷宫里转圈,于密密麻麻的车群阵列中,终于看见一小片缝隙,赶紧把车倒进去,唯恐稍慢便会被别人占先。
  进入展场,已是中午。人流依然络绎不绝。在这容量比往年增加了三成的新馆,自有一种高大上的体验。但同时,展馆繁多,品种齐全,人的渺小自然凸显,尤其是在重金属撞击的乐音中,有被湮没的迷失感。
  各个馆中,挤满了男女老少。有扶老携幼,推着婴儿车,全家出动的,有年轻小情侣独自观展的,亦有身着某款喜爱的车型定制服饰的发烧友……其中不乏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无论是场景的布置,参展的车型,观众的组成,还是配套的餐饮店,便利店,休息椅等,无时无处不彰显出,这座城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息。
  一边欣赏展厅热闹的风景,一边奔着有初步意向的几款车而去。不外乎是比较优惠的力度,营销的模式,综合权衡自己的需求而已。
  现场看到多年前喜欢的一款车型,不由自主奔上前去,车上车下来回转悠、摆拍,心动如初。万分感叹,经典就是经典,无可替代。就如文学作品,就如智人,不会消散在历史的风烟,且历久弥坚。
  顶着午后两三点的困倦,转悠半天,意向已相当明确的购买,不想却搁了浅。一家三口,各有喜爱。仔细梳理,发现,除却经济因素的考量外,最大的分歧在于对新车的定位,是仅满足于一个实用的代步工具,还是需要具备精神的美学意义。以此为界限,分为两派。前者,刚移居这座城,而后者,已适应环境。前后相距,两年的光阴,不远不近的地域隔离。
  无端惊心,两年,能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正如眼见这座城,这两年像川剧变脸的飞速发展一般。
  何时开始,在庸常的人生、琐碎的烟火中,浸入美学的意象?是天天行走在,这座城美丽的大街小巷?是时时阅读于,这座城流动的地铁公交?还是透过这座城宽敞明亮的天窗,对浩瀚星空的仰望?抑或是,在这座城林立的高楼大厦下,对鄙陋局促的自我关照?
  举头问月。无影可邀。

  

  这一刻,在饮食男女琐屑细微的自寻烦恼中突然惊醒:今日是中秋,过节最重要。哪怕是无月可赏,必要的仪式感也不能少。
  正如,你参与这座城的成长,见证这座城的茁壮,不就在每一天的红尘烟火吗?不就在每一刻的呼吸吐纳吗?
  实用也好,美学也罢,关键在于,你是否认真存在过,活在当下的每一刻。
  如果只是漠然地走在城市的街头,永远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那来或不来,又有什么不一样?!
  不再纠结于实用与美学,全家汇入眼前真实的欢乐,过一个烟火味十足的中秋。
(二)
  已很久不曾下厨。倍感,每一个不曾下厨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很怀念那些洗手做羹汤的片段。回想,似乎所有的幸福时光,都浓缩在一餐一盘的味道。
  过节,终于有机会执掌煮妇大业。欢天喜地下厨,弹奏锅碗瓢盆交响曲,轻车熟路。
  技艺真是神奇,任你多久不曾触碰,它都会牢牢储存于你的记忆。完全凭借惯性动作,三菜一汤流畅地上了桌。
  按照家里两位吃货开出的菜单,清炖了西红柿牛腩汤,煎炒了辣子鸡,白灼了基围虾,自行搭配了一道蒜蓉时蔬。都是日常驾轻就熟的曲目,没有丝毫的难度。
  便是这般没有新意的家常菜,却获得两位吃货的啧啧赞叹,说,家里的菜真好吃,以后天天都在家做菜!很快,便风卷残云,碗盏见了底。似乎,家的味道,全都浓缩进这寻常烟火的羹汤。
  尤其是一盘辣子鸡,成为本餐焦点。
  娃一口下去,没头没脑冒出一句,“和学校食堂的味道完全一样!”
  煮妇惊着,“是一样好吃,还是一样不好吃?”
  “当然是好吃,大厨级的水平!”满嘴流油的娃真心实意地肯定。
  获得交口称赞的辣子鸡,追溯起来,已有二十年的厨艺历史。
  那时,大学刚毕业,在学校当老师。按部就班的工作,剩下大把的青春岁月,可供挥霍。一群小伙伴,下班后常常相约着在小城觅食,吃遍大街小巷。辣子鸡,曾于一段时间盛行。
  天然爱厨艺。吃过心仪的菜式,总喜欢自己琢磨。辣子鸡,便是那时根据在外面餐馆吃过的口味,自己尝试着摸索,而操练成功。
  无师自通学会这道菜后,隔三差五便做一次,带到学校做午餐。学校有暖气,早上将饭盒放在暖气片上,近十人的大办公室,满屋子都是辣子鸡的味道。上午十点过后,便有同事开始忍不住,打开饭盒尝上几块。一来二去,到中午,所剩无几。
  辣子鸡受到如此欢迎,应大家所需,下一次,便会盛满饭盒。口耳相传,有其他办公室的同事循香而至。为此,带过很多次辣子鸡盒饭,却总是供不应求。最后,干脆带了满满一盒辣子鸡,没装米饭,专供大家品尝。
  一转眼,二十年过去,我早已离开学校。多翻辗转,几易其岗。可谓世异时移,物是人非。没想到,辣子鸡这道菜品,却依然还在,受欢迎的程度不改。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沧海桑田,总会留下一些画面,亘古不变,陪伴我们向前。或许是一道菜,或许是一朵花,或许是一份祝语……
  正如这一日,凌晨四点,收到的一条讯息,不过是最常规的中秋祝福,却带来一份,非比寻常的感动一般。
  凌晨四点,已过严格意义的中秋。讯息依旧发出,定是有因由。如此笃定的信赖,建立于十几年如一日,一次都不曾拉下的节日问候之上。
  十年,不长不短的时间。
  足够走散,所有终会走散的人。足够磁实,所有终将存续的温情。
  人生如此奇妙,既高深,也琐碎。
  一道菜肴,便能撑起一个家的幸福。一声问候,便能维系一段情谊的隽永。
  关键在于,能否将如此的重复繁琐,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自始自终,用心用情,在烟火中扎根。
(三)
  几经犹豫,赶在假期的最后一天,终于在网上下单了一套,奈保尔的作品集。美其名曰,给自己送的节日礼物。
  买书从未如此纠结过。甚至还需要找一个理由为借口。
  曾几何时,对于阅读等无用之事,变得这般摇摆不定?
  已有多久,未曾静下心来,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已有多久,未曾独自躬省,理一下芜杂繁乱的心绪?
  人生转了一个弯,之前几十年的生活方式,甚至认知,被急遽颠覆。
  数不清的头绪,一件比一件逼近期限的急事,一次比一次挖掘潜力的挑战。对于工作,平生有了谦卑,对于能力,终于生了恐慌。人生,萌发从头学习的气象。
  事不等人。等不及学成才开始,只能边干边学。时间,智力,前所未有的稀缺与宝贵。需要时间积聚智力,也需要智力节省时间。两者,如此地相生相克,也相辅相成。分不清主次,也论不出先后。
  “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前半生的积淀,在这日新月异的广阔天地,显得如此浅薄无力。缺乏科学的基本认知,需要从头学起。薄弱金融的储备常识,只能多方请教。优化商业的运营思维,急等速成完备……见缝插针的学习,都是实用的工具。
  心灵的滋养,人文的熏陶,无处安放。
  无比怀念,那些云淡风轻,读书写作的闲散。
  更多理解,眼前与远方,难以兼顾的无奈。
  对于在自己之前,跨入此境的先行者,有了感同身受的了然、钦佩与敬重,为他们肩负的重任、承担的压力、做出的牺牲,倍感不易与艰辛。也为自己曾经的局限与浅见,惭愧与汗颜。
  隔行如隔山。天地间,有太多我们难以亲身实践的领域,无法妄加评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边跟随先行者的脚步奔跑,一边寻求浮躁情绪的安放。试图在硬朗的现实,与柔软的心灵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精力的有限,起点的局限,总是难以如愿。
  直至中秋,无意在书柜中看到,徐瑾写的《不迷路,不东京》这本游记,因为有过走马观花的游览经历,便突然感了兴趣。
  静下心来,浸入式读书,给心灵一次,出游的呼吸。
  久违的阅读之喜。沉入书里,才发现,这本有独特视角,有文化内涵,有沉浸感悟的游记的作者,竟然是一位经济学者。到日本做访问学者,是去研究中日经济比较的课题。她的游记,却写得比很多的专业作家,更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她在后记中说,“经济毕竟只是浮现在社会结构这片汪洋之上的些许冰山,就像理性建构于感性之上一样……期待这本书,构成我对日本理性认识的回归基础,有这本建筑在感性之上的文艺写作,建筑在理性之上的经济写作会更有人间烟火味。”
  那一刻,我感觉她把我,从自织的茧中解救了出来。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感性,本是孪生姐妹,从不曾孤立存在。
  想起某一日,有幸见到一位,传说中的技术专家。事先想象,专家该是如何的严谨刻板。见面,才发现,与猜测大相径庭。专家幽默风趣,绅士有礼,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与通达的圆融睿智。那一刻,突然明白,这不是一般的专家。能将做人修为到如此高的境界,世上哪还有什么难事?!
  无论是徐瑾的游记,还是专家的修行,让我洞见,烟火味,才是生命起源的本味,回归的家园。
  我终于下单,徐瑾在书中极力推崇的以游记见长的奈保尔的文集。我渴望在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描写中,探寻烟火味的本源。
  不烟火,不中秋。

   

  

                                                                         

  

  

  作家简介

  杨 华,《西南作家》杂志优秀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你的九岁,我的九岁》。爱好文字,向往诗意的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