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疗法
调整情绪变化可以治病
中医认为情绪过度变化可以引起疾病,但可以利用情志相胜理论来治疗疾病。中医学很早就应用了心理疗法,称之为“意疗”。
心理学治疗尤其对于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必不可少的,并往往能收到比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
古代医家对此有许多论述。
如《东医宝鉴》中说:“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入我悔悟……顿然解释,则心地自然清净,疾病自然安痊,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病已忘矣”。
明《本草经疏》中说“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也。”
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创立和积累了许多心理治疗的科学方法。
2
情志相胜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素问·五运行大论》都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这种纠正情志异常的方法,是中医精神治疗的原则,也就是“情志相胜”的基本精神。
就是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或调节因某种刺激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移情易性疗法
移情易性,目的是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或者改变其周围环境,避开不良刺激所在,使其从某种情感转移到另外的人或事上,或者通过谈心、学习使其改变情操,这就是所谓移情易性。
《临症指南医案》中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性曲意不伸……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具体方法则因人因病而宜,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用唱歌、书法、绘画等陶冶情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顺情从欲疗法
《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这也是心理疗法之一。
在人类社会中,衣食住行等是必要的生活物质需求,而这些必要的生活物质愿望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精神情志的改变,在治疗中仅靠说服开导,移情易性则达不到治疗目的,还需得到社会必要的支持,朱丹溪曾说:“传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从焉,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
在当前优越的社会制度下,“顺情从欲”这条治则,社会为我们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如天灾人祸造成情志失常,通过集体的关怀,社会的救济等,这都是顺情从欲的治疗措施。
语言诱导疗法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这就是说,要关好门窗,首先取得病人的信任,对病人以同情的态度,向病人详细询问病情,利用劝说开导,使病人如实地吐出真情,将痛苦诉说出来,也是一种“心理疏导”方法,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如若能调治其神,使患者面色光华,脉息和平,神气旺盛,则预后良好,否则,患者面色无华,脉不应时,神气丧失,对治愈疾病缺乏信心,则预后不良。
“ 情志疗法 ”的中医趣闻
中医情志疗法是一门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心理学,它反映了古代医学家们独特的思维和辨治观,是经典理论和临证经验的完美结合。
说起情志疗疾方法来,读者恐怕会想起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那段饶有兴趣的描写:胡屠夫一巴掌将因中举后狂喜不已,痰迷心窍的范进打得痰涎俱出,使他的神志恢复如常,写下了“恐胜喜”的心理治疗的精彩一笔。
其实,历代医家运用情志相胜的理论,独辟蹊径,验案颇多。
据清代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记》载:世为农家的李大谏中了秀才后,其父欣喜若狂,失声大笑。等到李大谏中了进士,他的父亲大笑更甚,不能自制。后遂成痼疾,日夜狂笑不休。太医院太医闻知其病因后,暗告家人哄骗病人说: “你的儿子已经暴死。”其父闻知后大惊,痛不欲生。 数日后,笑渐止。太医洞知情志调摄原理,未施一方一剂, 以悲戚胜之而获奇效。
《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这则医案中的病人,因狂喜过度,出现了失神狂乱、大笑不止的症状。太医院的太医运用“恐胜喜”的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使病人的情绪因惊恐而从喜乐到悲哀,极端化的情绪 。
状态得以矫正,狂笑之症随止。为防止病久悲伤过度,太医还修书一封,告知李父其儿经治疗后,已起死回生,完成 了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
在这则验案中,太医将惊、恐、悲、喜的情志综合应用,给现代心身医学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谈及情志病的治疗时说,病家本身便具备调节情志的良药。“全在病者能易情移性,医者构思灵巧 。”他曾治一个患癔瘫的妇女 ,患者下肢废痿不用 , 前医用方药屡治无效。叶天士经过详细的问诊察症后,得知病人是由于肝气郁结、脾气不行而致下肢痿软,而且平生最惧怕的是狗。叶天士便令家人将病人抬至虎丘山上,突放一猛犬。患病的妇女惊恐之余,从门板上翻身坐起,拔腿飞跑逃去。因情志不畅、气机阻滞而下肢痿瘫之疾霍然而愈。
中医的脏腑学说认为,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在病变过程中,这两种过激的情志变化可引起脏腑内伤,变生疾病。在疾病的治疗当中运用惊恐克制的医理,可改善全身 脏腑的功能状态,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
古代情志疗法案例
中医情志疗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许多诊疗奇闻佳话,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中医对一些疑难怪病具有独特的情志疗法,神奇的疗效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激怒疗法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
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
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
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野话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好了。
文挚根据中医情志治病的“怒胜思”的原则,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给我国医案史上留下了一个情志疗法的典型范例。
逗笑疗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一天天严重起来。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
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此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
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痛苦疗法
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举人,第三年又进士及第,喜讯连年不断传来,务农的父亲,高兴得连嘴都挂到耳朵上了,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便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请某御医治疗。
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的症状也就止住了。
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从心理医学上讲,此所谓相反疗法。
怡悦疗法
传说古代名医张子和,善治疑难怪病,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一天,一个名叫项关令的人来求诊,说他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只知道腹中饥饿,却不想饮食饭菜,整天大喊大叫,怒骂无常,吃了许多药,都无济于事。
张子和听后,认为此病服药难以奏效,告诉病人家属,找来两名妇女,装扮成演戏的丑角,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地做出许多滑稽动作,果然令病人心情愉悦。病人一高兴,病就减轻了。接着,张子和又叫病人家属请来两位食欲旺盛的妇女,在病人面前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病人看着看着,也跟着不知不觉地吃起来。
就这样,利用怡悦引导之法,使心情逐渐平和稳定,最后终于不药而愈。
羞耻疗法
羞耻是人的本能,中医利用人的这一本能,治疗一些疑难怪症,都收到了神奇的意外效果。传说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举再也不能下来,吃药治疗皆无效果。
医生利用女子害羞的心理,假装要解开这位女子的腰带,扬言要为她做针灸治疗,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呆了,不自觉地急忙用双手掩护下身,急则生变,双手顺势自然下垂复原。这是中医采取“围魏救赵”计谋的情志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文来源:《中医药通报》2012年8月第11卷第4期,《杏林拾萃:黄衍强行医集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