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厂:徐佛华露出小脚的仕女应是辜鸿铭的菜

辜鸿铭学贯中西,有13个博士学位,但伊有一常人不堪的癖好:极爱女人的裹脚,且辄将小脚女人刚退下三寸金莲放在手心闻它的味道,认为是人间至味。还有就是一手摸着女人的小脚,一手写作,这样很快就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辜氏还写过夸赞小脚的文章,谓小脚有七美:瘦、小、尖、弯、委、软、正,又说:“小脚之美,美在其臭。”室人为了满足他的这种近乎变态的癖好,常常会四五天不洗脚,好让他享受这种常人不堪的味道。

徐佛华《仕女图》49X100cm

徐佛华的仕女怎么就是辜鸿铭的菜了?那是因为图中仕女右手扶着竹子,左手捏着穿着鲜红三寸金莲露出尖尖的小脚,显得格外的醒目,画题有句“露凉湿透凤头鞋”。“凤头鞋”以凤纹为饰,故名,亦称“凤翘”。图上题句“凤头鞋”,只是代指女子穿的鞋。画上题句是一首七言绝句的最末一句,全诗曰:

微茫月色感秋怀,竹影交横疑堕钗。

昨梦欲寻何处地,露凉湿透凤头鞋。

尝见清代费丹旭《月色感秋》仕女图上题着这首诗。之后,民国徐菊庵仕女册页第五开也题着这首绝句。诗左署款:“一九九七年六月,八一叟徐佛华。”钤印“佛华常乐”朱文。款印之左,画家又补上款“岳平先生雅正”。

徐佛华《仕女图》(局部)

画中仕女白衣白裙,洁净素雅。身上饰物,仅腰间一条蓝丝带飘拂至地。耀眼的,是胸前露出的红色衬衣,红红的呈倒三角型,与左手捏着的露出一半红红的三角型的三寸金莲相呼应,这两处红三角,在素衣的映衬中格外的夺目显眼。面庞细白,略施粉黛,蓝色的头饰与蓝色耳坠,在黛发粉面间也有几分夺目,但未现张扬。柳叶弯眉,细而不眯,大而有神,明亮美丽。玉鼻挺直,朱唇玉颈尤其诱人。整个人儿似天降仙子,亦似出水芙蓉,如此佳丽,可怜见地孤身在竹丛湿草中。布的主景是墨竹,以扣画上题句。略有波纹的溪水与横断竹子的白云的留白,又与女子的粉白裙衣相协一气,而曲桥上的红栏杆又会勾起女子胸前的红衣和三寸金莲的红尖,自然会让人再回目看几眼。溪边坡土作青绿法,淡墨勾皴,碧绿略加赭石皴抹,重墨点苔,为画面增添了生机。

《徐佛华画集》封面、序言

关于画家的人物仕女画笔,著名画家、美术史家家邵洛羊先生在《徐佛华画集》序文中有道:

改七芗费丹旭,前者以洁净妍雅胜,后者以秀润素淡胜。嗣后,嘉兴有潘雅声,吸吮两家法乳,人物画刻意求其妍丽,深其柔情,骎骎然有出蓝誉。鬻画沪上,和吴友如、沙山春被誉为海上人物画三绝,着实蜚声于世。子小雅继承父业,笔墨不堕家声,人称“苏州派”。那种朱唇玉颈,云鬓风鬟,婉约柔丽的仕女画相当风靡江南,潘家父子占有席位⋯⋯徐佛华孩提时毗邻潘家,乃累代世交,人聪慧,十二岁立雪潘小雅门,不幸在1934年父母相继亡故,小雅师怜其孤贫,视若己出,于1935年助其来沪就读新华艺专。余亦是年入学,两人同龄共砚于国画系⋯⋯

潘雅声父子用笔多钉头鼠尾描,虽顿挫有序,硬劲有力,总不免刻露有习气,往往伤韵。佛华易为高古游丝描,行笔如行云流水,气息遂趋高雅,多一层静穆古厚气,顿然出一境界。佛华兄艺思精覃,笔墨不懈,耄耋之年,尤在丹青道上开掘不已⋯⋯

余之拍得徐佛华此仕女,是49X100cm的横披镜片,正是耄耋之年“开拓”之笔,有妙笔传神之誉,当为允称。

徐佛华民国六年(1917)出生,卒年不详。浙江嘉兴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抗战(1937-1945)初期,流徙于浙赣,执教江西国立幼稚师范学校。战事吃紧,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佛华亦至重庆,不期与潘小雅一家相遇,师徒异乡骤遇,悲欣交加。佛华有佛心,尝倾箧捐献三十幅绘画与“救济难民书画义展”。抗战结束,应著名教育家陳鹤琴之邀,执教上海市第一师范。民国(1912-1949)后入上海市教育局任教育研究室美术教育研究员。尝奉命筹建“上海市艺术教育研究会”,并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年换届,任会长至80岁,可谓为美术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矣!

2021年8月19日于空厂晨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