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韩颖琦:从“修米粉禅”中悟道

作者简介:韩颖琦,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博士、澳门大学博士后。现为广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罗汉《粉饰生涯——广西米粉品尝录》读后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由于地域辽阔,各地的风味小吃更是千姿百态,多得难以计数。小吃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生活和文化风貌,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其受欢迎的程度往往高于奢华的大餐。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小吃,对于广西而言,则每座城市都有一碗属于自己的米粉。广西饮食民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各式各样的“米粉”为中心,在广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广西人的一天,是从米粉开始的。”的确,米粉是广西人最习以为常的一道美食,对于广西人和米粉的关系,作家罗汉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广西人是米粉做的”,同样地,“广西人也装饰了米粉的生命,让其花样百出而茁壮成长,米粉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广西的一个器官。”罗汉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一个“无粉不欢”的“粉仔”,其新著《粉饰生涯——广西米粉品尝录》,于2016年7月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以洋洋二十万字,记录下了他遍尝广西几十种米粉后的所感所思,作为广西2014至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其意义不言自明。

丰富的知识性是《粉饰生涯》的一个突出特点。广西米粉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单就数量竟达到几十种之多,像号称“广西三大名粉”的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和桂林米粉;还有各地的拿手米粉,像蒲庙和武鸣的生榨粉、宾阳酸粉、罗秀米粉、玉林的生料粉、牛腩粉和牛巴粉,钦州和贵港的猪脚粉、防城港和陆川的卷粉、全州的红油米粉等等;广西米粉的制作花样也是丰富多彩,有圆的、扁的、卷的、汤的、炒的、捞的等;还有粉虫、粉利等非典型米粉……如果说以前对广西米粉的认识仍停留在有限的几个品种,以及哪一种更好吃的感性层面,罗汉则为我们普及了很多广西米粉的专业知识,尤其让人叹服的是,作家对于各种米粉的选材、加工和配料等制作工艺也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我就是从罗汉的介绍中才了解到自己最喜欢的螺蛳粉,它的汤是这样熬制出来的:“将螺蛳先养至吐尽泥沙,净沥水后,锅内热油,放姜、蒜、红辣椒干、紫苏、八角、丁香爆炒出味后,倒入螺蛳翻炒,加盐、耗油、料酒,至四分熟时加水,微火炖两三个小时。”难怪每次吃过螺蛳粉后都有一种绵长的回味!罗汉说,“每一种成名的米粉背后均有一套传说或者说辞支撑”,全书用了不小的篇幅来介绍各自米粉的历史渊源和掌故,为读者揭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罗汉是真真正正地把米粉当作一种文化、并且花了很多功夫去研究考证的,他对广西米粉文化认真专注又虔诚敬畏的研究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于知识之外,《粉饰生涯》还蕴含了作家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美食的际遇,不仅仅在于食物本身,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从一碗米粉中,我们既能吃出乡音乡情,也能追忆似水流年,体味人生百态。广西的米粉是有情的,比如著名的“南宁老友粉”,就源自一个充满温情的老朋友之间的故事。作为一种稳定的文化传承,老友粉已经成为南宁人“牵挂终生的老友”,吃一碗老友粉,其意义不仅是“跨越时空去抚摸南宁的历史”,也是“回味自己的成长历程”。而对于迁入南宁的移民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大概都有过从“掩鼻皱眉”到“无粉不欢”的体验,这种从排斥到喜爱的转变过程,就是他们认识和融入南宁这座城市的过程。同时,热爱广西米粉的人同样是有情的,《粉饰生涯》的字里行间都充盈着作家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作家细数的几十种米粉里,我读到亲情、友情和爱情,感受到人与食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聚散离合。《卷成一筒的粉》中有一段叙述让人十分感动,那是在作家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并不能将卷筒粉当成饭来吃,卷筒粉简直成了一种宝贵的奖赏,因为宝贵而并不常有,为了让母亲高兴而得到这种宝贵的奖赏,作家痛下决心要当上“三好学生”。读到这里,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穿越到小时候,那些和食物有关的遥远而模糊的记忆瞬间被激活。

在对“美食”的理解上,我和作家产生了共鸣,罗汉说,“所谓美食,往往只是常用食品,无非就是一种记忆,对自己成长经历和生长环境的记忆,刻划在味蕾之上。往深里说,更可以说是一种追忆”,追忆中又往往夹杂着无奈和感伤,“人们怀念的美味,都已经葬送给时光了”,“人的味蕾,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减少,越少就越感觉不到香味,减到一定程度,就算能找出同样的旧时美食,还是会觉得不是那个味道。”相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读者,都会有同感的吧。然而作家并没有一味沉浸在追忆的感伤里,对于如何让广西米粉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等重要问题,罗汉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谈到“大头粉”这种有几百年历史却没什么名气的粉时,罗汉呼吁,“这般美食,不仅要好好宣传,更要早早寻找传承人,留下手艺,最好尽快传至他乡,让人颂扬,慰人脾胃。现在地方传统意识失传的现象,越来越厉害。我觉得,像大头粉这种美味,是应该想办法保护一下的。”阅读行为本身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在与《粉饰生涯》的对话中,我就时常被这种交流与碰撞吸引,阅读的过程也因此变得畅快淋漓,十分过瘾。

散文是语言的艺术,《粉饰生涯》在语言方面具有艺术的美感。作家用朴素自然又不失鲜活灵动的语言来记录美食,传递人文关怀,带给读者愉悦与享受。在《一汪红油里的千丝万缕》中,作家这样描绘红油米粉:“瓷碗中盛上银丝般的的细粉条,浇上清爽的肉酱汤,汤中漂动艳丽的红油、透亮的黄豆、翠绿的葱花。葱是绿的,油是红的,米粉玉白,颜色鲜艳,油重不腻,汤味浓鲜,辣劲十足,既爽口又开胃,透着桂北传统饮食文化的雅致和地方风味小吃的独特审美观。”这段色彩丰富、画面感极强的文字,极具感染力,让我们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作家不顾舟车劳顿,一定要去吃这样一碗正宗的红油米粉。《粉饰生涯》的另一个语言特点是幽默俏皮,如作家和老友粉之间的“恋爱”:“不管在桂林,玉林,只要来南宁,我就吃顿老友粉。不痛不痒,不离不弃,好像跟一个'六月天女儿脸’的善变姑娘,谈着马拉松恋爱。等我后来定居南宁时,终于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老友粉。”再如作家在写桂林米粉的标准吃法时,将米粉和婚姻所做的类比:“每逢吃到喝汤阶段,我就飘飘然的,觉得自己是个神仙。可见,感情是可以在婚后培养出来的。不管以前组织上安排的红色婚姻,还是眼下流行的闪婚,'先结婚后恋爱’确实成就了不少好姻缘。我和桂林米粉本也是无奈间给拉到一起,但'姻缘’的确就此结下,感情随着日渐熟悉而弥深。”于“飘飘然”中我感受到鲁迅《阿Q正传》幽默语言对作家的影响,也在恋爱和婚姻的类比里看到钱钟书写《围城》时的机智俏皮。

当食物不再只是人们的果腹之物时,食物被赋予的文化意义开始显现,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周作人从茶食中悟道,作家罗汉是从“修米粉禅”中悟道,米粉里面蕴含着的直指人心的“大道”,到底是什么呢?相信读者在看完《粉饰生涯》后会有自己的领悟。

罗汉《粉饰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