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陈何芳:硕士生受益于哪些同伴交往
关键词:硕士生;同伴交往
摘 要:硕士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都受益于同伴交往,涵盖了一些典型情境下的特殊缘分。首先是图书馆学友因学术梦想而互动成长;其次是项目组学长因同门学缘而传承相继;再次是宿舍的同伴因时空机缘而搭伴探索;最后是同校的老乡因地缘情感而照顾有加。
研究生的同伴交往主要是指他们在校期间与周围人的接触,这种接触既可以借助正式的学校组织来实现,也可以在非正式群体中进行。与本科阶段相比,硕士生求学期间的学校课程和校园活动都变少,同学间接触的机会也随之变少;研究生宿舍的住宿人数变少,舍友关系也变得更加简单。再加上研究生的年龄阶段更加趋于青年中晚期,泛泛的同伴交往逐渐演化出恋爱双方的交往、习惯性独处、时间精力分割后仅剩的交往等,他们的交往圈往往会相对变小。但在A校b院教育学硕士生的访谈中发现,即使在高校人际关系相对封闭的情境下,硕士生依然表现出丰富的交往状态,呈现出明显的研究生交往特色。
一、图书馆学友因学术梦想而互动成长
受访者S1表示,自己一直有攻博的意向,但身边的同学都是打算毕业后直接工作,所以这让她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平时有一些考博的想法也苦于无人交流。后来在图书馆,她逐渐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算是找到了“心灵归宿”。图书馆通过坐座位来建立联系,每次坐座位的地方不同,就会接触到不一样的人。有时候发现邻座正好是本院的,甚至还是同一年级的,根本不用刻意,坐在一起久了,自然就开始接触了。即使不主动攀谈,别人也可能会跟你说话,毕竟泡图书馆的时间很长很长。而且一旦认识了邻座,后面你一定还会有机会进一步认识对方的朋友,反正坚持泡馆的人就在那里,迟早会认识。图书馆里的学友,主要是一起看书,但其中很多都打算深造。这种缘分说明了“人以群分”,有了这些学友,学习就变得不那么枯燥了,可以简单聊聊天,也可以谈论一点学术问题。
读研期间的理想和抱负趋向一致的研究生,往往会为实现相近的志向而形成非正式群体。S1所说的这种长期在图书馆学习的“泡馆族”,就是目标型群体的重要类型。这种群体主要基于学缘而形成,一般符合学业相近原则,大家为了探讨和研究学术问题而感情日渐牢固。“泡馆族”以共同的学习目标为导向,各成员之间彼此相互激励,有利于群体内形成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种非正式群体能够增强成员的学术热情,起到类似学风建设的作用。对于S1而言,图书馆学友的存在,弥补了她与身边人因“目标不一致影响交往”而带来的缺憾。
二、项目组学长因同门学缘而传承相继
S2的专业虽然偏向文科,但由于导师研究方向的原因,师门得以拥有一个实验室,于是同师门同学的相处又多了一块领地。这个实验室属于职业教育专业,师门同学之间经常能够见到。基于这个项目组,S2跟学长们建立了稳定的联系,甚至跟已经毕业的师姐师兄也有联系。该实验室主要做STEAM课程,研究内容前沿。S2加入课题组后,得到了导师的关照和指导,以及师姐师兄们手把手的“传帮带”,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视野和水平。“实验室群体”以导师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在这种群体中,追求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是群体存在的基础。同时,个体发展与进步也可以通过依靠群体目标来体现。这种群体特别依靠导师的力量,个体成员要想得到突破性的成长,必须得到导师的指导。导师在研究生的学术培养、人格培育、细节要求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使得导师成为了此类群体的核心力量。
三、宿舍的同伴因时空机缘而搭伴探索
S3认为读研三年最开心的是认识了一群好朋友。她住的是混合宿舍,舍友中有高等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舍友经常喊同专业朋友来玩,最终两个宿舍就变得亲密无间,经常开着门说话,关系好得像一个宿舍。因为人多,倡议活动往往一拍即合,很有气氛,经常会有一些“说走就走”的小活动。舍友之间也会有分享和模仿,甚至在文学欣赏、歌曲类型、生活情调等方面都能相互借鉴,形成新的共鸣。S3认为,在跟两个宿舍的舍友交往中,自己慢慢发现了生活的多种样态,甚至玩法都可以非常不同。所以要多去尝试,才能发现这其中的精彩,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起尝试一些新东西”成为宿舍伙伴群体形成的主要目标,也给S3带来了最幸福、最感恩的回忆。S3认为自己以前是个胆小而内向的人,很少主动参加活动,也不愿意主动尝试新事物,很羡慕敢到处玩的同学。但在读研期间,立足于宿舍及其临近宿舍同学形成的小团体,她逐渐培养了活泼开朗、敢于尝试的性格,由此也感受到生活的别样精彩。
四、同校的老乡因地缘情感而照顾有加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硕士生的同伴交往一般局限在舍友、同师门同学、同专业同学、课程同班同学,或者同级入校的同学之间。但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交便捷性,也可以帮助硕士生利用其他渠道认识一些朋友。而且这种友谊深度也没有上限,甚至会超越身边普通朋友的点头之交,获得硕士生在情感上的深度共鸣。
S4是一名男生,他提到了自己意料之外的同伴交往。他最好的朋友是A校X学院的一位老乡。他们通过同乡群而认识,后来因为一起讨论某个问题,认识就加深了一些。虽然平时联系不多,但是一联系就是干实事。比如有一次生病,胃部感染需要住院,就是这位老乡陪着去医院,还在医院里呆了很长时间。还有一次是腿部受伤,又是这位老乡陪着住院并看护。暑假时他们还申请住到了同一个宿舍,友情更加深厚。S4认为这种关系与学术无关,主要是生活上的帮助,属于高级境界的老乡关系。
在大学校园内,研究生的非正式群体是指除专业、班级、学院、学校等正式学生组织外,在研究生群体中实际存在的由兴趣、地缘、观念等原因而自发结合的无形组织。研究生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体成员在个体发展方面的个性化需要,因为群体的力量能够给个体带来激励、规范和支持,从而帮助个体健康成长。而个体的受益与成长,又会反过来促进组织的成长,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研究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尤其是在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初始阶段,往往需要利用某一种因素作为触发点和契机,实现从无到有的性质转变。这种“契机”也许是吸引若干同学,逐渐发现和形成共同话题;也许是逐渐挖掘出彼此更多的个性化经历而产生了吸引;当然更多的是逐渐积累出越来越丰富的谈资,最终形成较稳定的小团体。比如S1的“泡馆族”,尽管是随意落座,但久了之后自然而然就生发出交往关系。相比之下,实验室交往更加依赖导师的因素;舍友交往和同乡交往则取决于地缘因素和情感因素,成员间的“共通之处”增加了相互吸引。
当然,硕士生的同伴交往并不局限于前述几种,还存在更多的正式群体内的交往。比如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交往,各级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内部的交往、学术会议中的交往、学院各种活动中的交往,等等。跟同龄人“一起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经历和生发出的友谊,是硕士生求学期间的宝贵体验,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促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