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师父教的实习律师要如何自我学习和成长丨iCourt
作者:王平
单位:元创智成律师团队
微信号:seanzwdx1021
“我希望进入一个团队或者跟着一位师父,他(她)愿意带我和教我,这样我会觉得成长会更快一些”。
前两天在微信上,有一位介绍自己是实习律师的人加了我,然后就问我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团队,我问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他像上面这样回复我。
是啊,谁不希望自己刚进入某个职业的时候,有人带、有人教呢。现实是什么呢?
现实可能是遇到一个好的师父的概率比较低,即便遇到了一个好的师父(那种业务水平很厉害的),他每天很忙,未必能抽出时间很耐心地教你那些在他看来非常简单,但是你觉得很难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师父因为太忙或者没有遇到好的师父,没有人教的情况下,实习律师(律师助理)要如何自我学习和成长呢?今天就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心态真是一个神奇的词汇,看起来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过我把这个放前面,是因为心态本身会影响你做事的方式和思考方式。那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1、你要认识到,没有人教是常态
如果你在进入律师行业之前,了解过不同律师事务所的特点,你就会发现,中国绝大多数的律师事务所本身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新人培养体系。我见过最多的情况是一个师父带着几个助理做事情,师父每天很忙,助理也是每天很忙;另一种情况就是几个师父带着几个助理形成团队,也很忙。
如果你靠自己的能力和运气,进入了一家有完善培训体系的律所或团队当中,你应该感到庆幸。但是也要明白,进入到一个没有这种体系或跟着一个师父做案件的情况是大概率事件。
2、你已经不是学生了,要转换思维
如果你问一个新人,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师父,他都会说愿意教,有东西学的;但是如果你问一个打算招助理的师父,他想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助理,他会说聪明、能干活的。
没有任何一个师父(律师前辈)是抱着一个招学生的心态去招助理的,但是律师职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实师父们招助理的时候,多多少少是带着找徒弟的心态去找的,希望可以培养起来的。
因此,既然毕业不再是学生了,就不要指望把律所当学校,把师父当老师了,你从心态上就要调整过来,第一要义是帮助师父解决他的需求,第二要义才是他教不教你。
3、学会了是自己的技能
如果你打算从事律师行业是为了拿到执业证,然后转到其他行业去,那就另当别论;如果你是打算长期从事律师行业的(至少十年以上吧),那么就需要明白,律师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职业,在学习技能的时候,要想长远一些。
帮助师父解决需求当然是第一要考虑的,你学会的很多技能,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师父解决他的需求。
但是,你通过帮助师父解决他的需求而学会的那些技能,都变成了谁也拿不走的你自己的技能了。
那么,究竟如何自我学习和成长呢?接下来分享几个要点:
二、如何自我学习和成长
1、搭建自己的成长体系
如果你认可了律师职业是长期事业,并且你打算至少从事十年以上,那么就可以考虑把前三年(从你毕业到执业第一年结束左右)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会如何高效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
实习律师作为律师助理,有很多时间是分散在处理繁杂事务上的,归档、贴发票、复印资料、跑客户那里拿材料、初审合同、整理案卷、扫描、找案例甚至帮师父订车票飞机票、安排行程等等,做得越多你越会发现,自己被打散了,没有系统性学习的机会。
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学会提高处理这些繁杂事务的能力,有几个小技巧:
(1)能做成指引的做指引,按照清单法去处理;
(2)寻找一切可以提高效率的方式,比如归档时先打印归档流程并牢牢记住,就可以快速知道什么材料放在什么位置;
(3)学会利用硬件和软件,辅助自己处理,比如可以花钱买拆分 PDF 文件的软件就花钱买。
任何因为对软件或硬件功能的不熟悉导致的加班都是浪费时间。
第二阶段:学会锤炼自己的基础能力
我这里说的基础能力,重点是法律检索、文书写作和口头表达,三个能力分别对应: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
如果可以报班学习,就报班学习,因为有经验的老师会教授上面三种能力的底层逻辑,帮助你尽快从深层面掌握,而不是学习一些皮毛技能。此外,老师还可以给你提供及时反馈,快速帮你找到问题所在,比你自己摸索快很多。
第三阶段:学会策略制定的能力
当你可以有条不紊而高效的处理繁杂事务,并且基础能力也锻炼上来了之后,就进入到诉讼策略(非诉当中也需要处理策略,原理类似)的制定当中,你要学会用法律、案例、常识、经验、现有证据等等不同信息,帮助你提出对于案件本身的策略制定。
在我看来,上面几个阶段是不能调转顺序的,只能逐步往前走,如果你案卷材料整理都做得不规范,谈策略制定是没有太多意义的。因为律师工作是人的工作,即便有助理帮助准备材料,很多指导律师开庭前也是需要全面审阅资料、熟悉了之后才敢上去开庭的。
2、主动请教,为自己赋能
当你开始搭建自己的成长体系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师父、你所在的律所其他同事以及你日常处理的案件,还有你可以找到的学习资料,都是为了你的体系服务的,为了你自己的职业发展服务的,你就从被动工作变成主动工作了。
比如说你现阶段目标是提高文书写作能力,那么你每次写完之后,都要求师父把修改之后的版本发回给你,你对照一下学习他改了哪儿;或者你把对于某个文书的疑问点,归纳成文档,发给师父,请他指教等等。
如果他没空教呢?那你发给律所其他前辈(平时处好关系),虚心请教,因为你此刻是在搭建自己的能力体系,谁能帮你就找谁。
寻找一切可以帮助你搭建成长体系的资源,不管是课程、书籍、文章还是身边优秀的同龄人,前辈甚至其他行业的精英,都可以把他们的技能学过来给你自己用。
3、养成良好的执业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过来,即便是执业多年的律师,我也见过不少习惯很差的人。比如我见过一个执业十五年的律师,在举证环节,把十几份原件不按照顺序,用一个大夹子夹起来一次性交给法官,结果被法官怼回来。
我观察到的优秀律师,都有如下良好的习惯:
(1)经常性过来办公室处理文件:如果你的师父没空教你,多半对你是不是准时上下班也没有太多要求,你自己就需要养成勤去办公室的习惯了。我认识的优秀律师,都会很早就过来办公室,他们即便因为疫情居家办公,都会搭建办公体系。用环境和规律生活限制自己,避免浪费时间。
(2)良好的时间观念:不管是开庭、开会、出差等,他们都会预留时间冗余,往往提前半个小时就到法院,提前十五分钟到客户处。
(3)每周或每日复盘工作:他们还有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每周工作安排,或者使用软件提醒自己;他们会定期给自己做总结,找到疏漏点提高。
(4)主动式学习:每到周末,我所关注的几位优秀律师,不是在外面参加课程培训,就是听讲座,或组织团队成员分享讲座,或自己泡书店等等。
(5)经常性分享:不管是写作还是讲课,对外分享都是一种反向思考能力的锻炼,当你需要写出来或讲出来的时候,就是对自己已有能力的梳理和总结。优秀的律师会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形成工作指引,会主动分享经验,通过同行的交流来纠正自己。
据我所知,申同律所的讲堂已经开到第 150 期了。当你愿意分享的时候,你也会获得更多人的分享。
(6)其他的小习惯
文件按照类别整理放进案卷;庭审表达内容如果很多,就制作纸质版于庭前交给书记员;接打电话的时候,手边总是有纸和笔记录要点;每日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发信息是模块化的,会把重点分段写;对文书的格式特别重视;电脑资料会做硬件备份处理;与客户洽谈案件,会分阶段进行;等等
你完全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优秀律师的做法,来一点点记录那些好习惯,然后自己学习实践起来。
4、在实践中磨炼
如果你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就应该尽快投入实践当中去检验学习成果,不需要等到全部学完才能用起来。任何技能只有在真实世界中去使用,才算是掌握了。
比如你学习了一种法律检索的知识,就需要在帮助师父找资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纠正自己的习惯;如果你学会了一种结构化口语表达方式,就可以在下次向师父汇报工作时使用;如果你掌握了某一个PPT制作技巧,就可以试着帮师父设计讲座海报等等。
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只要对你搭建执业晋升体系有帮助的技能,学会了都是自己的。
三、最后的话
再重申一遍我自己深刻的体会,律师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职业,如果你能遇到愿意带和教你的师父,就尽可能主动式学习,如果你遇不到但是工作还不错也不打算换,就要学会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了。
把自己的成长按照你的节奏往前走,不被其他事情带偏,在实践中检验、反馈和调整节奏,再投入其中,相信你的成长会更顺利和快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