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成为品牌核心增长动力现阶段,尽管新消费成为老生常谈,但其爆火的内在逻辑,仍离不开消费升级这一概念。数据显示,中国新消费发展从2018年开始迅速壮大,2019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72%,2020年中国品牌渗透率高达91.4%,成为新消费品牌爆发元年。之所以在2020年爆发,与彼时国内人均 GDP 突破1万美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相继成熟、移动互联网原生代相继成为新一代市场主流消费人群等因素有关,这些特征共同造就了“新消费”的火热。在《微盟报告》中,新消费被定义为:数字营销新技术、融合多渠道等新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等新营销场景下的用户消费模式。本质上看,新消费品牌必然提供新的商品品类、或针对旧有品类进行迭代升级,也如报告中定义的这般,应用新的营销技术或营销理念是新消费的一大表象特征。在营销过程中,纵观成功崛起的新消费品牌,有借助丰富的公域渠道和内容红利,成功在新消费群体中迅速引爆,走上规模化路线;也有另辟蹊径,通过击穿私域用户心智,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两种路径模式相异,但如今,新消费品牌私域意识正在逐渐觉醒。根据微盟研究院问卷调查,45%的品牌线上营销投放的目的是构建私域流量,以终为始,这反映出私域运营正在成为品牌方的心头好。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大体上可以归类为内生及外生因素。在外生因素方面,与流量红利消退和获客成本提高有关。现阶段,互联网红利正在消退,流量增速放缓。据QuestMobile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的整体增幅为10%,而2019年至2021年的整体增幅下滑至2%。另一方面,品牌在公域的获客成本正在提高。群邑智库《2021年媒介价格涨幅预测及应对》报告显示,各方因素的影响导致2021年媒介价格上涨,价格向上波动幅度最高可达38%。同样,以传统渠道中心化电商平台为例,据测算,中心化电商平台获客成本提升推动公域流量日益昂贵,转嫁到商户身上的经济负担加重。对于品牌而言,持续花钱购买公域流量的颇有些“饮鸠止渴”。多重外生因素下,众多品牌把目光转向私域。而在内生因素上,则与品牌对于用户精细化运营需求及增长瓶颈破局的愿景有关。在《微盟报告》中提到,新消费的环境中,品牌投放从达成“高曝光量”的思维,转变为更重视效果转化。拿“零售、电商”行业来说,根据微盟自有数据显示,其效果广告的规模占比分别达83%和92%。投放策略的转变,反映出品牌对于达成“有效连接”的倾向,而这同样是公域营销的劣势。由于公域流量代表性平台信息获取方式、沟通渠道与算法逻辑导致平台赋予商家的控制力较弱,因此用户忠诚度较低。加之私域营销中,可以做到用户精细化运营、用户池更具品牌黏性,考虑到诸多因素,在新消费场景下,私域运营正成为品牌智慧营销核心增长动力。总之,经历过2020年的私域爆发,私域营销对于大多数新消费品牌不再是“试水”项目,而成为营销上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