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厄德曼先生,你好!
德国人拍的电影,大概和他们的工业制品一样。严肃,认真,就连讲个笑话也是一本正经的,当然,还有一如既往的高质量。比如这部《托尼·厄德曼》,挺好看,挺典型,看完还会觉得挺有意思的德国电影。
女儿是公司高管,独立,美丽,精明,马上要派到罗马尼亚,德国人眼中的第三世界,作为外派高管,为公司为股东拼杀,榨取当地人的每一分利润。
老爸看上去好像是女儿所有一切高大上的反面形象,邋里邋遢,距离流浪汉远比高级白领近得多,看似人高马大,却是一身毛病,时不时开一些只有自己才会乐个不停的玩笑。而且,最重要的是,看上去这对儿父女关系不怎么样。而且,这个看上去不太靠谱的老爸还突发奇想,想要去罗马尼亚看看自己的女儿,表现一下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很眼熟的感觉?是不是有那么自己身边一丝丝的影子?
父亲到了罗马尼亚,异国他乡对于一个没怎么出过门的人本来就不是太容易,更别说他还要去“关心女儿”,按照他的方式。看着他笨手笨脚的样子,甚至凭空创造了“托尼·厄德曼先生”这么一个虚构的人物,就这么闯入了女儿的生活,好像公牛冲进了瓷器店。一次次狼狈而逃,但又一次次卷土重来,就在这么磕磕绊绊中,生活的河流也就这么不管不顾的向前流淌着。
女儿呢?似乎父亲的到来给她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亲情的温暖,而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与之比起来,老板的业绩压力,合作方的顽固不化,同事的暧昧关系通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她,其实从一开始没有做好接受父亲的准备,或者我们猜她压根儿就不想接受。父女关系,似乎已经出于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理由,被她选择性的遗忘了。
两个人就这么拧着,扭着,相互折腾着,从最初那种冷冰冰的客客气气,到相互嫌弃下的各种不舒服,不痛快,再到互相试探底线,小心翼翼的寻找中间平衡点,直到最后那个看上去还算是比较温暖的结尾,大家学会了在不干扰对方太多的情况下去接受对方,包括对方的不完美,尤其是最后的那个拥抱,双方的身体虽然还是带着那种惯性的僵硬,但是脸上的笑容似乎已经预示着一些东西已经默默地改变了。
影片拍得比较松散,一开始还以为拍成了流水账一样,加上导演个性十足的摄影风格,大量的手摇镜头,长镜头以及跟随拍摄,也是纪实味儿十足。和大多数欧洲电影一样,节奏缓慢,前三分之一的部分常常忍不住想要拖动一下进度条。随着情节的推进,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会被带入进去,随着这对父女的喜怒哀乐或惊讶,或紧张,或开会大笑,或低头沉思。
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慢慢看,这是一部好电影。
因为导演除了讲了一个好故事之外,还把我们每个人都拽进去了,从剧中人的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会看到自己。
越来越忙碌的自己VS越来越老的父母;
越来越没有耐心的自己VS越来越需要耐心的父母;
越来越现实,凡事第一反应就是要结果的自己VS越来越啰嗦,被这个现实的世界落得越来越远的父母;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说,中国人含蓄内敛,不懂得“爱你就要大声说出口”,可是如果从电影看来,德国人似乎也有同样的问题。其实想想也是说的通,今日之中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变革,都可以从中找到很多西方世界的影子。我们花了四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几百年走完的路,自然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只是在积攒了大量经济财富的同时,原有社会结构的解体和重组,包括人际关系的调整,也是不容小觑的挑战,尤其是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的时候。因为大家没有那么忙了,那些被高速增长压下去的问题其实没有得到解决,此时此刻自然会渐渐浮出水面。
比如如何与自己的父母相处。
听上去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其实都知道,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很棘手很麻烦的问题。
并不是我们不爱彼此,而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突然不知道该如何向对方表达,而他们,曾经是我们最爱的人。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别忘了,风水轮流转。今天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相处不好,那么,明天我们老了之后,又当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们连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相处不好,那么如何去面对这个并非一直善意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