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记忆】青岛广西路的传奇(上)

本文作者为网友“池清”,发表于2013年3月,公众号曾陆续发布了他的《兰山路,百年老街的遗憾》、《走进湖南路》、《浙江路的风情》等系列文章,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池清,本名迟守卫,作家及文史爱好者,经过五年的创作和网络连载,反映山东战士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兵团缘》,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广西路是德国殖民管理胶澳(青岛)时期修建的第一批城市道路之一,时称海因里希亲王大街,是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的名字命名的,亦称亨利王子大街,位于威廉皇帝海岸大街(太平路)北侧,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条道路的非凡地位。这条大街被德国殖民当局规划为经贸和商务区域的中心地带,成为当时青岛最重要的街道之一。

德占初期的广西路(约1912年)

从上面这张广西路的全景平面图看,广西路(红线)与其北面的湖南路和南面的太平路,走向是平行的,这显然能看出当时德人对青岛街道规划的匠心。

当年,德国殖民者想把胶澳建设成为一块帝国在远东的“样板式殖民地”,当局劝说帝国国会的议员们同意向胶澳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铁路、港口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预算,籍能以最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吸引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商人。一些有眼光的地产商从这一举措中看到了良好的商机,开始在广西路上购买土地并陆续建造了多幢公寓、旅馆和商业大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住需求。那些德国建筑设计师们遵从着当局“同一街道不能建两栋同样形式的建筑”,“楼高限3层,不得超过18米”的规划规定,顺应了“新的城市应强调德国民族性”的理念,一一在广西路的建筑设计中展示着他们的个性风格,这才使得我们今天能看到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建筑作品。

德占初期广西路中山路口旧貌

1899年,正在建设中的海因里希亲王大街

根据《胶州发展备忘录》的记载,海因里希亲王大街修建的时间是1899-1901年之间,西起火车站广场前的基尔大街(泰安路),经过汉堡街(河南路)、弗里德里希大街(中山路)、芦波街(浙江路)、阿尔贝特街(安徽路)、蒂尔皮茨街(莒县路)、威廉街(青岛路)、碧楼街(日照路)、俾斯麦大街(江苏路),向东一直延伸到阿里拉街(龙口路)为止,全长近1600米,是早期青岛最宽、最平的一条马路。路面宽度约为20-25米,地下安设排水管道,并铺设了沥青路面,首次将车行道与人行道分隔,车行道两侧设有车轨石、沟沿石和雨水排泄口,人行道则铺设黄沙路面,路两侧栽植了从柏林运来的无刺槐。

正在铺设中的广西路

工人们正在铺设石子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到1910年,海因里希亲王大街两侧的商务楼已经初具规模,同年新颁布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又进一步地巩固了这条马路商务区域的中心地位。到德占末期的1914年,该路两侧已经高楼林立,公寓、邮局、饭店、药店、百货公司等充斥在大街的两边。

1914年时的广西路

当时,有很多欧美的著名公司青睐于这里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舒适优雅的办公环境。先后有德国的捷成、美最时、西门子,英国的太古、怡和、英美烟草、美国的标准石油、德士古石油、亚细亚石油、通用电气等公司均把他们驻胶澳的分支机构设立于海因里希亲王大街的一些商业大楼内,由此可见,海因里希亲王大街中央商务区的中心地位已经确立。

1914年11月,日本人占领青岛,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进程。曾经的海因里希亲王大街被改称为佐贺町,路边那些属于德国人的大楼,被日军没收后拍卖。

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的主权,1923年1月,青岛所有带有殖民色彩的路名均被废止,这条历经风雨的街道被命名为广西路。

这样的路牌现在不多见了

广西路自建成后至今的110多年,除去1992年拆除了浙江路至安徽路段南侧的一些建筑,该路基本上还是保持了原貌,这条老街上大量的历史优秀建筑,虽然几经沧桑,但大部分还是被保留了下来。

泰安路-中山路段平面图

从史料来看,广西路最西头正对着的建筑是始建于1899年的青岛火车站,这也是青岛最早的建筑之一,因与广西路的建设年代相同,我们就从广西路的西头即青岛火车站这一头开始,来了解这条马路,以及这条路上一座座老建筑的传奇故事。

1898年3月6日,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并取得了胶济铁路的修建权,遂于1899年9月23日在青岛举行了开工典礼,同时着手青岛火车站的建设。按照当政者原定的设想,火车站应尽可能地建在商业区和青岛湾的海岸附近,又因此时的栈桥是德人的货运码头,火车站曾被规划在栈桥一带,由于一些轨道建设上的技术问题无法解决,才使得火车站最终出现在了现在的这个位置:

1901年刚建成时的青岛火车站

20世纪30年代广西路(泰安路-蒙阴路段)建筑分布

带有明显的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青岛火车站南北向地坐落在泰安路的西侧,特别是那造型优美的尖顶钟塔楼,正居于广西路和兰山路的中轴线上,成为这两条马路的对景。在当时,兰山路是一条洋行街,广西路是一条商业街,把火车站建在这个位置,既符合了当政者“在商业区和海岸附近”的初衷,也充分说明了这座火车站与后来崛起的广西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与火车站相对,隔着泰安路有一个广场花园,这个花园是由东边的郯城路、北边的广西路、西边的泰安路和南边的费县路而四四方方地合围起来的,该花园曾被排为“第五公园”。

这个花园在四围的中间各留有一个开口以供游人进出。我童年时代,这个花园是我和院里的同伴经常来玩耍的地方。我记得在花园的正中央有一棵偌大的法国梧桐树,好像要我们两个小孩才能合抱过来,这棵树的树冠很大,夏天有很多人坐在这棵树下的长条椅上乘凉,候车的旅客也在这里休憩,车站塔楼上的大钟会提醒他们而不致于耽误上车。园内的四周全部栽着花木,围着这棵梧桐树铺设了红砖甬道并向四个开口放射。2006年,在火车站改造中,原先的车站被拆除并按原样建设,站前的这个花园就永远地消失了。

改造后的青岛火车站及站前广场鸟瞰

在这次的火车站改造中,从站前顺着广西路向东延至蒙阴路口,北侧的老建筑也都全部被拆除了。据回忆,原先从泰安路开始,顶头的是青岛铁路分局一个宿舍院,冲着大门是一栋德式建筑,这栋建筑很自然地把这个院分成了东西两个院,西边是由木栅栏合围成的一处小花园,院子的最北头是东西一溜儿平房,青岛铁路分局列车段一位姓魏的段长曾经住在这里,他是我母亲的亲戚,论辈分我得叫他爷爷,他的老伴——我得叫奶奶,胶东人称“婆”,有一次我在她家玩时她发现我的上衣掉了一个扣子,她要我脱下衣服把扣子给“钉”上,我图省事不愿脱衣服,她就从扫炕的小笤帚上扯下一截草梗,叫我含在嘴里,我不知何意,便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你不脱衣服就得含块草儿,这样能躲避什么事儿。

1913年时火车站及站前广西路段景致

1958年时的火车站站前景致:左侧是站前花园,右侧是铁路宿舍

出这个宿舍院往东,是铁路分局的一个礼堂,后来改成了铁路职工食堂,紧挨着的是广西路65号,也是铁路分局的房产。其东邻是63号院,这个院有一条挺宽挺深的通道,通向里面在左侧有四个院,我的山东兵团战友焦焕生住在其中的一个院里,他是二师九团的。那时,在这个院的通道街口边有一个小人书摊。每天上午出太阳后,就会看到有一位瘦高个男的,将两个对折的木框架,打开后斜靠在墙边,上面一格格地摆满了小人书,看一本手绘的一分钱,看一本电影影印的二分钱,还有大书,价钱更贵,但这些大书可以租回家看。我们这些小孩没有钱,只能看一分钱一本的,看到有看二分钱一本的,便坐在这个小孩旁边跟着一块看,这位摆小人书摊的也不反对。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位年龄跟我们差不多的女孩帮他照看书摊。他们出摊还带了不少自钉的板凳,板凳不够用了我们就坐在不远的马路沿儿上看,但不能走远。五十多年以后,在一次小学同学聚会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那个小人书摊,这时我才知道,这个书摊的瘦高个男的,是家住蒙阴路2号院的刘守香同学的父亲,那位帮着看摊的可能是她或她姐姐,她们姊妹俩在没有什么事儿的时候,都会去帮她爸爸。她爸爸之所以要把小人书摊设在广西路63院的这个通道口,一是这个通道口宽阔,二是这个院紧挨着火车站,来往的人多。我们同学们说起这些童年的往事,那真是太开心了。

当年街头的小人书摊(资料照片)

与这个通道一墙之隔是广西路61号,我的一个叫韩建国的小学同学住在后院一楼,上小学时,每天早晨我从湖南路的家顺着蒙阴路拐到他家,叫着他一道去河南路小学上学,韩建国同学爱好唱歌,他经常到中山路上的万年青或是天真照相馆去买当时一种用相纸冲洗的歌片,那时我跟他学会了不少电影插曲,后来,他转学不知去了哪里。我的一位兵团战友周振兴家住在前楼的二楼,他的文艺很好,会弹柳琴,会舞蹈,是我们兵团文艺宣传队的主力队员,返城后在青岛北海船厂工作,现在业已退休了。

这个院向蒙阴路拐角,有一间不大且狭长的门头房,这里曾开过一家小饭店,卖个油条豆浆、鸡丝馄饨什么的,就是下图中大约停车标示牌的那个位置。

广西路蒙阴路拐角并延伸到火车站一侧的现状

广西路59号旧址

过了蒙阴路就是广西路59号,这里原来是一处德国建筑,上图宾馆那个拐角大门处曾是一道高高的圆弧墙,院门开在广西路上,大约就是上图遮阳伞的位置。进门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院内东南角有棵挺大的槐树,夏天,茂密的树叶从墙边探出头来,在街边投下一片树荫,给人一种幽静雅致的感觉。这个院落原来是干什么的,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后来得知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尚国基曾经住在这个院里。那时,泰安路办事处街道服务站曾在这个院的一楼开办了一个托儿所,还在这个院斜对面的广西支路开办了一个浴室和食堂,包括上面所提到的蒙阴路口的那个小饭店,这些生活服务设施给周边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广西路55号原来是海军北海舰队招待所(见上图),现在是一处宾馆。这栋房子还是保持了原来的形状,只是现在把大门改得更加宽大,窗户也进行了装饰,这就有了一些现代的味道。据我的战友周振兴说,在招待所的后院是一个印刷厂,小时候,他们曾经进去捡过一些作废的铅字,组成自己的名字或是校名盖在作业本上,好不惬意。

招待所东侧是两座对接的二层楼房,是明显的日式建筑,据住在这里的老人讲,这片楼在日占时期曾是铁路局的职员宿舍,现在依然保持了原貌。西侧的楼标牌为53号(见下图)

广西路53号门

紧挨着51号楼是49号院(见下图)。有资料说,这个位置曾是青岛的“第一旅社”,在中国人开办的旅社中是较大的,设备也比较先进,因位置在火车站,占有地利,在国内较有影响。只是没有详细地记载到底是这个51号楼还是49号院?

这个院很有特点,它有三个门,这是它的广西路门洞,分别在北面的湖南路和东面的河南路上还各有一个门。这个院面向河南路一南一北的两座楼(见下图)是明显的现代建筑,但看上去也有些资格了,在院子里的深处还有一幢省外贸局的宿舍楼。

过了河南路,顺着下坡到中山路,其北侧现在整片是一家银行(见上图),原先这个地块在德占时期是胶澳总督府工程管理局长官邸(见下图)

从这张摄于1899年的照片看,广西路往东仅有几栋建筑(下文将陆续作介绍),这说明此时的广西路正在建设之中。

这个地块在以后的历史中也是几经变迁,有资料说这里曾是青岛大新民报社,出版的报纸为敌伪做宣传。我的小学同学严云当年曾经在中山路10号居住,在这个地块的隔壁,她对这个位置的印象是,“起初是青岛日报社印刷厂,后来改为贝雕厂,”我也模糊地记得,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里曾作为青岛工艺品公司也就是贝雕厂,再后来这块地皮就闲置了很长时间,近年才建设了这片银行区。

站在火车站花园往东看,在广西路兰山路交口,是一栋综合楼(因修建地铁三号线该楼于2014年6月亦被拆除——池清补注),在下图中大约“成都小吃”的位置,原先是一栋德式建筑的铁路职工宿舍。

被拆除的综合楼原貌

据文字记载,这栋建筑系德国商人玛特维希于1913年建造的旅馆,后分别演变为山东铁路公司营业处和国民党铁路党部。1924年9月还曾作为胶济铁路青岛小学校的校舍,因学生增多1925年迁至湖南路29号。解放后这栋建筑成了青岛铁路分局职工宿舍,门牌号排序是“广西路58号”,我的战友钱景福他们家曾经住在这栋楼的一楼。

从这张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照片右侧露出一角的建筑曾是兰山路菜店。小时候,我经常从铁路宿舍广西路一侧的台阶上去,穿过那段有围墙的通道,从兰山路的那个门出去,到对面的兰山路菜店买菜打酱油什么的。兰山路菜店就在现在5号电车起始站台的位置。周边原先的那些老建筑,在当年火车站的改造中,除了原“车站饭店”被保留了下来,其余的均被推土机给铲掉了。

顺着广西路南侧继续往西,现在是一家饭店(见上图),当年这里是一栋优美的德国建筑小洋楼,门牌是56号,院门基本上是关闭的,不知道什么人家住在里边,那时用我们小孩的话说,里面的人家挺“客”,也就是说挺阔气在,现在这栋小洋楼被拆除了。

过了广西支路可以看到一座临街的三层楼,现在门牌64号(下图),原先的门牌是54号。据说青岛解放前这里曾是美军俱乐部,一楼整个是跳舞厅,建国后这座楼成为青岛市总工会的宿舍,一楼也隔成了一个个的房间。

我们家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从湖南路51号搬到了这里一楼一间约十五、六平米的房子里,两个挺大的南窗朝阳,我父亲在窗外扎了个架子,养了一些杜鹃花和君子兰。1974年我在东海舰队服役的哥哥要回青岛结婚,因没有房子,便把这间房子向市南区房办申请隔成了三小间,一间我跟父母住,一间给我哥结婚,进门的那点地方就算是厨房了。我在这里住到了1978年也要结婚了,无奈只得在外借房搬出去了。

因地势的原因,这个楼有个地下室,其进出口在侧面的广西支路上(见上图红门头处),街道办的浴室和食堂就在这个地下室里。从广西支路的那个门进去,是一个小院,那个地下室就成了这个小院的一楼了,从楼底中间的门进去,是一间挺大的厅,西南角是给浴室烧热水的锅炉,东北角有一个台阶,顺着这个台阶上去就是食堂,屋内的光线很暗,白天也要开着电灯。我上中学时都是在这里吃饭或洗澡,记得那时我一个学生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8斤,30%的细粮70%的粗粮,我母亲每月都把饭票买出来后交给我和哥哥各自掌握,食堂的阿姨用面粉和苞米面混合做的一种“发糕”,比单纯的苞米面饼子好吃。后来我上了山东建设兵团,不知道浴室和食堂什么时候停办了。现在这个院也顺着大门盖成了一间临街房,开了一家旅馆,街口处也打开了一个门头作饭店,这也算是有效地利用资源吧。

顺着广西路现64号楼往东走,可以看到一个标牌为60号的门洞(见上图),这里原先是52号大院。据老人讲,这个大院曾是个马车店,里面那空旷的大院停放着来这里歇脚的马车。有资料记载,大院东侧大棚是马厩,中间院落存放马车,西侧二层楼,楼下为车夫宿舍,楼上是各马车行的账户。在我记事的印象中,大院中间很空旷,西侧的确有个二层楼,进大门右拐有个木质楼梯可以上楼,走廊是敞开式的。1978年我结婚前,我母亲通过街道办事处打听在这个二楼上有一间空房,我随母亲上去看过,结果是一间阁楼,面积不大不说,房子中间一横一竖的两根柱子就占满了整个空间,连张放床的位置也没有,根本就不能住人,更不用说结婚了,无奈只得放弃。现在这里已是面目全非,在大院的旧址上盖起了这栋居民楼,只是门洞的那条深长的下坡道还能引起我的一丝丝回忆。

紧挨着这个大院门口东侧原先还有一间茶炉,这个茶炉实际上就是一个窄窄的地下室,门口处就是一个带拐弯的石阶,茶炉就安放在石阶的半腰平台上,一对老夫妇经营着这个茶炉,还捎带着卖个香烟糖果什么的,现在也早已没有了一丁点儿的痕迹。

往东跨过河南路到中山路这一段,在德占时期曾是正门在兰山路上的胶海关办公地和关员公寓,建国后移交给山东省外贸局办公,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里改造成为了交际处附设饭店,大门也就开在了广西路上,那时能到这里吃顿饭也是很风光的。现在这里矗立起了一栋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办公大楼。

1905年时的胶海关远眺(图中带围墙的院子)

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公大楼

从这张德人发行于1911年4月25日的明信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名行人经过的这片墙就是胶海关的北面围墙。

中山路至青岛路段平面图

真正意义上的广西路商业街是中山路至青岛路这一段,从下面的一幅幅老照片中能看到一栋栋风格迥异的老建筑,从中也反映出了近百年来广西路的繁华。这段路,是欧化青岛最精彩的浓缩,远胜于中山路、太平路。

上面这张摄于20世纪初的老照片再现了百年前中山路与兰山路交口的景象:广西路南边是一片空地,能见到图中最左边的是德式公寓,往右看,让电线杆挡住的那栋建筑是广西路31号红房子,再往右是兰德曼大楼,这些建筑我们会在后面一一说到。

这个路口,建国后是“中苏友好馆”的一道圆弧围墙,1964年改为青岛市科学技术馆,墙内是个花园(下图)——

后来这个花园改造成露天电影场。那时夏天晚上经常在这里放电影,我们这些小学生没有钱买票,只能站在围墙外面“听”电影,现在想想也挺有乐趣。大约在1977年前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在青岛摄制完成反特故事片《暗礁》,为答谢青岛有关单位的协助,便在该馆的报告厅先行放映,因片中的部分镜头是在青岛港码头拍摄的(下图),期间我正好在港务局宣传处帮助工作,便随同一起先睹了该部影片。

在青岛港一号码头拍摄的《暗礁》镜头(影片画面截图)

那时,这道圆弧围墙上有一排画廊(上图),一个橱窗连着一个橱窗,经常更换一些各式各样的宣传照片,还记得有一段时间举办过“街头诗画”,发表一些诗作和画作,好像是定期更换,许多业余诗歌爱好者在此投稿,引来不少的观者。随着时代几经变化,现在这个馆拆了,露天电影院也不存在了,变成了一家银行。

广西路44号德式老建筑

与其东邻的是门牌为广西路44号的一座德式老建筑,建于1912年。说起来,这座建筑也很美观,不知为何未被列为优秀历史建筑。据史料记载,从1920年到1936年有一位名叫马克斯·克瑞博斯的德国人住在这座房子,并经营着一家咖啡餐馆,他为自己的店面起名“马克西姆咖啡”,于是人们习惯上就称这座建筑为“马克西姆大楼”。该建筑也是三层,带有地下室,成L型占据了浙江路广西路西南口。

这是马克西姆咖啡餐厅老板马克斯·克瑞博斯在192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手册(TSINGTAO GUIDE BOOK)》上刊登的广告,广告说:本餐厅位于浙江路口的广西路32号,离栈桥2分钟的距离,经营特色是提供“纯正的慕尼黑和比尔森窑藏生啤;各种时令茶点;绝妙的菜肴”,还有“自动风琴娱乐”。

马克西姆大楼原貌

现在的大楼全景

从此广告所提供的照片,能够明显地看出老建筑与现在的有几点不同:一是门牌号码原先是32号;二是拐角处有一个塔楼;三是在一楼的拐角原先开了一个门;四是屋顶的天窗不大且数量也少;五是原先的西楼顶没有山墙,东楼顶的山墙在本建筑的最东侧,而现在不仅西楼顶的中间增加了山墙,东楼的山墙也移至本楼顶的中间位置。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改造”?

广西路44号楼入口

马克西姆公寓楼现状

本建筑位于广西路一侧的西楼是公寓楼,有资料记载,1934年夏天,著名作家郁达夫携妻子、儿子来青度假曾租住在这里。在郁达夫逗留青岛的一个月间,游崂山北九水时曾吟诵过一首诗:“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这首诗后由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书写,刻在北九水一、二水之间的一处石壁上。这栋楼现为一居民楼,楼下曾有一家理发馆,后又改作饭店,现在该楼的楼底均开成门头房做餐饮了。

广西路47号建筑

我们把目光再转回到对面的广西路中山路东北口,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建筑,门牌是广西路47号。有记载说这个位置曾是“阿斯托尔咖啡”店,建国初期拆除了。

从这张1911年的明信片左侧可以看出,此处仅仅是一片围墙,没有看到有建筑存在。由此可以推断,这个“阿斯托尔咖啡”店是在1911年之后出现的。据我的小学同学孔晓青回忆:“那栋楼从我记事是'青岛市保险公司’,时间最长,后来改成'青岛市计划委员会’,再后来改成青岛市'农林局’。”在我的印象中,20世纪60年代此处曾是青岛市农业委员会、农林局的办公楼,也曾开办过“海滨旅社”。那时,这座楼的一楼也是与二楼一样的窗户,现在,这一圈都开了门头做生意,显然是沾了前海海滨包括不远处的栈桥的光了。

广西路43号德式公寓楼现状

紧邻的广西路43号,从其建筑风格一看就知是德式建筑:开着老虎窗的蒙莎式屋顶、中央隆起的山墙,还有纵向的长窗有规则地排列着,这些都使得这栋建筑在此处很显眼。

20世纪初的广西路43号公寓楼(左一)

早期的地籍资料记载,1902年这块地曾属于一个叫胡博尔的德国人,但那时这里没有任何建筑物。这幢公寓大约建于1907年(见上图左),最初的业主不知是谁,1912年时的业主是奥尔特尔,于是这栋楼就有了“奥尔特尔公寓楼”之称。1914年11月日本占领青岛后,没收了所有曾属于德国官方和个人的房产,并将它们估价出售,这幢公寓也应列为日军没收后出售的众多房屋之一,至于它售给了何人,其所有权在后来的岁月里又几易其手,至今没有看到任何的记载。现在我们很难想像,在如此繁华且如此拥护的街区,这栋矗立于夹缝且没有什么名气的老公寓楼怎么能保存下来呢?

孔晓青回忆说:她们家曾经住在这栋楼,她记得上楼后分为东西两侧,中间有隔墙(原设计东西各一户),各有厕所、橱房和储藏室。二楼东侧住的是苏联人,1959年强制回国,临走那段时间她们家请了两个裁缝在家做了好些天衣服,即苏联女人穿的大裙子(布拉级)。她的这段回忆丰富了这座楼的资料。

按门牌的顺序,从47号往东,应该是45号,可是,我在47号和43号这两座大楼之间反复走了几个来回,也没有找到45号门牌。据文字记载,1934年到1935年间,有捷克商人在广西路45号先后开过名为“维拉斯打”的洋酒零售店和“浦坎得”的洗染店。我在这两个楼座之间看到有一家饭店,在门头上没有发现门牌号。店主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姐,见我在这里徘徊,以为我要寻找吃饭的地方,便热情地招呼我进店。我向她询问饭店的门牌号,她寻思了一下,便拿出了营业执照,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的营业地址是“广西路47号”,再问其他的事情,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来,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门牌号也几经变化,只能根据那段文字的记载而推测捷克商人开设的店面大约在这附近吧。

广西路43号东邻的居民楼

顺着43号公寓楼继续东行,紧挨着它的是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尽管这栋楼是现代的建筑,因它与公寓楼是近邻,我们还是注意了一下。从上面引用的几张老照片看,当年公寓楼东边是空地,这栋楼是何年盖的,也没看到任何文字资料,我们的目光还是很快就越过这栋楼,与浙江路口的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这栋漂亮的德国建筑相遇了。

广西路37号青岛市市南公安分局

这座建于1910至1911年间的建筑,时称弗尔斯滕霍夫饭店,亦称侯爵庭院饭店,是广西路上竣工较晚的一座建筑,下面这张摄于20世纪初的照片,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此时在奥尔特尔公寓楼的东侧还没有侯爵饭店的影迹——

侯爵饭店开业于1911年7月,建筑位于海因里希亲王大街和鲁依特珀尔德街(浙江路)的交口,显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德占青岛时期的城市规划明文规定,在街道的尽头或道路的十字路口的建筑,必须带有明显标志的塔楼,该栋建筑就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城市规划,其最有特点的设计就是矗立在西南角路口的塔楼,它似乎象一个调皮的顽童,从蒙莎式屋顶中探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过往的行人,显得恬静悠闲,富有情趣。可是这处塔楼的尖顶不知何时被拆除了(见下图),现在我们见到的,是2005年的修缮中根据旧照片复原的。

这座建筑在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曾为一家名为“乙卯“的俱乐部所用,这是日本守备军当局为参加过青岛战役的陆军军官设立的一个娱乐场所,后曾作为日宪兵队驻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该建筑改为胶澳警察厅第一区警察署办公地。抗战胜利后,仍作为警察分局驻地。现在,这栋建筑成为了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市南公安分局一院之隔的广西路31号,是德国人阿达尔伯特·拉尔兹1905年建造并经营的一家医药商店(见下图),他当时在台西镇还拥有一家生产药品的工厂。

当时该药房的主要客户是旅居青岛的外国人,因该建筑是红瓦红墙,很多中国人俗称其为“红房子”,曾被评论为“青岛最漂亮的青年派风格建筑”,它是由当时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罗克格在中国期间,曾在青岛、天津、北京、沈阳等城市设计有多处至今为人所称道的优秀建筑。

在医药商店前拍照的欧洲儿童

不知何时,该医药商店停止了营业,原在莒县上的“橡树饭店”迁到此处继续经营。日本占领青岛后,该建筑被日本人占有,经营着保险、船舶代理等业务,在这座楼内还有一家所谓的支那问题研究所。20世纪40年代,青岛有一家《大中报》占据了这栋楼的部分房舍办了一份娱乐小报,这张报纸也算是青岛新闻史上第一份套色印刷的报纸。建国后,这里曾为青岛市一轻局的办公地点,改革开放后,该楼恢复了“红房子”的老字牌开了饭店。

与其紧邻的广西路29号大楼,有着相似的建筑风格,曾被误认为是与红房子为一体的,但仔细观察,仍感觉有些形似而非神似。

从上面这张拍摄于1910年之前的老照片看,红房子东侧是一片空地,有资料说29号楼系1985年建成。记得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该楼作为青岛市一轻局办公楼时,青岛市委宣传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曾在该楼一楼办过公,那时我在青岛港大港公司负责宣传工作,曾到这里参加过相关的会议。后来,一轻局改制为“益青”公司,这栋楼就对外出租为宾馆。

2009年的8月12日,29号和31号这两栋楼均在青岛市企业资产交易中心网站挂牌全球出售。消息一经传出,青岛许多市民对有着百年历史的红房子的前途表示担忧。然而一周后,售卖又被急速叫停,原因是由于红房子特殊的双重身份:“青岛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件护身符,“红房子”这件优秀的建筑艺术作品才能被保护下来。现在,这两栋建筑都是大门紧闭(见下图),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但怎么能改造和利用好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当今的城市生活服务,这又是一个很深刻的现实问题。

广西路31号红房子现貌

广西路29号楼现貌

广西路27号楼现貌

与“红房子”连成一片的广西路27号,现在是一栋居民楼。因其外墙漆成了红色,很容易被人误认为它也是“红房子”的一部分,其实,它是由德国商人戈特菲尔德·兰德曼于1901年至1902年建造的兰德曼商业大楼,原为两层楼的平顶建筑,从下面这张照片上可以清晰看到墙体上Landmann的字样

大约在1905年时兰德曼在原楼的基础上增建了斜屋顶和塔楼,这样就一改这栋建筑的朴实风格,而把一座华丽的建筑形象留在了这条马路上(见下图)——

改造后的兰德曼大楼

兰德曼在这里经营着光学仪器、金银珠宝,还有钟表、留声机等,在拐角的主入口上面有他名字的缩写“G·L”,两个字母缠绕交织在一起(见下图)。

1909年兰德曼离开青岛时,将大楼租给了不同的使用者,包括把一楼拐角的那间出租给前面我们提到的广西路43号德国公寓楼的业主奥尔特尔,他在那儿开了理发店。

有资料显示,曾在德商鲁麟洋行任二班(副经理)的俄籍犹太人石太白,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在该楼设立了一家名为“石德贸易行”,经营北方农副产品的出口业务,其加工车间在原西镇的嘉祥路78号。

当时兰德曼在青岛除了经商,还与一名叫路德维希·凯尔的啤酒酿造技师于1901年在天津路和山西路口的位置,投资建造并经营了一个啤酒酿造厂和附设餐馆。由于凯尔经营行为的不检点,导致了啤酒厂于1903年倒闭,后来,兰德曼把啤酒厂和餐馆卖给了当时青岛的华商。

兰德曼-凯尔啤酒厂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这栋大楼的底层,曾经开过一家“海轮主题旅馆”,上面这张照片是当时这家旅馆的门头设计。那时,天南地北的个性族、背包族以及外国朋友,都非常喜爱广西路上这个充满着海洋情调的雅居,不知这家旅馆现在的命运如何。

兰德曼商业大楼的塔楼也与青岛其它一些带有塔楼的建筑一样,没有逃出被拆除的厄运(见上图)。尽管现在已经做了修复,但是从这张照片来看,没有了塔楼,使得这座建筑丑陋了许多,失去了原先的皎容。

上面这张摄于1910年的老照片留给我们的信息是,此时的广西路北侧已经初具繁华,而南侧仍然是一片空地,下面这张摄于20世纪初的老照片也显示出,此时的安徽路广西路口没有任何的建筑,我们可以一览无余地看见对面路口的这座华丽的兰德曼商业大楼——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青岛火车站

    作为一个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最重要标志,火车站代表的实质上是作为栖息地的新城市的开放和宽容.这样一种姿态,就使得火车站的含义被放大了.青岛站位于市南区泰安路,始建于1899年,饱经沧桑,早期是由两位德国人 ...

  • 记忆留存的历史余味,河北路九号的故事

    在青岛老城区有一个默默无闻.年久失修的里院,河北路九号.走进这个里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贫民窟的气象.然而,这个里院在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非常优雅时尚的住宅,这儿住了一家老青岛有名望的大家族--我的母亲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

        10月28日上午从小青岛公园出来回到旅店放下车,步行到宾馆附近的几处景点.9点20,先来到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青岛德国总督府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1号,观海山南坡,面对青岛湾和小青岛.1 ...

  • 【青岛记忆】青岛广西路的传奇(下)

    本文作者为网友"池清",发表于2013年3月,公众号曾陆续发布了他的<兰山路,百年老街的遗憾>.<走进湖南路>.<浙江路的风情>等系列文章,受到 ...

  • 【青岛记忆】嘉定路与嘉定山的军事堡垒

    嘉定路位于市北区的中西部,穿梭于老四方的繁华地带,东与瑞昌路接壤,西和杭州路.兴隆路牵手,途中与人民路.人民一路.人民二路.宁化路.宣化路.蒙化路.遵化路交汇相拥.嘉定路成型较早,命名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

  • 母校记忆——青岛黄台路10号青岛医学院

    对于碧海蓝天红瓦的岛城来说,黄台路不仅是条百年老街,更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名扬海内外的青岛医学院就曾座落在这条路上(黄台路10号),这是40多年前拍摄的青岛医学院的大门. 这大门里当年也发生过许许多多 ...

  • 【青岛记忆】一段台柳路的镜头记录,感受十年间的沧桑巨变

    2005年的时候,一时心血来潮,从当时的第二人民医院门前老台柳路的起始地,一直走到图片中的台柳路280号,快到今天的虎山路地界时,因天色太晚没有继续前行,在城市档案论坛里留下了当年拍摄的部分镜头. 十 ...

  • 【青岛记忆】2006年,鞍山路——杭鞍快速路改造实录

    青岛市第二条城市快速路,杭州支路-鞍山路快速路全长6.2公里,自2005年12月17日开工建设,至2006年12月21日实现主线通车.当年拍摄的很多照片,记录下了鞍山路段拆迁改造及建设过程中的历史镜头 ...

  • 【青岛记忆】四方区消失已六年,那些印迹上的老四方

    2012年12月1日按照国务院的批复,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青岛市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青岛市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市北区人民政府驻敦化路街道延吉路80号, ...

  • 【青岛记忆】瑞芬茶庄旧址寻踪,老字号路在何方

    瑞芬茶庄是青岛历史悠久的茶庄老字号,1932年,茶庄就在这商铺林立.鱼龙混杂的四方路设立店面,以经茶叶品种全.信誉卓著而闻名于青岛. 曾经四方路上的瑞芬茶庄 民国22年(1933年)瑞芬茶庄发票 讲到 ...

  • 走访“青岛老华尔街”——馆陶路的前世与今朝 青报网

    2014-12-02 09:56来源:青岛日报/青报网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雷/文 张兆新/图 这里是旧时中山路繁华的延伸,最多时有8个国家的五六十个企业驻扎在此,这里曾被誉为"洋行一 ...

  • 七月的海(冬雪儿Live版)青岛城市民谣这下要“火”上电视了

    <七月的海>(词曲唱:冬雪儿  艺术总监:大卫)是音乐人冬雪儿2018年为山东家乡青岛创作的一首城市民谣!冬雪儿于2018.8.20被邀请出席青岛电视台<中国乐坛>2018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