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北上灵武(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九)

太子李亨离开自己的老子,留了下来。然而他一时也没想好该往哪里去。李亨的大儿子、广平王李俶问道:“天已经快黑了,此地不宜久留,大家觉得到哪里去好呢?(日渐晏,此不可驻,众欲何之?)”众人都不说话。这时,建宁王李倓说:“殿下过去曾经做过朔方节度大使,朔方镇的将领官吏每年都派人送来问安信,我也大略记得他们的姓名。现在河西与陇右的部队都战败并投降了叛军,父子兄弟多有在叛军中的,如果去那里去恐怕会有危险。而且,朔方距离这里比较近,军队也是完整的,并且兵马强盛,河西行军司马裴冕又出自世家大族,一定不会有二心。叛军现在正在长安城大肆抢掠财物,一时还顾不上向外攻城略地,趁此机会赶紧前往朔方,到那里以后再图谋大计,这是最好的战略。(殿下昔尝为朔方节度大使,将吏岁时致启,略识其姓名。今河西、陇右之众皆败降贼,父兄子弟多在贼中,或生异图。朔方道近,士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无贰心。贼入长安方虏掠,未暇徇地,乘此速往就之,徐图大举,此上策也。)”大家听后都表示赞同。

大队人马到了渭河边,遇上了潼关之战败退下来的士卒。李亨等误以为他们是叛军,就与其交战,双方死伤了许多人。不久弄清楚后,就把这些散兵收罗了起来,选择了一处水浅的地方,乘马渡过渭水。一些没有马匹的人过不了河,只得流着眼泪返回。李亨从奉天县向北,一夜行进了三百里,到达新平。停下来清点士卒和武器装备,已丢失大半,留下来的人也不过数百。新平太守薛羽弃郡逃跑,被李亨处死。当天他们又到了安定郡,太守徐瑴也要逃跑,李亨把他也杀了。

李亨到了乌氏县,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献上衣服和干粮。到了彭原后,招募了数百名士卒。当天继续赶路,到了平凉郡。李亨察看监牧所养的马,有数万匹之多,又陆续招募了五百余人,军势稍稍得到了加强。

太子李亨到达平凉数日之后,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和盐池判官李涵等人就得到了消息,他们商量道:“平凉地势平坦,不是屯兵之地,而灵武兵强粮足,如果把太子迎接到这儿,从北方召集诸郡之兵,从西方征发河西、陇右的精锐骑兵,然后挥师南下,平定中原,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富,若迎太子至此,北收诸城兵,西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此万世一时也。)”于是他们就派李涵持笺表去找李亨,并且把朔方镇的士卒、马匹、武器、粮食、布帛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的帐簿一起献给太子。李涵到平凉,见到李亨后,李亨非常高兴。这时河西司马裴冕入朝为御史中丞,他路过平凉见到太子,也劝太子去朔方,太子接受了这个意见。

说服李亨后,杜鸿渐和崔漪让魏少游留下来修葺房舍,准备食物用具,自己亲自去平凉迎接太子。他对太子说:“朔方镇是天下精兵强将聚集之地。现在境外吐蕃求和,回纥归附,境内的郡县大都坚守城池,抵御叛军,等待大唐王朝的复兴。殿下如果能够集兵于灵武,然后挥师长驱,南下平叛,传告四方郡县,收揽忠义之士,则反叛的逆贼就不难平定。(朔方,天下劲兵处也。今吐蕃请和,回纥内附,四方郡县大抵坚守拒贼以俟兴复。殿下今理兵灵武,按辔长驱,移檄四方,收揽忠义,则逆贼不足屠也。)”

杜鸿渐、崔漪走后,魏少游大力修治宫室,就连所用的帐幕都模仿皇宫中的样子,所备的饮食水陆之物俱备,专等李亨驾临。秋七月辛酉(初九),太子李亨到达灵武。

起家之地非常重要。秦、汉都以关中为后方基地,最后一统天下。如今潼关失守,关中已残败,李亨在众人的提议下选择了朔方作为复盘的基地,为后来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相关推荐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 -- 永王璘.盛王琦. ...

  • 甘肃龙隐寺,三朝皇帝在此藏身避难,大唐王朝的命运从这里开始转折

    龙隐寺 平凉龙隐寺"龙泉" 平凉市崆峒区有一座龙隐寺,这是一处隐秘的所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被安禄山赶出长安.太子李亨北上屯兵平凉,曾 ...

  • 马嵬驿之变:唐玄宗、太子李亨和陈玄礼扮演着什么角色?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范阳兼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举兵谋反.这是天宝后期唐朝内部矛盾急剧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收拾这一残局的是太子李享.他在马嵬驿事变中,似乎没有扮演主角,只是 ...

  • 武三思诬杀五功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九)

    武三思指使郑愔举报郎州刺史敬晖.毫州刺史韦彦范.襄州刺史张柬之.郢州刺史袁恕己和均州刺史崔玄暐与王同皎合谋废掉韦后.神龙二年六月戊寅(初六),唐中宗将敬晖贬为崖州司马,将韦彦范贬为泷州司马,将张柬之贬 ...

  • 太子李亨脱笼入海(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七)

    六月丁酉(十五日),玄宗在暴怒士兵的逼迫下解决了自己老婆和大舅子的问题后,准备从马嵬驿出发,开始新的生活.此时朝臣之中只剩下韦见素一人随行,于是玄宗就任命韦见素的儿子韦谔为御史中丞,并兼任置顿使,仍要 ...

  • 韦后临朝(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二)

    神龙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将他的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劝谏,他说:"异姓之人不得封为王爵 ...

  • 姚元之哭武氏(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一)

    在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迁往上阳宫时,大家都喜气洋洋,只有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一个人痛哭流涕.桓彦范.张柬之很是不解,他们对姚元之说:"今天哪里是您悲哀哭泣的日子!您这样干恐怕今后要大 ...

  • 武氏死灰复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三)

    张易之.张昌宗被诛灭后,洛州长史薛季昶对张柬之和敬晖说:"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元凶首恶虽然已被铲除,但像吕产和吕禄这样的人还在朝中任职,锄草时如不铲除草根,终究还是会长出草来的.(二凶虽除, ...

  • 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四)

    杨元琰见武三思专擅朝政,便向唐中宗李显请求辞官,要削发为僧,唐中宗没有批准.敬晖听说这件事后对杨元琰打趣说:"要是我早一点得知此事,我就去劝陛下同意你的要求,剃光你颗胡人的脑袋,岂不是太妙了 ...

  • 武氏夺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五)

    神龙元年五月,唐中宗把张柬之等人以及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都作为国家勋劳之人,赐给他们铁券,并立誓只要这些人所犯的不是谋反叛逆之罪,每个人都可以宽恕十次死罪. 癸巳(十五日),敬晖等人率领文武 ...

  • 宋氏卖友求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六)

    先前,少府监丞.弘农县人宋之问和他的弟弟兖州司仓宋之逊都因依附张易之而获罪,中宗复位后被贬往岭南.兄弟二人逃回东都后,藏在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的家中.王同皎痛恨武三思和韦后的所作所为,每当他和亲 ...

  • 袁楚客与魏元忠书(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七)

    魏元忠从端州回京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他一改常态,再也不犯颜直谏了,遇事只是随波逐流,朝野对他的表现十分失望.酸枣县尉袁楚客为此专门写信给魏元忠,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