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D参考下的抗菌药物使用
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决策依据,欢迎已经阅读指南、相关书籍。
随着耐药菌越来越多,目前非常强调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是要建立在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之上的。
药代动力学(PK)
药代动力学(PK)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在人体不同组织内的浓度以及人体对药物的反应。药代动力学能够帮助建立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的量化关系。PK模型建立在“室”的概念上。一室模型理论只有一个中央室,比如血浆;多室模型包含一个中央室和外周室,外周室可以是不同的远处的组织,比如脂肪、肺等。同时,药代动力学模型也可以不使用“室”模型,将患者当作一个完整整体来对待。
药物的浓度-时间曲线反应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清除。“吸收”描述了给药之后药物进入中央室的速度,比如口服给药之后,胃肠道吸收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分布”决定了药物在各个“室”之间转移、分布情况,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双向的。“代谢”描述了药物的转化、变形,“清除”描述了药物被转移出身体的过程。
药代动力学同样可以被药物的生化效能影响,比如药物的溶解度和水溶性。亲水性的抗生素能够分布在血管内和血管外组织,而亲脂性抗生素能够分布在脂肪组织和细胞内。
另外一个影响药代动力学特性曲线的是药物的蛋白结合率。结合在蛋白上的药物无法从中央室转移到周围室,无法和别的分子发生反应,因而,对于抗生素来说,只有不结合在蛋白上的抗生素具有抗感染效果。【注意:危重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从而影响抗生素的效果】
一般来讲,偏酸的和PH正常的药物容易结合在白蛋白上,偏碱的结合在α-1酸性糖蛋白上。蛋白水平变化,比如低蛋白血症,会改变抗生素的游离浓度。
药代动力学模型能够帮助理解药物的分布特点。药物清除(Clear,CL)是药代动力学的一个参数,研究药物的代谢和清除,也就是单位时间内药物血浆浓度的变化情况。CL可以依据不同的器官进行个性化,在CL之后加用相应的器官名称缩写就行,比如肾脏CL(CLR)、肝脏CLH。分布容积(VD)是药代动力学的另一个参数,代表着药物分布的理论上的容积,比如静脉给药100mg达到了0.005mg/ml的血药浓度,那么分布容积就是20L。药物从中央室转移到外周室会增加分布容积。这些参数同时受到机体和药物特点的双重影响。这些参数能够帮助理解抗生素应用之后的血浆浓度、组织浓度,提供药代动力学曲线。
下图:药代动力学曲线
药效学(PD)
药理学的另一个分支就是药效学(PD),它研究药物进入人体之后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药物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浓度时间曲线中,抗生素具体在哪一个点起作用,同时也受到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影响,也就是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外模型已经阐明了体外抗生素和病原细菌的作用,但体内是否能够抗感染成功仍要取决于毒性、免疫反应和感染部位。尽管一些病人在使用抗生素后仍然无法控制感染,但使用药效学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仍然可以带来一些益处。
依据药效学,抗生素被分为了3类: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混合性。对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而言,浓度越高,效果越好,这类抗生素应该单次给用高浓度、给药间隔要长。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效果取决于药物浓度在MIC之上的时间,浓度高对于这类抗生素来说,没有更好的益处,这类抗生素应当持续输注,或者单次给药剂量较小、反复给药。对于综合性的抗生素来说,提高时间、增加浓度均不会有更好的效果,这类抗生素的效果取决于曲线下面积(AUC)。对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需要关注浓度超过MIC的时间,也就是fT > MIC;对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需要关注最高游离浓度和MIC的比值,也就是fCmax/MIC;对于混合性抗生素,需要研究MIC上曲线下面积,也就是fAUC24h/MIC。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数研究的都是游离的抗生素,而不是结合在蛋白上的抗生素,因为结合在蛋白上的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对于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来说,fT>MIC能够预测抗感染的效果,fCmax/MIC指标适用于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对粘菌素,而fAUC/MIC指标适用于万古霉素、恶唑烷酮类抗生素。
抗生素后效应(PAE)
药效学同时需要考虑抗生素后效应(PAE),这种现象在发现青霉素的时候被描述出来,用来描述抗生素应用后细菌生长受限,比如抗生素被完全代谢之后,细菌仍然无法正常生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PAE效应最显著,可能是和这类药物不可逆的结合在细菌的核糖体上,从而起到PAE效应。对于β内酰胺药物来说,除了碳青霉烯类,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时候,没有抗生素后效应,但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时候,有报道称其有抗生素后效应。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最佳的抗感染效果取决于血药浓度>MIC的时间,这些药物有β内酰胺(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克林霉素。增加这类抗生素抗感染效果可以通过增加给药频率、延长输注时间来时间,以便能够达到延长血药浓度>MIC的时间。通常推荐T>4倍MIC超过60%时间或者T>MIC超过90%的时间。如果持续输注,可以保证100%的T>MIC。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
抗感染效果取决于给药后的药物峰浓度,这些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达托霉素、甲硝唑。通常使用Cmax/MIC来评估药物效果,数值增加,抗菌效果也会增加。这类抗生素往往具有抗生素后效应,尤其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减少给药频率。Cmax/MIC>10-12通常用来指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无论是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还是浓度依赖性的抗生素,都可以使用时间浓度曲线中MIC之上的曲线下面积来评判。目前推荐糖肽类(万古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血药浓度,但是对于β内酰胺类,可以不常规监测血药浓度。
一些抗生素分类如下: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头孢类、碳青霉素类、氨曲南等,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繁殖期杀菌剂,其浓度高于MIC的的时间占24h疗程的40%-70%才能发挥作用;要达到最大灭菌效果,需要T>MIC在90%-100%。延长输注时间或连续滴注,有助于相对低剂量达到所需T>MIC的目标。碳青霉烯药物中,美罗培南具有很好的组织渗透性,可迅速渗入到肺组织和骨骼肌,并能透过血脑屏障(透过率6.4%),延长输注时间可每次维持3小时。
氨基糖苷类:为浓度依赖抗生素,静止期杀菌剂,Cmax/MIC决定其疗效,当此比值在10-12的时候,有效率可达90%。鉴于耳毒性、肾毒性,在制定给药方案的时候,多选用日剂量单次给药。危重患者有较大的分布容积,此时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相同给药剂量下Cmax可以很低,则需要提高初始剂量。
糖肽类: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繁殖期杀菌剂,但疗效不参照T>MIC,而是曲线下面积。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替考拉宁需要负荷量,对于万古霉素(杀菌剂)需要AUIC达到400,并需要监测药物浓度。
氟喹诺酮类: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作用于DNA,包括环丙沙星(亲脂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等,具有抗生素后效应,静止期杀菌剂,其疗效评估指标为AUIC和Cmax/MIC,其中AUIC较为重要,其数值决定了细菌清除时间和清除率。
大环内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快速抑菌剂(抑菌剂还有:四环素、氯霉素、林可酰胺类),作用于50s核糖体。但每一种有所不同,难以用单一指标描述,其在组织或细胞内的浓度大于血药浓度,如阿奇霉素可在巨噬细胞内堆积,作用持久,可连续给药3天后停药4-7天。
利奈唑胺:时间依赖性且抗生素后效应较长的抗生素,可应用于耐药革兰氏阳性菌的治疗,其疗效取决于T>MIC以及AUIC,需要T>MIC为85%。
抗真菌药物:包括多稀类(两性霉素B,几乎覆盖所有真菌)、唑类(氟康唑等)、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广泛覆盖念珠菌、曲霉)、烯丙胺类(布替萘芬)。多稀类属于浓度依赖性,两性霉素B属于浓度依赖性且具有抗生素后效应。唑类属于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和PAE较长。氟康唑的AUIC在20-25最好,对于MIC≤8mg/L的真菌,氟康唑200mgqd即可达到AUIC>20,而对于MIC在16-32的患者,氟康唑日剂量需要400-800mg。
腹腔引流等可导致抗生素丢失;低蛋白血症对于高蛋白结合率的抗生素来说,可使其清除增加,从而疗效降低(替考拉宁、头孢曲松)。亲水性抗生素(β内酰胺、氨基糖苷、糖肽类)很少分布到细胞外液,但当血管通透性增加时候,药物浓度会下降很多。亲脂类抗生素和间质液体关系不大。
危重患者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
鉴于以上分析,评价抗生素的最佳剂量需要考虑MIC和感染的部位。然而不幸的是,如何依据MIC和感染部位来调整抗生素剂量仍然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导致了抗感染的疗效的不确定性。
需要知道的是,在ICU患者中,抗生素剂量不足非常常见。调查显示,对于那些接受β-内酰胺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高达六分之一的患者没能够达到药物浓度最低要求(这个要求指的是,在β内酰胺药物给药间隔期间,需要确保,50%的时间内,药物浓度高于MIC),更多的患者的药物浓度没能够达到最大的杀菌浓度(在整个给药间隔内,药物浓度大于4倍的MIC值)。
同时,抗感染治疗的第一个小时非常重要,但考虑到临床药物浓度很少达标,抗感染效果非常让人担忧。不幸的是,目前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的标准治疗方法,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解决药物的理化性质(例如亲水性与亲脂性)、患者自身情况、临床实施和器官功能支持情况(例如肾脏替代疗法或体外膜氧合)。
分布体积对于有效的抗生素浓度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在ICU患者中,这是无法测量的。对于存在分布容积增加证据的患者(如液体正平衡),特别是在使用亲水性抗生素的时候,无论是间断给药还是连续给药,都应该给予更大的负荷量,来确保药物能够迅速达到足够的、需要的组织浓度。
对于主要通过肾脏代谢或者仅仅通过肾脏代谢的抗生素,首剂给药时可以不考虑患者肾功能情况。在ICU中,许多抗生素是通过肾脏代谢的,对于存在急性肾损伤或者肾脏清除增加的患者(测得的肌酐清除率≥130 mL/min/1.73 m2),应考虑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增加的患者,会引起药物清除增加,会导致药物浓度不足,这意味着需要更高药物剂量来达到目标血药浓度,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药物过量。可以通过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来优化抗生素的使用。目前已经有一些独立的药物监测软件,但后续仍需要将这些软件集成到药物监测系统中,用来进一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下图:一些抗生素的剂量调整
注意:这是抗生素分步走策略。第一步:明确抗生素类型,是时间依赖性还是浓度依赖性,应当如何评估药物联系。第二步:明确首次剂量,对于危重患者来说,鉴于病情危重,可调整首次剂量。第三步:明确患者肾功能等情况,从而调整维持剂量。其实,应当还有第四步,监测血药浓度,但目前可加用的监测血药浓度并不多,因而无法罗列。
下图:抗生素的指导意见
注释:AUC0–24:ratio of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from 0 to 24 h, 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fT>MIC:time overdosing interval that free (unbound)drug is maintained above the MIC,Cmax: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a dosing interval, Cmin:minimum concentration in a dosing interval
从图示可以看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需要监测AUC或Cmax,对于β内酰胺类,需要考虑Cmin,喹诺酮药物需要监测AUC或Cmax,万古霉素是AUC,氟康唑需要考虑AUC,而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需要考虑Cmin。在最新的脓毒症指南中,已经明确指出β内酰胺类的药物要延长输注时间,而不是使用快速静滴方式,这也是因为β内酰胺抗生素为时间依赖性,需要确保T>MIC的时间。
参考:略,主要是脓毒症指南2021版、相关文献、实用重症医学、重症医学高级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