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边舍弃,一边得到

《断舍离》中有句经典话语:所谓断,即断绝无用之物;所谓舍,即舍去多余之废物;所谓离,即脱离对物品之迷恋。清净心思,不过为断了念想。烦恼起于念想,也终结于念想。

人生需要及时地“断舍离”,清理过去堆积而来的杂物,也清理长久以来累积在心头的杂念,如此,才能给自己减负,逐渐变得开心、轻松起来。

舍弃之后,便是得到,人生,由此丰盈、圆满。

01

活在过去的人,永远看不到当下的阳光。

同事老谢,不过五十来岁,却已是满头白发,步态也略显蹒跚。与他同一个办公室的老何,比老谢还年长三岁,但精气神明显要好很多,以至于他们一起出去,别人总会以“尊敬老人”的态度来对待老谢。

老谢之所以显得木讷、迟缓,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

他一直用着不能上网的老式手机,每次那个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都给人一种浓浓的“年代感”;他的电脑几乎是摆设,维修师傅在市场上已经买不到相应的零部件了。老谢习惯于沿袭“那个年代”的办公方式,不管是会议记录,还是书报摘抄,都是手写的“印刷体”,因为他写得一手标准的小楷,且不会错一个字。

老谢的办公室里,保存着三十年来的工作笔记,老照片、老物件,这些泛黄的物品串联起了他平凡的一生。

老谢的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叙旧”。不管是开会还是下基层,他总能找到某个年纪相仿的人,牵扯出一串又一串的人和事,说得有板有眼,似乎在讲传奇故事。无奈,旁人总是觉得他太啰嗦,恨不得狠狠地踹他一脚,提醒他快点结束这种自说自话式的攀谈。

大家都劝老谢,好好享受当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可老谢的心结,在于他工作了三十年,再怎么兢兢业业,却从未得到提拔重用,他保持着过往的一切,似乎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我如此优秀,却被埋没,实在心有不甘”。

我们一边慨叹着老谢的荒谬,一边在提醒着自己,千万不要活成他那个样子。

但反观自己,不也常常放不下吗?但凡涉及利益之争,就忍不住斤斤计较,哪怕已经过去很久了,还一直耿耿于怀。

而对于那个曾经有负于自己的人,更是念兹在兹,别人早已经转身离开,自己还在想方设法要找个合适的机会,给别人一个好脸色看看。要么是过得比他更好,可以扎扎实实地显摆一回;要么是鼓足勇气,面对面把话说清楚,从此才算一了百了。

想来,这些想法都是多么幼稚和可笑。用尽所有的心思和力气,想要延续从前的时光,交上一份自认为满意的答卷,却忘记了当下应该怎么去生活,而在更远的以后,又会后悔不迭,没能珍惜当下的时光,如此往复循环,人生总在不停地错过、断地追悔,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02

人生,一边放下,一边得到。

《断舍离》中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人生如同一场直播,来不及彩排。错了就错了,无法更改。只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提醒自己,同样的错误,不要一次接一次,重复去犯。

一切,想要塑造一个与往日迥异的自己,就要从改变自己做起。舍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接纳并掌握当下必要的,不管是生存技能、还是普世价值观,当你一点点与当下融合,生活才会展现出最柔情的一面。

就像同事老谢,他终于同意了老何的说法,换掉了那个已经磨得键盘都模糊了的老旧手机,用上了公司三年前派发的智能手机。在老何的鼓励和指点下,下载了好几个APP。当有一天,老谢在工作群里“拍了拍”老何的时候,收获了全体同事的点赞刷屏。还有人跑到他们俩的办公室,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老谢,你可真潮!”

放下过去的自己,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迈出了第一步,也就揭开了改变自己的序幕,在环境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作用,终究能如毛毛虫,化茧成蝶。

03

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丰子恺说: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如此甚好。

这一路上,我们总是背负着太多的包袱,尤其是当一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就像《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男主角,为了谋求生计,他不得不每天提着那个沉重的医疗器械,想要推销出去,赚得一笔钱。他不得不把全部家当装进背包,还要把孩子带在身边,那些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有些东西,是我们一时间,难以舍弃的。

但在来回奔波之间,我们终究会迎来命运的转机。到那时,就应该果断地舍弃一些负累,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和新的生活中去。

舍弃不合时宜的,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最合时宜的。轻装上阵,往往会让自己更容易取得成功

人生路漫漫,所需并不多。

不论何时,请记得,都不要让自己陷入沉重的压力和无尽的烦恼之中。

很多时候,不妨学着断舍离,给自己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一切就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