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方剂』补益汤>补气>生脉散>老年人安全有效的强心剂

生脉饮由古方“生脉散”衍生而来。生脉散则是中医千古名方,出自元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其中人参是主药,能大补元气,麦冬可养阴清热,五味子可敛汗生津,后两味起辅助作用,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同发挥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作用。千年来,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实践检验,在治疗上广泛应用。如今又以先进的医药科学技术和方法,把生脉饮由传统的散剂制成了口服液、冲剂、胶囊剂和针剂等多种剂型,适合多种给药方法和多种疾病的治疗需求。

■用于多种病症治疗

心力衰竭

现代医药学证实生脉饮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这一点类似著名的强心药洋地黄。医生们在临床上常用洋地黄初步控制心力衰竭之后,逐步换用生脉饮继续做维持治疗。这样,既可达到强心的目的,又可防止洋地黄过量而发生中毒。其次,生脉饮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同时,并不增大心肌能量和氧的消耗。相反,还可以调整心肌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氧的消耗量。

心肌梗死

生脉饮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血状况,因此,配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限制和缩小梗死的范围,保护众多的缺血、缺氧的心肌细胞,进而发挥抗急性心肌梗死作用。治法为生脉饮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

感染性休克

生脉饮还可以调节血压,改善器官的微循环,增加组织细胞的灌流量,具有抗休克的作用;生脉饮又能够刺激人体网状的内皮系统,促进其对内毒素的消除,可用于中毒性休克的治疗;生脉饮中的人参和五味子都能够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改善机体的应激反应过程;生脉饮不仅仅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而且与神经系统和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机理奠定了生脉饮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生脉饮注射液首次10~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20~40毫升中,静脉慢注;以后改为生脉饮注射液20~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能迅速改善或消除冷汗、肢厥、紫绀和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等一系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症状。

心律失常

治心律失常用5%~10%葡萄糖200~300毫升,加生脉散注射液10~20毫升,静脉点滴。3~14天为1个疗程,经治疗3~4个疗程后可显效。其治疗机理是生脉饮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调整心率,故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在离开现场后神志昏迷,呼吸表浅,心率减慢,口唇樱红,脉细弱者,以10%葡萄糖500毫升加生脉散注射液30毫升静脉点滴,并配合5%葡萄糖500毫升加清开灵40毫升静脉点滴。可逐渐恢复神志,改善心脑功能而治愈。生脉饮能提高人体的缺氧能力,改善心脑功能,并对人体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是中医救治一氧化碳中毒较理想的急救药品。

美尼埃尔综合征

此证属中医眩晕范畴,以头目眩晕、恶心呕吐为主症。治法为以10%葡萄糖500毫升,加生脉饮注射液30毫升静脉点滴,有显著疗效。

中暑

中暑患者多见大汗淋漓,甚至昏迷、脉虚弱等症,在针刺人中、十宣、少商等穴位后,即以5%葡萄糖500毫升,加入生脉饮注射液40毫升静脉点滴,可使血压回升,汗止脉复。

■三点提醒很重要

人参方与党参方作用有差别

生脉饮从最初的散剂、汤剂,已发展到今天使用最多的口服剂和用于抢救的注射针剂,需要提醒的是,原处方中的人参在部分市售的口服液制剂中已改成了党参。党参虽也能益气健脾,但大补元气之功远不及人参,对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也较人参逊色。因此,较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还是应该选用以人参为主药的生脉饮制剂或汤剂。

生脉饮不是人人都能用

生脉饮疗效较好,药性平和,一般没有副作用,但也不是人人可用。它只适用于有虚汗、虚喘、心悸、口渴等气阴两虚症状的患者。如果感冒发热,或咳嗽痰多,以及中暑热盛但没有气阴不足的病人都不可乱用。此外,消化不良、舌苔厚腻、大便溏薄的人也应慎用,以免误补助湿,加重症状。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原方生脉饮加减汤剂有优势

尽管生脉饮如今有应用方便的口服液、胶囊、注射液等多种成药剂型,但原方汤剂加减组方仍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以生脉散原方为基础,随症决定剂量和方药组成,使应用面更广,更适合患者个体化治疗。如阴虚火旺者,症见心悸不宁,口舌干燥,可加黄连、百合、莲子;肾阴不足者,见腰膝酸软,目眩,耳鸣,可加首乌,枸杞子;心脉淤阻见胸闷刺痛,脉细数可加丹参、苦参、三七;气虚之极,阴虚及阳,心阳虚脱可见心悸气促,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微可加红参、附片、煅牡蛎。心气不足者多由于劳心过度,损伤心气。因气为血帅,心气不足,则运血无力,血滞心脉,故发心痛隐隐;动则耗气,故见气短、声低。汗为心之液,气虚不摄,故易自汗心悸;苔白,脉细弱为气虚之征象。本证以心痛隐作、气短为主要表现,常因劳累而诱发。治则是益气养心,活络止痛。方用生脉饮加减。如兼见气滞血瘀之象者可加用当归、川芎、丹参以行气活血。兼见痰浊之象者可合用茯苓、白术以健脾化痰。

上海老人千里迢迢到北京治牙

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上海71岁的杨老先生一直被牙病困扰着十分痛苦,不停地化脓、疼痛。一次次的医院就诊折磨得非常痛苦,确确实实让牙病折磨得只能咬紧牙关,默默承受。他不甘心就诊的两家医院的医生让他拔牙的建议,反复多次上网查找治疗办法,偶然发现了一篇治疗牙病的科普文章,于是他乘火车赶到北京找到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博士金明大夫。经过两次治疗,老先生的两颗牙保住了,不仅解除了病痛,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据金博士介绍:患者坐火车这么远到北京就医,住在小旅店里,很不容易。检查发现他的左上第二双尖牙纵行劈裂达根尖区,颊侧黏膜有浓瘘管开口,根尖区已经形成慢性化脓性病灶,二度松动,有叩痛,复杂程度是自从治疗劈裂牙以来从没有过的。于是采用自创的固定技术和多年积累的根管治疗方法,对牙齿完成了一次性的治疗后,患者当天下午即乘火车返回上海(由于没有坐票,在车站买了站票和小折叠椅子)。三个月后到原来建议他拔除的医生处复查,认为效果不可思议,不疼也不松动了。杨先生把牙X片通过邮箱传了过来,发现他的左上第二磨牙有问题,老人周五再次坐火车带着锦旗来到北京,我周六加班给他一次性完成了左上第二磨牙的治疗,然后以保存的左上第二双尖牙和左上第二磨牙为基牙免费对缺失的第一磨牙进行了修复,当天晚车返回了上海。治疗结果是很成功的,但是老先生这种执著的珍惜牙齿珍爱生命的精神值得赞扬也使我很感动。

金博士提醒读者,其实有90%的劈裂牙完全可以通过治疗得以保全,因此拔牙一定要慎重。杨老先生的牙通过治疗,恢复功能,为什么要拔呢?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很多以前认为要拔的牙齿,现在就能留住了。

劈裂牙是患者在咀嚼时,由于某种原因使牙齿出现裂腺或牙冠劈裂,表现为冷热敏感、牙髓炎、疼痛,患者不敢咀嚼食物。以往简单的拔除牙齿,给患者造成缺牙的痛苦。牙齿还是原装的好,不能轻易拔牙。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牙冠的少部分劈裂崩损,则可以直接做牙冠(镶牙套)保护起来;如果劈裂到牙根的部位,在局部麻醉下拔除劈裂牙残片后,再考虑做牙冠,恢复缺损。如果牙齿劈裂的两部分相当,其中没有治疗过的牙齿,则可以在麻醉下去髓进行根管充填采取固定观察措施,经过一周没有临床症状,再进行全冠修复保护,则可以完全恢复牙齿功能,避免了牙缺失带来的更多痛苦。

苗丽亚

好习惯带来好气色

老友们常对我说:你气色好显年轻。我知道,这是我身心健康的表现。能长期保持好气色,这得益于我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食物多样饮食有节。我从不挑食偏食,荤素搭配,品种多样。荤类每天两三种,如早吃蛋,午吃鱼,晚吃猪肉,素菜每天也三四个品种,且时常变换,保持营养丰富,满足人体需要。我还注重食量,每餐八成饱,从不大酒大肉,饱食终日。

二是按时休息不熬夜。晚十点半睡,早六点半起,午休半小时。当今社会夜生活丰富,但我玩得很有节制,晚十点我就回家休息。常言道:吃好不如睡好。可见充足睡眠的重要性。既吃好,又睡好,自然就更好,因此我从不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三是勤于运动不懒惰。早晚我都坚持散步。散步是最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无人作伴,可边走边欣赏风光,有人作伴,可边走边聊更舒心,既锻炼筋骨又放松身心。

四是欣赏音乐悦身心。在家里,我会打开电脑播放喜欢的音乐,出门我还会带上mp3边走边欣赏,有时还会跟着哼几句。欣赏音乐,陶冶情操,转移注意,愉悦身心。

五是及时抒发情感莫郁闷。每当遇到苦闷或快乐事时,我就会及时去找老友聊天或电话与他们交谈,及时把快乐与大家分离,把苦闷与大家分担。心中无事一身轻。

这些生活习惯看起来很老套,但却实实在在有用,只要能够坚持如此,就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退休十余年来,我没有去追求什么新、奇、特的养生保健方式,更没有听说什么保健品能健身长寿就买来服用,而是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满足养生需要,遵循生活规律,适当进行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也就延缓了衰老,促进了健康,自然也就气力充足、脸色红润有光泽且显年轻了。

姚巨人为何会被“应力性骨折”伤害

近日,一个再糟糕不过的消息称,姚明在经过进一步的医疗检查后发现,他受伤的左脚踝不仅没有康复反而出现了应力性骨折。本计划近日复出的姚明不得不再次推迟日期,而且短期内我们不可能看到巨人重返赛场。

应力性骨折也叫疲劳性骨折,是一种由于骨反复承受重负荷或长时间的行走锻炼而引起的不完全骨折。一般来说,骨头会持续自发地自我重建和修复,特别是在运动导致骨头受到特别大压力的时候。但如果骨头受到足够大的压力以至于超出其自我重建的承受能力的时候,骨头脆弱的地方就会出现应力性骨折。这个骨折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由反复的损伤所引起的,每一次单独的损伤都不足以导致骨折,但当它们加在一起的时候,便会超出成骨细胞自我重建和修复的能力范围。肌肉疲劳也是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原因之一。一个跑步选手每跑一英里,腿部必须吸收多达110吨的力量。骨头本身无法承受那么多的能量,肌肉对多余的冲击起到了减震器的作用。但当肌肉变得疲劳时会停止吸收大部分的冲击,骨头便开始承担更多的压力。最后,当肌肉(通常是小腿肌肉)太疲劳以至于无法吸收任何冲击的时候,所有的力量都转移到骨头。由于足肌过于疲劳,足弓塌陷,正常状态下,负重较小的第2、3、4跖骨头负重增加,超过骨皮质及骨小梁的负荷能力,逐渐发生骨折,骨折时骨膜内产生新骨,因此,骨折裂不至于完全分离。病人一般不知情或只是稍微感觉不适。如果不是姚明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恐怕很难发现。

应力性骨折是由“非常态的或者重复性的压力”导致,这和普通的骨折情况相反,普通骨折的特征是由单独发生的严重的冲撞而导致。应力性骨折多发生于身体承重部位,如小腿胫腓骨和足部(跟骨、足舟骨、跖骨)。易患人群为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如篮球、足球、网球运动员,以及田径、体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也可见于经常坚持大运动量锻炼的中老年人。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运动锻炼时如何避免发生应力性骨折呢?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率在0.5%到0.7%之间,黑人血统的人比高加索人种(白人)发生频率低,因为前者的骨密度更高。妇女和更活跃的人有更高的风险,发生率很可能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因为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但儿童同样处于较高风险中,因为他们的骨骼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密度和强度。

避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预防疲劳损伤是关键。一是运动量要循序渐进,切莫突然增加运动负荷。例如,每周跑步的距离增加量不应超过10公里,每次跳跃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平时要坚持力量练习,尤其是提高腿部肌肉力量。二是经常练长跑的人要根据自己的体重、跑步路面情况以及鞋子的耐用性等因素,最好是在专业体育教练员的指导下及时更换自己的鞋子,以保证足够的鞋底缓冲功能。三是要选择路面平整的地方进行锻炼,避免脚部受伤。四是锻炼时要轻装上阵,身上不要负重,服装要宽松,鞋带勿过紧或过松,避免影响呼吸或因物体晃动增加体力消耗而疲劳。五是经常锻炼的人要根据体质情况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美国克雷顿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即使短期性地补充钙和维生素D都能够显著降低运动员的应力性骨折发生率。六是饮食要供给充足的营养和饮料,补充体力消耗的热量和水分。

■核心提示

MRSA自1961年被发现后,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

“MRSA院内肺炎”需及时治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面对近年该菌检出率呈现出的明显上升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和高死亡率,“MRSA院内感染诊治策略新进展”会议日前在京举行,近120位中外专家与会共同探讨更加积极有效的经验性治疗方法以应对MRSA感染对患者生命造成的日趋严重的威胁。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系副主任Niederman教授指出:MRSA院内肺炎始终是一类重要的疾病,由于现有抗菌药物很少能有效应对此类耐药菌株,因此治疗选择更为有限。

2008年查拉等研究表明,在中国内陆院内获得性肺炎中由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者占16%,且这一比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MRSA自1961年被发现后,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MRSA可在人体皮肤或者鼻子内定植,在特定的情况,如患者免疫力低下等,会引发机体感染,重症感染甚至会很快导致病人死亡,MRSA作为临床上毒力较强的细菌之一,不仅感染发病人数多,死亡率也很高,被列为全世界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患之一。“由于现有的传统抗菌药物很少能有效应对此类耐药菌株,MRSA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Niederman教授介绍说,“传统的治疗药物如万古霉素等,在治疗MRSA等顽固耐药菌时,随着最低抑菌浓度不断升高,导致疗效显著降低,而且由于万古霉素对肺、脑、骨等组织穿透力低,疗效并不确切。而增加用量可能加重肾脏毒性,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还常有药物的相互作用。因此医生在治疗MRSA时常常面临两难的境地。”

近日美国传染病学会第48届年会上发表的一项最新全球性研究结果,为MRSA所致院内肺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这项全球性针对确诊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最新IV期研究证实:在主要评价终点时,利奈唑胺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于万古霉素,具有统计学意义。

Niederman教授同时指出,抗菌药物敏感性、组织穿透性、治疗反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使用安全性与方便性与否等,在目前的临床治疗领域都需要引起广泛重视。与万古霉素相比,利奈唑胺具有优越的组织穿透性,从而保证足量药物到达感染部位,从而更好地控制感染;在治疗反应率方面,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利奈唑胺治疗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感染均有显著疗效。对于MRSA院内肺炎,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及患者生存率相较于万古霉素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利奈唑胺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患者、65岁以上老年患者都无须调整剂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以在充足治疗剂量下无需担心肾脏毒性问题。(副主任药师 常怡勇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绍教江波元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