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脊神经系统汇总
本文较长图片较多
神经系统是身体的指挥中心,它源自于大脑,拥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控制着人的动作、思想和对周围世界的反应,它还控制着身体系统和运作,例如消化、呼吸和发育。

神经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思考、说话、感觉和记忆都有它参与,但是疾病、事故、毒素和自然衰老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所以了解神经的定位部位,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到疼痛和病变的来源,分析其他身体潜在的伤害。
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被称为神经元的特殊细胞向全身发送信号或信息,这些电信号在大脑、皮肤、器官、腺体和肌肉之间传播。

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和控制其各个系统的共同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整机体功能的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的平衡。
神经系统的分类
神经系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每个部分都含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特殊的细胞通过对身体各个部位发送和接收电流信号来获知它该干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枢神经由大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传入的信息,并经他们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每根神经都有髓鞘做保护,髓鞘在隔离神经的同时也帮助信息的传递。
脑
位于颅腔内。

脊髓
位于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组成,这些神经从中枢神经系统分支到全身,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躯体神经系统
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
又称内脏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内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合并而成。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觉性。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连接于一个脊髓节段,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和后支,此外,脊神经还分出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膜支
也称窦椎神经,每条脊膜支穿出椎间孔然后经椎间孔返入椎管,分布于脊髓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
交通支
交通支是连接脊神经和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接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发自交感干连接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他们主要与内脏神经有关。
后支
后支均较前支细小,出椎间孔后,在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外侧支,支配该区的皮肤和肌肉

前支
前支主要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的肌肉和皮肤,较为粗大。除胸神经前支保持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外,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分别交织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各丛再发出分支分布。
颈丛
颈丛位于胸锁乳突肌上半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颈丛的分支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亦称为颈丛皮支。颈丛深支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1.枕小神经(C2)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C2、3)
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至耳廓及其附近的皮肤。

3.颈横神经(C2、3)
横过胸锁乳肌浅面向前,分布于颈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C3、4)
有2~4支行向外下方,分布于颈侧部、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

5.膈神经(C3-5)
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

臂丛
臂丛神经由颈C5~8与T1神经根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

1.胸长神经(C5~7)
起自神经根,分布于前锯肌和乳房。

2.肩胛背神经(C4~5)
起自神经根,分布于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3.肩胛上神经(C5~6)
起自臂丛上部,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肩关节。

4. 肩胛下神经(C5~C7)
起自臂丛后束,分布于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
5. 胸内侧神经(C8~T1)
起自臂丛内侧束,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
6.胸外侧神经(C5~C7)
起自臂丛外侧束,分布于胸大肌、胸小肌。
7. 胸背神经(C6~C8)
起自后束,分布于背阔肌。

8. 腋神经(C5~C6)
起自臂丛后束,与旋肱后血管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分布于三角肌和小圆肌。臂外侧皮神经分布:肩部、臂外侧区上部

9. 肌皮神经(C5~C7)
起自臂丛外侧束,分布于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前臂外侧皮肤。

10. 正中神经(C6~T1)
起自内、外侧束, 前臂前群分布: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拇长屈肌、旋前方肌。手肌分布: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第1、2蚓状肌。

皮支分布:掌心桡侧2/3 手指桡侧掌面 中节和远节指背面桡侧
11. 尺神经(C8~T1)

起自内侧束,前臂前群分布: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手肌分布:拇收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第3、4蚓状肌、骨间背侧肌(4块)骨间掌侧肌(3块)。
皮支分布:手背尺侧半和尺侧手指背侧皮肤。
12. 桡神经(C5~T1)
起自后束,臂后群分布:肱三头肌,前臂前群分布:肱桡肌,前臂后群分布:所有肌肉(含肘肌)。

桡神经在臂部发出3个皮支,即臂后皮神经、臂外侧下皮神经以及前臂后皮神经,分别负责臂后区、臂下外侧和前臂后面的皮肤感觉。
胸神经前支
共12对。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参加臂丛的组成,而第12对胸神经前支的小部分经过腰丛加入到髂腹下神经,随其分支分布。

第1~11对神经格子位于相对应的肋间隙内,称为肋间神经。
第12对大部分位于第12肋下方,故名肋下神经。
腰丛
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至第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组成。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腰骶干向下加入骶丛。

1.髂腹下神经(T12、L1)
出腰大肌外缘,经肾后面和腰方肌前面行向外下,在骼嵴上方进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在腹内,外斜肌间前行,终支在腹股沟管浅环上方穿腹外斜肌腱膜至皮下。其皮支分布于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2.髂腹股沟神经(L1)
在髂腹下神经的下方,走行方向与该神经略同,在腹壁肌之间 并沿精索浅面前行,终支自腹股沟管浅环外出,分布于腹股沟部和阴囊或大阴唇皮肤,肌支支配腹壁肌。

3.股外侧皮神经(L2~3)
自腰大肌外缘走出,斜越髂肌表面,达髂前上棘内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大腿外侧部的皮肤。

4.股神经(L2~4)
是腰丛中最大的神经,发出后,先在腰大肌与骼肌之间下行,在腹股沟中点稍外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到达股三角,随即分为数支:

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
皮支,有数条较短的前支,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最长的皮支称隐神经是股神经的终支,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下行,至膝关节内侧浅出至皮下后,伴随大隐静脉沿小腿内侧面下降至足内侧缘,分布于髌下、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股神经损伤后,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萎缩,髋骨突出,膝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5.闭孔神经(L2~4)
自腰丛发出后,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沿小骨盆侧壁前行,穿闭膜管出小骨盆,分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前、后面进入大腿内收肌群,其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大腿内收肌群。

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面的皮肤闭孔神经前支发出支配股薄肌的分支长收肌,约在股中部,从长收肌穿出进入股薄肌。
6.生殖股神经(L1、2)
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后,在该肌浅面下降。皮支分布于阴囊(大阴唇)、股部及其附近的皮肤。股支支配提睾肌。

骶丛
骶丛由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骶丛除直接发出许多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肌、股方肌等外,还发出以下分支。

l.臀上神经 (L4、5,S1)
伴臀上动、静脉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行于臀中、小肌间、支配臀中、 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L5,S1、2)
伴臀下动、静脉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达臀大肌深面,支配臀大肌。

3.阴部神经(S2~4)
伴阴部内动、静脉出梨状肌下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直肠窝,向前分支分布于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

其分支有:
肛(直肠下)神经分布于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部的皮肤。
会阴神经 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
阴茎(阴蒂)神经走行在阴茎(阴蒂)的背侧,主要分布于阴茎(阴蒂)的皮肤。
4.股后皮神经(S1~3)
出梨状肌下孔,至臀大肌下缘浅出,主要分布于股后部和腘窝的皮肤。
5.坐骨神经(L4、5,S1~3)
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至股后,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股后部发出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自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的中点到股骨内、外髁之间中点的连线的上2/3段为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常在此投影线上出现压痛。

坐骨神经的变异主要有:
分支平面差异较大,有的分支平面很高,甚至在盆腔内就分为二支。
与梨状肌的关系多变,根据国人统计资料,坐骨神经以单干穿出梨状肌下孔者占66.3%。而以单干穿腘梨状肌或以两根夹持梨状肌,一支出梨状肌下孔,另一支穿梨状肌等变异型者占33.7%。
6.胫神经(L4、5,S1~3)
为坐骨神经本干的直接延续。在腘窝内与腘动脉伴行,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经过内踝后方,在屈肌支持带深面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二终支进入足底。

足底内侧神经,经拇展肌深面,至趾短屈肌内侧前行,分布于足底 肌内侧群及足底内侧和内侧三个半趾跖面皮肤。足底外侧神经,经拇展肌及趾短屈肌深面,至足底外侧向前,分布于足底肌中间群和外侧群,以及足底外侧和外侧一个半趾跖面皮肤。
胫神经在腘窝及小腿还发出肌支支配小腿肌后群。胫神经发出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在小腿下部与腓肠外侧皮神经(发自腓总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经外踝后方弓形向前,分布于足背和小趾外侧缘的皮肤。胫神经损伤的主要运动障碍是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足尖站立。

7.腓总神经(L4、5,S1、2)
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走向外下,绕腓骨颈外侧向前,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的分布范围是小腿前、外侧群肌和小腿外侧、足背和趾背的皮肤。

腓浅神经:在腓骨长、短肌与趾伸肌之间下行,分出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在小腿下1/3处浅出为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相伴而行,先在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间,后在胫骨前肌与姆长伸肌之间下行至足背。分布于小腿肌前群、足背肌及第1,2趾背面的相对缘皮肤。
[书籍推荐】
扫码了解,书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