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正面硬刚章子怡:不喜欢别人攻击我的人格,当时很愤怒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是演员》这档综艺节目生命力相当顽强。究其根源是广告主喜欢、观众爱看、有市场、追星助兴群体众多。
你不能说它不正常,它严格按照市场流程做事,并未践踏法律;还为浙江卫视拉来了巨量流量和广告费,养活了一帮打工人。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用在它身上最为贴切。
但是你要说它多有意识形态价值,能否传承,能不能对周围人有更好启发,就另当别论了。
毕竟,哪怕有诸位名导、国际电影节奖项得主坐镇,也难掩其腐烂实质。这种实质,注定了围绕这档节目而引发的娱乐圈各种热搜与风吹草动,都似蛆虫一般,肥胖、恶心,只会让喜欢的人趋之若鹜。
就拿最近发生的,金莎呛声章子怡对她的表演点评这事儿来说吧。

大众围观 + 窥视心理分解

人人都有窥视心理与欲望的欲望,窥探心理的源头是猎奇与好奇心。
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需求,人们往往喜欢以观众身份静悄悄观察他人,从观察他人的一言一行中,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是去看他人,还是看电视电影文学作品,无一不是窥视心理在发生作用。
当人以旁观者身份去观看某件事情的进展时,人会因为“上帝视角”而获得许多体验与领悟,而这些新鲜的体验与领悟,是深陷于日常生活流程中的人们,无法得到的。
正是因为这种新鲜的体验与领悟,让人们乐于站在第三者视角,以旁观者的窥视方式,去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并从中获得精神与意识上的收获。
因此,某一群人关注金莎事件也是一样的道理。

关注这件事的人们到底在关注什么?

公众从金莎这件事情中窥视到的,是因节目而意外延伸、泄露出来的娱乐圈隐秘逸事,或者说,是某种程度上的真实呈现。
这些在节目组无法策划和规避的地方,突然跑出来的,突如其来的“细节与真实”,被观众无意间捕获,从而获得一种“哦,原来他们是这样的人”的恍然大悟感。
这种恍然感,本质上属于不劳而获(不需要自己去经历,只需要看看就行),却能持续刺激脑垂体,使脑垂体分泌出更多令人感觉快活的多巴胺激素。而娱乐型节目,容易使人上瘾的地方,就在于此。毕竟,只有真实的,才是值得玩味与争辩的。
所以,关注金莎事件的人们,不过是在不自觉地求真取实。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会误以为:我们在关心八卦。

章子怡的评论究竟是人格侮辱还是实话实说?

面对章子怡的点评,39岁的金莎貌似有些尴尬。此事一出,众说纷纭。
有人说金莎没有自知之明,明知道自己不是演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却仍接受节目组邀请去参演;而且演技的确不入门,实属自取其辱。章子怡和郝蕾对她的犀利点评并没有错。
也有人站在金莎这一边,表示愤愤不平。说评委暗戳戳侮辱自己,评委双重标准。更举出此前同样毫无演技的音乐人欧阳娜娜参加节目时的例子,直指章子怡此番对金莎的点评是看人下菜碟,根本就是双重标准。
章子怡对金莎的点评却堪称毫不留情:“演员难道是一个很低级的行业吗?为什么人人都要来分一杯羹。”
相较于章子怡的犀利,评委郝蕾的点评虽说也被网友认为过于犀利,但却相对客观委婉得多。
郝蕾在点评中对金莎说:“我觉得你不演戏挺好的,因为你是歌手,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要来演戏呢?那我们职业演员没有戏演怎么办?”
郝蕾这话的意思很明确:金莎你做歌手是优秀的,但是做演员就不行了。演员是既需要天赋,也需要专业和努力打磨的一个职业。而以今天台上的这段表演来看,你在表演上一无天分二看不到努力打磨的痕迹,客观讲它是不及格的。
所以,你最好不要来趟这趟浑水了,否则的确很露怯,贻笑大方。

说起章子怡与郝蕾的演技,哪怕比不过电影大腕或老戏骨们,放在国内来讲,也是有一定市场认可度和专业分量的,甚至可以说,的确是甩金莎们十万八千里远。
所以,当二人看到不入流的表演,自然会有一种纳闷和匪夷所思的感觉:
1.毫无表演天赋也要来这个舞台做这件事,完全不知天高地厚
2.我们演员的行业门槛太低了吗?乃至什么资质的人都敢来做这个,我们自己认为需要努力和天赋才能及格,才能出成绩的工作?
不同的是,章子怡一向快人快语,再加上的确被金莎和金子涵的不入门表演给惹怒了,因此说话不由自主有些刻薄。
这也难怪章子怡,如果你知道她在表演上是如何爱惜羽毛、如何努力自持、如何为了表演更上层楼而自我折磨和辛苦的,就不会去责怪她对金莎说的话。
因为,真正有天分又爱惜自己的职业,并以此为荣、为傲的人,的确忍受不了外行的瞎搅和与自以为是。
此番让网友觉得章子怡特别针对金莎,则是因为金莎与金子涵的戏的确不到位,两个人都没弄明白要演的这段戏。正是如此,章子怡才会发火语带疾风地说:
“如果你连自己要演的人物都不了解,连自己要演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演这些基础问题都没搞明白,那为什么要来上这个舞台呢?一个演员如果没有信念,就不要来这里浪费时间。”
这些话听起来极其犀利,但却说中了要害与实质。这种犀利感与实质在外行金莎听起来,的确还是有人格受辱感。
当时在台上金莎有直接跟章子怡回呛,有99%的可能,是因为她也承认从表演角度而言,章子怡这样说是对的。自己的确没有悉心打磨过角色。
而另外1%沉默的可能性则在于,金莎自己也知道演砸这个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评委不尊重自己也在所难免,所以适当保持沉默,才是最恰当的反应。
对于金莎来说,应该是完全懂当时场上发生了什么。并且她的沉默以对,既有内心认同的了然,也有面子上挂不住的尴尬。
随后她在粉丝群里说了实话:“我的确挺不爽不高兴的,的确不喜欢别人攻击我的人格。”但没想到,有人将这段话截屏出去,才招致众多网友的讨论与演化。
在这里,如果了解事实的经过与全程,应该能够理解金莎当年不怼评委,事后在堪称自家人的自己的粉丝群里这样说,其实是正常而无过的。
在表演上没有入门的她,只是在表达自己面子上挂不住,并没有直指评委说错了话。而好事之徒一知半解的图文拆解或断章取义之后,事情的性质就全然变化了。

所谓人格攻击,从心理学上来讲,往往是自尊心理在起作用。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尊受到影响或打击,往往会跳出来保护自己。
从金莎没有在舞台上跟评委对呛,而是在自己家人面前说内心感受的前后过程来看,这不过是一个面子上受了伤回家合理合法诉苦的事儿而已。
真正坏事、搅局,让金莎陷入这一波网络舆论风波的,其实是将截图泄露出去的好事之徒。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梳头。想要不惹风波,就必须要谨言慎行,因为,你并不知道有些人在心理上的暗黑与狭隘,会给你带来多大的麻烦。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einstein, N., Przybylski, A. K., & Ryan, R. M. (2012). The index of autonomous functioning: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human autonom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4), 397-41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