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毓:作为五朝老臣,人才选拔这事我颇有心得
繄wéi人兮有异,毓其秀兮最灵。打开《三国志》随意翻了翻,突然看到卢毓这个名字,回忆一下之前也没写过,本篇就来聊聊卢毓。
卢毓yù,钟灵毓秀的毓,以前总是习惯把钟毓、卢毓放在一起,就是因为这个成语,而卢毓、钟会两人倒是担得起“钟灵毓秀”。卢毓是涿郡人士,刘备的老乡,他确实与刘备有些渊源,因为他的父亲是汉末名儒卢植。
刘备曾在洛阳游学,年方15岁的他就是拜在卢植门下,卢植从九江太守任上离职后,跑到缑氏山教学,而缑氏山恰好就在洛阳境内。卢毓的同乡还有张飞、刘放、孙礼等人,虽然与刘备颇有渊源,但卢毓还是在魏国出仕,他被当时还是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征辟为门下贼曹。
“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后汉书·公孙瓒传》
卢植师从马融,与郑玄是同门,他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不负大儒之名,黄巾之乱爆发也是他带队去征讨,以此积累了极大的名望。尤其是被宦官左丰诬蔑免官后,本来士人与宦官的对立情绪就挺重,卢植受到这样的对待,也让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多了一分悲情,印象深刻。
董卓想杀卢植时就因为忌惮他的名声才罢手,而曹操在征讨北方时曾路过涿郡,回想起当年卢植的事迹也赞叹不已,特地派人去为卢植扫墓。说起来卢植要是赶上群雄割据的年代,少说也是一方诸侯。承蒙父亲余荫,卢毓的仕途走得颇为顺利。
“又议郎彭伯谏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后汉书·卢植传》
卢毓历任曹魏五代人,从曹操到曹髦。冀州名士崔琰推荐他为冀州主簿,崔琰执掌曹魏人才典选多年,后来卢毓也走上了这条路。卢毓后来官至三公也证明了崔琰的眼光,等到曹叡让卢毓推荐人才时,就提到了崔林、管宁、韩暨、常林等人,故吏与荐主之间的人情往来少不了。
在汉末这个清议之风盛行的时期,常年执掌人才典选的卢毓也留下了作品,《九州人士论》。像许子将、司马徽等人都以识人之明著称,在选拔人才方面经验丰富的卢毓去品评各地士人实属正常。此外,卢毓还著有《冀州论》,涉及了冀州各地的美食,比如常山的梨、安平的枣、中山的栗、魏郡的杏。
卢毓还是有自己想法的,因为谯郡是帝乡,曹丕曾想迁徙点百姓过去屯田,但时任谯郡太守的卢毓觉得这里土地贫瘠,就把百姓弄到隔壁梁国去了,为此被曹丕贬职。等到了曹叡时期,卢毓也多次上书劝谏,与曹叡有过多次争论,当然曹叡还是听得进去意见的。
关于选取人才要不要以名声为依据这事上,厌恶浮华的曹叡表示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但卢毓认为还是名声还是要作为参照的,后来他被当年的浮华党夺去了职位......至于高平陵之变,卢毓是站在司马懿这边的,最终谥号“成”,安民立政曰成。
主要作为还是在人才选用上。
袁绍诗词:袁绍:我在诗词里是什么形象?
袁绍诗词:袁绍:关于我的诗词你了解多少?
颜良、文丑之死:颜良:我等虽然身死,但也是有贡献的
伦理哏:孙权:说起伦理哏,这事我最擅长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