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岁月,南山传出“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一部《永不消逝的电波》风靡全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的电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济南,也有一架让日特机关日夜搜寻但始终无果的电台。隐藏于济南南部山区的济张泰情报工作站的情报人员就是通过这架电台不断向上级党委发送情报、汇报情况,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初期筹备

1943年7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中央的指示,山东军区情报处派王均(原名牛瑞符)、曹芳廷(原名曹廷萼)、郭宜亭(原名吕默之)、亓西钊4人到济南进行情报站的筹建工作,王均为负责人。1944年,济张泰情报工作站正式建立(当时叫胶津济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济南情报站),6月起改称济张泰情报工作站。总站设在济南地区,下设济南、张店、泰安三个分站,负责该三“点”以及两“线”(津浦铁路、胶济铁路)的情报工作。

赴济途中,4人便对工作进行了分工,王均负责统一领导工作,并与亓西钊分管济南分站,曹芳廷去泰安,郭宜亭去张店。4人先分头工作,然后到济南会合。

建情报点、发展情报关系是这4人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长清县委和县区武装的帮助下,他们首先在津浦线上建立了3个情报点。一是以焦延荣为首的长清县(今长清)纸坊情报点,二是以魏守恩为首的孙家庄情报点,三是以张廷勋为首的党家庄情报点。

经过半年的努力,王均等4人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建立情报站打下了一定基础。1944年1月,在筹备工作基本完成后,王均回到山东军区情报处汇报工作。上级当即决定派李惠民带一部电台,与王均一起到济南开展工作。

架起电台

1944年2月,李惠民携带电台来到济南情报站所在地——泰历县(以泰安和历城首字为名的旧县名)高而区单家村。从此,济南情报站便有了自己的电台。

因为情报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常常在深夜一至三时与军区联络,内容主要是军事方面,包括敌人的调动情况,铁路线上的军车动向以及军车上的军种和人数等。

他们发报的地点通常会选择离住户较远的场园、废弃不用的牲口棚、农具室等偏僻地方,为了方便工作,李惠民也经常住在这些地方。工作结束后,他便立即把天线拆下来,将电台藏好,把场地收拾干净并恢复原貌。

电台建立三四个月后,日军便发现济南近郊有电台发报的讯号,并立即偷袭、“扫荡”、搜索情报站驻地等,并派人暗中查访,但始终没有收获。李惠民等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他们临危不惧,选择坚守到最后一刻。

苦苦坚持

1945年元旦刚过,日伪军有一次到情报站活动的地区进行“扫荡”,黎明时分包围了核桃园、储泉沟、泥淤泉,声言“搜剿”八路军电台。由于上级和群众及时通报,电台得以迅速转移,没有受到损失。在严峻的形势下,李惠民、宋勤等人背着设备跟随王均到处跑,却很难找到安全地点架设电台。

为了保证电台的正常工作,把情报及时传递出去,他们与泰历县委领导研究决定,将电台转移到泰山北麓的半山腰里。这里山高沟深、环境恶劣,是个连放羊人都不愿去的地方。为了缩小目标,电台工作人员缩减为4人,即台长李惠民,工作人员宋勤、魏佃三,还有交通员徐文友。

他们在山上居住,白天要防日军和汉奸,晚上还得防野兽。当李惠民一个人在窝棚里的时候,他就爬到一块又高又大的石头上,不时将事先放置好的石块扔进沟里,借此发出声响吓退野狼。

冬天,窝棚里四面透风,寒风刺骨。夏季,遇上下雨,都是棚外大雨、棚内小雨,外边不下了,里边还滴答。最艰难的是遭遇连阴天,窝棚极其容易受潮,还得想办法保护电台和电池。尽管艰苦,但大家斗志昂扬,夜以继日地工作,形成了一个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

济张泰情报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在山东军区情报处和济南市委情报部的领导下,在隐蔽的战线上历经千辛万苦,出色地完成了通讯联络任务,为党组织传送了大量情报,在抗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济南日报记者李娜整理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