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酬唱 —— 炽热红尘炽热爱(二)(下篇)

七夕酬唱 —— 炽热红尘炽热爱(二)(下篇)

——兼论一朵白云诗词风格及其美学华彩

作者:康庄安庆

诗词风韵醉天成,花自送香云自行。

远黛近环彰丽象,红尘何处不争鸣。

诗歌,骨风韵籍,缘于内心丘壑,契合于外物景象,而成矣。所成者,往往良莠参差——

浮轻者,舒适自由为要 ——

只平仄合适,韵脚不出,万事大吉;甚者,白话入诗,口号堆砌,自曰“某某体”,若对之“口语需诗化,才可入围”,其必不屑;更甚者,格律尾韵,均突破不用,自贴图标“前卫”“先锋”;此另类当另述。

重律者,古典诗词之根 ——

一旦出律,若能拗救,还则罢了,否则,腰斩无疑,俨然一副,诗坛城管派头。这 在当今一些“诗社”,评点中,闪闪发光。。。——“已经出律,还谈什么推荐?”“三平尾大忌”“犯了狐平,还争辩什么”。。。不一而足;

作为《诗话》第一人严羽,于《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而崔颢《黄鹤楼》,前四句完全,不遵格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名句也!十分巧妙,环境-史势-心态, 融成一体,描摹出文天祥所率宋军,艰苦决绝之境。然,出律了;

“国存与存亡与亡,巍峨庙貌甚堂堂,梅花岭下遗香在,铁熕何时返故邦” ——

此乃纪念史可法之绝句:首句,大出格律,却彰显史可法,大气凛然之抗清伟烈:“国存我存,国亡我亡”;

—— 这些出律之诗,能依诗社城管,而passed吗?若是,岂不荒唐,而耻笑于天下?  诚然,写律诗,遵从格律,天经地义,只是不可“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钟嵘《诗品》),所以,四声八病之论,应辅佐“真美”,不可倒置,而喧宾夺主 —— 上几例,即为明证。摹古者,古奥冷僻为上 ——追僻词,寻冷典,好别名,斥熟语,喜生造 。。。

—— “笙花若梦”,“笙花”?不知所云;不说“僧人”“和尚”,而用“阇黎”; 不用“嘹亮”,而写“憀亮”;不讲“绿荫环绕”,而说“绿荫迂蔽”;以“劚田”代 “锄地”;以“禹甸”代“九州”,等等;由此而沾沾,似已入古,别于一般。。。

推敲词语,写诗词之基本功,当应发扬 —— 一如贾岛,为了“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二句,苦思冥想,撞上官队被抓;而另一首之“两句三年得”,更是执着如痴;足见其花费,非在“摹古”,恰在“真美”。王安石名句,也是三推四敲: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

正如王国维大师所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唯“真”者,才彰骨力;有“骨力”,必俘风雅;风雅至,律吕大张;因之,其诗词风韵,易垂青于世矣。这里涉及,古今语言变迁问题 —— 诗歌,根于情志,缘于语言。

“情志”,归属“意识”,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变化瞬息,非日常之速;所以,古今千万载,情志一瞬间。

而“语言”变迁,随日月更替,社会环境变化,故彰显“古”与“今”。虽远不如,情志之速,但变迁之态,不可忽视。

语言(包括语音与节奏),秦之前,单音字居多,秦汉以降,双音多音节字,逐渐增多。因而,唐诗宋词语言,与诗经楚辞语言,距程甚大;清之桐城派,与南齐永明体,在语言上,相去甚远。因而,“古”“今”字和词语,岂可随意替代。。。

诚然,古语今语,同为母语,内蕴“继承与发展”关系;存世所谓“文言文”,即古文今用一文体,之所以能用,全在媒介之功 —— 毛亨毛苌,注释《诗经》;王逸,注释《楚辞》;唐斐骃,注释《史记》。。。直至而今,《中国历代名著译丛》,注释家,几乎与文化齐发。

同时,也在于所使用文言文,言简意赅,文化深厚,人文丰富,史韵隽永 —— 这些底蕴, 乃不变史痕,不随语言变迁,其本在母语之根。当然,文言今用,在于适应,已非原态。所以,今用古字词语,当在“适应”上,下功夫, 而非外表之“古奥”。。。

天成者,自然无饰为最——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品》)—— 欲达此境,非“真景物真感情”不可;既为“真”,当无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达此不易也。学习者,以此为标,未尝不可。

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面对47年前(1129年(建炎三年))“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鹤林玉露》)痛史,抚今追昔,兴起而作。

—— 刻画出作者,痛心疾首于民族存亡,生灵涂炭,横泪悲愤于朝堂昏聩,报国无门,深沉而凛然之胸怀。全首跌宕起伏,情景交融,无典无饰,脱口而出,宛如行云流水,自然绝唱;不愧诗坛之瑰宝。

又如,今之学习者《菩萨蛮·清明万国祭》

魂惊目滞天涯顾,红尘哪有安排处?

顷刻化亲人,家家祷告神。

姗姗春色淡,泪泣芭蕉黯。

花白绕清明,坟场多孑茕。

面对新冠肺炎,肆虐东西,万国惨淡,创世灾难,暂存者,悲怆天问 ——“魂惊目滞天涯顾,红尘哪有安排处?”—— 刻画出惊魂众生,内心惶恐;接着笔锋回转,千门万户惊恐与哀伤;

下阕再转而绘,清明暗淡环境,衬托沦陷西方各国,空前凄惨情境。

全首,词平语简,不见雕饰,顺流就势,难寻斧痕。还算有点,学习模样。

天成态 —— 看来如画,寻之无痕,读出铿锵,思之永恒;从审美角度看:感于外界物景,或人事,或势态,使之“情动于中”,而剪裁景象事态,形成意象,架构意境,形成诗之境界,如同自然画境,似曾相识,又难寻觅。

所以,诗贵天成 —— 一如开篇诗云“诗词风韵醉天成,花自送香云自行。”

若诗词写成“天成态”,如登蜀道,无数山壑,功夫不到,难见长安。。。上面举了辛词《永遇乐》,再举几位大师诗词天成之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境闳景阔画天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  花自送香云自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云走泉流好自然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红自凋零泪自横

。。。。。。

不过,学习者,寻踪觅法,潜心修炼,还是可以渐近,乃至柳暗花明。。。

学习大师,在于练功。诗友一朵白云,就是一位,勤于练功者。其效如何,看看作品 ——追踪天成,俗雅辉映

诗汩泉流去,自在如行云 —— 任何作诗者,无不追此境。

一朵白云,勤于追踪,擅长“口语诗化,化俗为雅”—— 在《七夕酬唱——善织美魂情织魄(一)》中,举了不少诗句例 —— 从整首诗词,看其效果:

《七绝·云门夜话》

晚烟萦处水云村,满地花愁锁梦魂。

一眼可怜江上雁,偷传心字过天门。

晚烟,水乡,花黯,愁幽,一幅江村水墨;蓦然一声,眸现江雁,一个俗语“偷”,辉映大雁“心”字形,激活了景境,激活了人心 —— 彩。。。

《卜算子·并影双双成眷恋》

画个桃柳村,画缕清风袅,

再画红霞片片飞,一幅丹青妙。

燕子双双归,蝴蝶翩翩绕,

十里芳菲扑鼻香,自许春光好。

画个,画缕,再画 —— 痴绝如斯,语俗如斯;却,境画彩虹艳,情似二月花。。。

《七律·留点清纯》

远近悠悠度晓风,枫枝已吐半林红。

小畦地暖收桐叶,幽径花香识桂丛。

山色遥看空翠里,笑声偶听水云中。

莫教尘土来污我,留点清纯与梦同。

取自平常,萃成清纯:风悠,枫红;畦暖,桂香;叶归,人嬉;山光,水色 —— 剪裁出日常意象,架构出清新淳朴之境,呼应人心所向,回归自然 ——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物我移情,灵动万方

移情,审美一大方法 —— 我情物态,渗透交融;忘我是物,亦物是我;情物两忘,方出美境。。。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既是修炼之标,也是行为典范;此乃从,文化角度而言。若从审美角度看,则是“移情表现”;即是物性,映射于我,我情,感于物态。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裏,忍见荒城頽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念奴娇(上阕)》文天祥)

—— 先生以大师手笔,裁选天地万物,移情于斯:“东风不借”“鸟花残照”“荒城頽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等等,烘托出南宋,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极大悲怆之境;以及誓死报国,气冲斗牛之震天动地凛然气概;读之,令人泪奔雨倾。。。若无“物我移情”,断不能展现空前悲怆场景,苍凉豪迈于“崖山之后”中华长空。。。

正因为,审美移情,才有自然界勃勃生机,才会展现天地人鲜活灵动,才成就人类文化盛景。。

一朵白云,在“物我移情”上,常达极致—— 试看下例:

数声雁子追云去,半睡芙蓉含日开。

——《唯许春心一片来 [七律]》

参差远水吞平岸,缥缈边城系小舟。

——《天涯应许梦同游(七律)》

青山有梦情多少,弦月痴心上小楼。

—— 《鹧鸪天·一方云水》

老树半空偕素愿,寒声一夜上楼台。

—— 《七律·唤春》

。。。。。。

诗中,大雁,芙蓉,远水,边城,青山,弦月、老树、寒声等等,皆拟人化,而有情有意,有动有静;与“我”灵犀相应,随诗情而动,逐画意而绘。。。

其整首诗词,也是随处可见,物我移情两相忘;试看——

《相见欢·惜梦》

蝶争一片繁枝,有花知。

风月绵绵如织、几多思。

流年处,情无数,总成痴。

更有些儿春梦,已成诗。

蝶争花判,风月绘锦;物如我愿,如醉如痴;外物为我,成思构梦;我假物象,赋情言诗;两相辉映,虚实美幻。。。

《五律·尘外》

竹雨洗韶光,兰花静自香。

金樽怀李杜,幽径恋陶唐。

闲钓玲珑月,轻裁窈窕章。

心存尘世外,独秀一枝芳。

轻舒曼挑,一路波澜;实景虚象交相应——竹兰樽径担我情,净时香溢李杜唐—— 幻成洁境绘月章,终联一点龙睛出,独秀尘外日月长。。。

有我非我,共相弥彰

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由是“静”“动”所得而言。若从“有”“无”而言,则为“有我非我”态 —— “化虚为实,从‘共性’,析出‘个性’;‘有我之境’中我,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七夕酬唱——炽热红尘炽热爱(二)(上篇)》)

一朵白云,如何走进“有我非我之境”—— 观其作品,以查之:

《鹧鸪天》·牛郎织女情

明月窗中坐翠娥,放怀心绪上银河。

牛郎桥畔千年愿,织女机丝一曲歌。

心恋恋,梦梭梭。谁怜芳意旧情多。

流年凝满相思怨,蹙破双眉为那哥。

上阕,以“个”入“共”,引发“牛郎织女情”,下阕,回归红尘,从“共性”析出“个性”——流年凝满相思怨,蹙破双眉为那哥 —— 既是有我之境,又是非我之境。

《蝶恋花·诗情画意》

且趁闲来游物外。燕子飞来,引路前边拐。

情似春浓花似海。好风拂面温柔态。

枝上繁香皆我爱。朵朵红罗,一片华光彩。

拍手呼友行步快,花儿与我芳丛待。

上片铺就“物外”之“诗情画意”境界,显现众皆能徜徉其中之共性态,下片现身“我”,展现“个性”之愉悦境界,但也是你我他之心态美境。

《一斛珠·团圆盼》

西风帘卷,愁听叶落心思乱。

片云孤月凄凉伴,老眼银河,掩袂空三叹。

梦里真真原是幻,床中夜夜肠千转。

北来大雁分明唤。一字心笺,只把团圆盼。

上阕,主题——“孤-寂”;下阕,“我”之“孤中盼求”—— “团圆”

一朵白云之长,当是多年辛勤锤炼之功,实是不易,盼努力更上一层。

在《七夕酬唱 —— 善织美魂情织魄(一)》评论栏,我回复一朵白云 ——

康庄安庆回复:2020-09-21 18:37

在摘取你多篇诗文佳句时,深感你直觉才华,美感敏锐,语出自然,韵律流畅——特写几句,盼你戒骄戒躁,爱护精用特长。。。

满屏珠玉洒江东,一朵白云矗楚雄。

诗韵词章华彩出,山容水态美苍穹。

猫爪子的诱惑~关注我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