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庄园:单雄信故居,秦琼卖马,李密避难,魏征当道长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堠北庄镇湛上、暴马、蒋村三村之间的高岗上有一处庄园唤作“二贤庄”,相传是隋末唐初瓦岗农民起义军重要领袖单雄信及单雄忠的故居。单氏双雄行侠仗义,嫉恶如仇,深得百姓拥戴,遂被敬谓二贤,住所改名二贤庄。(王子瑞 摄影)

新旧唐书对单雄信(581-621)均有记述,称他是山东曹州人(菏泽),祖父名登,曾助北周宇文氏统一北方,战功卓著,拜护国将军,守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公元579年雄信之父禹袭父职仍守东昌。隋开皇元年(581年),隋将李渊率部攻周,围东昌,单禹与之血战七昼夜,城破后被俘不屈被李渊所杀。单李积怨当由此始。

单氏一家由家将保护出逃,不敢在山东久留,辗转来到潞州。很可能当时因单家官宦之家,出逃时携有金银,所以能在潞州盖庄园、置田地,定居下来。而今日所见的二贤庄地形,孤居高岗,不与周围村落接近,也正是隐居避祸之所在。

据当地人介绍,二贤庄门前右侧,原有一株四个成人才能合抱的古槐,一直流传是秦琼曾拴马的树,此树也在1951年被砍倒,运去修大礼堂。

位于长治市西郊凤凰山上的这个二贤庄,是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首领单雄忠、单雄信、王伯当故居,秦琼卖马、李密避难之处,也是魏征当道长的地方。

二贤庄,在文学作品中和当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贤庄”的叫法,此叫法是因为二贤庄位于古潞州府治西门外八里(隋制,1里约等于今0.5华里)的地方。而这个距离,和今天的上党门距二贤庄的距离(约4华里)也是一致的。


隋朝末年,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农民揭竿而隋朝统治,计当时约百余支,遍及全国 。在公元614年到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后来,农民起义军汇成三支强大反隋主力:一支是河南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其中最大的便是瓦岗军。

隋朝大业七年,杨广征集大批士兵准备进攻高句丽时,邹平(今山东邹平西北)人王薄在长白山(今邹平南)首先率众起事,当时征役的人多数都去归附他。同时在山东地区(此所谓山东地区,是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地区而言,并非今山东省, 这是当时的习惯用法。有时也称为河北,是以营河为界线来说的。大体说来,约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山东省全部及河南省北部)

起义的,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等。后来起义范围扩大,起义军每支发展到几万至10余万人。当年六月,隋国礼部尚书(官职名)杨玄感在黎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浚县东北)举兵反叛隋朝,围攻首都洛阳;虽很快被击败,但隋统治集团的分裂,却有利于农民起义的发展。

之后两三年间,起义席卷全国,农民军多达百余支,人数百万众。在同隋军的作战中,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三支强大的起义军: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的杜伏威军。十二年(616)十月,瓦岗军在李密的领导下,攻占荥阳(今郑州),并于荥阳附近多次击败隋军,声威大震,控制了河南大部分郡县。十三年二月,进逼洛阳。十四年正月,在洛水南一战,大败隋军王世充部,围困洛阳。此时,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也接连取得胜利,占领了河北许多郡县。在江淮, 杜伏威、辅公祏<shí>击败隋军,夺占高邮(今江苏高邮),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威胁江都。隋朝统治摇摇欲坠,此时许多地方官吏豪强也乘势起兵反隋,纷纷割据一方。其中以太原留守李渊部较为强大,乘虚进军关中,夺占长安(今西安)。十四年三月,叛军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在江都缢弑隋炀帝,隋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以后,即开始对各方的异己势力展开斗争。当时,全国各地有多支大小农民起义军,还有原为隋朝之贵族、官僚,以及一些豪强地主,他们多拥兵割据一方,大者称皇帝,称王公,小者称总管,称录事。互相兼并,战火不断。李渊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如河北起义军之窦建德、刘黑闼,江淮起义军的辅公袥相继被杀,杜伏威和瓦岗起义军的徐世绩则投降。地方割据势力如河南的李密、陇右的薛仁杲、幽州的罗艺、洛阳的王世充、陇右的李轨、巴陵的萧铣、朔方的梁师都等相继败死。至贞观二年(628年),中国又统一起来。

瓦岗起义

瓦岗军是三支农民起义军中最强的一支,大业七年(611年),翟让聚众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举兵反隋,山东、河南两地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都率众投奔瓦岗窦,队伍迅速壮大。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向翟让建议:“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荥阳是隋朝重要军事据点,翟让亲自率兵攻下荥阳门户金堤关及周围属县,同年10月,隋炀帝派2万隋军主力前来镇压。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把隋军全部歼灭。河南道“讨捕大使”张须陀突围不成也丧了命。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荥阳大捷,威震河南。

大业七年(611年),翟让领导农民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起义反隋,山东、 河南的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绩、李密、王伯当等人都率众投奔瓦岗起义军,使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大业十二年(616年),翟让接受李密建议,亲自率兵攻下荥阳的门户金堤关及周围的县,又在附近的大海寺设伏,歼灭了2万前来镇压瓦岗军的隋军主力。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朝洛阳留守杨侗派刘长恭、裴仁基等带兵围剿起义军,隋军列阵十里,来势汹汹,翟让分军10队,与之对峙,并亲自率领将士强攻隋营,隋军大乱,全线溃败。刘长恭逃回东都洛阳,裴仁基投降。是年二月,翟让认为李密有领导才能,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李密为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魏”。在隋朝即将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关键时刻,瓦岗军内部矛盾激化,十一月,李密设计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军将领,导致瓦岗军将卒离心,战斗力遭到极大消弱。大业十四年(618年)六月,李密率军投降了隋朝皇泰帝杨侗,后又降唐,后来又因起兵反唐被杀,从此葬送了这支农民军。

在有利形势下,瓦岗军却出现了内争,在军事上也因久顿洛阳坚城之下而失去了发展机会,李密怀疑翟让要夺权,竟谋害了翟让。后来他又重用隋朝降官降将,不爱惜士卒,致使部众逐渐离心。宇文化及率军10余万人北上到了河南地区时,原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隋朝的残余势力杨侗也在洛阳称帝(史称皇泰主)。此时,李密不能利用杨侗与宇文化及之间的矛盾,反为杨侗所利用。当杨侗派人招降李密时,李密为了避免两面受敌,竟接受了杨侗的官封,调集精兵专击宇文化及军。后来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军大战于童山(今中国中部河南省浚县西南)下。这次作战,瓦岗军虽取胜,但实力大为削弱。窃取了洛阳军政大权的王世充乘机进攻,瓦岗军在不利情况下与之决战,结果败于偃师(今属河南)。李密率余部投降李渊。不久,又离唐以图再举,为唐朝大将盛彦师所杀。

瓦岗军失败后, 农民战争仍在延续。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春,窦建德攻破聊城(今山东省聊城东北),擒杀了宇文化及,接着又攻下许多州县。但他曾派使者去洛阳朝见皇泰主杨侗。后来唐朝的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的王世充,王向窦建德求救。窦担心唐灭王后将危及自己,就率军10余万人前往援救,被李世民军打败了。此时全国大部地区已为唐军所有,至此,隋末以来农民起义战争基本结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