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一个长期生活在中国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秦朝初年,秦始皇察觉到匈奴在单于的领导下愈加强盛,而且开始不断地骚扰北部边境,他便派大将蒙恬率领大军北上抗击,并修起了万里长城用来防御匈奴人的入侵。
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率军大败匈奴以后,匈奴一度元气大伤,长时间无力骚扰秦朝北部边境。只可惜秦始皇一死,二世(胡亥)即位后,天下又开始大乱——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再是刘邦项羽直逼咸阳,以至于秦朝只传了三代帝王(最后一位是秦王子婴)就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这段时期和后来的“楚汉相争”都为匈奴的再次崛起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后,国家初定,百废待兴,物资曾一度短缺到皇帝外出——想要找到六匹颜色相同的白骏马都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匈奴则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实力大增,并且又开始蠢蠢欲动——不断骚扰汉朝北部边境。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已经投降匈奴的韩王信(原韩国王族,不是大将韩信,同名不同人)联合匈奴人进攻太原。太原是战略要地,一旦失守,汉朝的经济和政治中心——长安势必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尽管汉朝初定,汉高祖刘邦还是决定率领32万大军(多数是步兵)出征御敌。大军先是在铜辊(dī,今山西省沁县)首战告捷,后开至楼烦一带,时值隆冬,天寒地冻,大雪飘飘。或许是初战告捷,刘邦产生了轻敌意识,不听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执意轻敌冒进,一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
匈奴骑兵把白登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刘邦几次突围都没成功。这一围便是七天七夜,士兵人困马乏,连刘邦自己都不得不带头饮雪止渴,化雪暖身。就在这危急时刻,刘邦的谋士陈平献上一出奇计——他带着千金和一幅美人图前往拜会冒顿单于的正妻阏氏(音同胭脂)。
陈平对阏氏说:“我主被困多日,愿献出美人给单于,到时恐怕阏氏地位不保啊!”阏氏深以为然,晚上便向单于献言道:“汉朝自北进之初,数次大破我军部署,若今日围困灭汉主刘邦,必与汉朝结不共戴天之仇,不如善待汉主,永结秦晋之好。”单于也觉得有几分道理,毕竟要和汉朝硬拼的话至少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便有了想放走刘邦的意思,阏氏则趁机在白登山一角偷放走了刘邦大军。白登山一战后,汉高祖刘邦意识到汉朝尚不强大,所以就和匈奴定结为兄弟,并采取了和亲政策(挑选一些貌美的皇室宗亲或者宫女代替公主远嫁匈奴)。此后几十年,汉朝便和匈奴以长城为界和平相处,一直到汉武帝大举进攻匈奴,将匈奴人赶回漠北。东汉和帝时期,匈奴又遭到了大将军窦宪的致命打击,之后他们一部分留在了原处被汉人同化,还有一部分西逃进入欧洲,一度大大影响了欧洲的局势,以至于欧洲人至今谈到匈奴王“阿提拉”,都有点谈虎色变呢!
更多汉朝历史故事:
西汉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东汉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愿身不复生王家!汉武帝一生有六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汉朝这两位名臣面对狱吏的凌辱,做出了不同反应,过程很让人深思
汉武帝一生对匈奴战绩:既有霍去病时的大胜,也经历过这几次惨败
刘邦喜欢滥杀功臣,却唯独对此人念念不忘,想方设法封赏他的后代
实力不输李广的名将:仅靠活着就让强悍的匈奴畏服不已,不敢来犯
汉末最厉害的两个屠夫:一个让汉朝走向灭亡,一个致力于匡扶汉室
他是与鬼谷子齐名的隐士,收的两个徒弟也很厉害,其中之一是张良
萧何谋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有何德何能居“汉初三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