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去世一年多才被查知,为何会如此低调?
上海有一位著名画家已经去世了一年多,居然大家都不知道,直到这两天才被有心人经多方查找后得知其去世的消息。他是谁?为何低调到这种地步?
这位画家名叫仇德树,是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代的画家,他的作品“裂变”系列非常具有标志性,曾在首届进博会上展出,也在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展出,但是他的经历、他的艺术和他的低调联系起来看,就有点让人一咏三叹了。
■首届进博会上展出的仇德树作品《天下》
生于1948年的仇德树是工人画家出身,曾在上海卢湾区文化馆工作。他成名很早,早在1970年代后期,他就作为工人画家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了。也就是在那次展览上,仇德树意识到长期以来“红光亮”的创作模式必须有所改变了。
回到上海后,他和许多同样渴望改变的艺术青年一起,组成了一个民间美术团体“草草社”,并于1980年在卢湾区文化馆举办了一场“八十年代画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民间美术团体和第一批民间美术展览,也为日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开了先河。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要以个人力量寻求艺术上的突破谈何容易,但仇德树就是认准了这条道。他创办“草草社”的宗旨就是要坚持艺术上的“独立思想、独特技法、独创风格”,这个宗旨哪怕放到今天,对于绝大部分艺术家来说,仍是艺术上的天堑,但仇德树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做了。
1982年,仇德树在工作室花园里散步时,从青石板的裂缝里获得了启发,开始尝试用撕扯宣纸的方式进行创作,让宣纸取代笔墨获得全新的表达,这完全突破了千百年来中国绘画的创作方式。
1985年到美国当访问学者时,仇德树在美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考察,大开眼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水墨在视觉冲击力上的欠缺,开始大胆使用油画颜料和油画布结合宣纸进行创作。
■1985年,仇德树和他的“裂变——天人合一”
1986年,仇德树辞去公职,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画家之一。仇德树的“裂变”并非一蹴而就,他早在1970年代末便开始尝试“自然流墨法”、“印章自然拼接法”、“力破纸背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他用水墨的基础元素,进行抽象艺术的创作,通过“裂变”系列的创作,让水墨获得了世界性的艺术语言沟通可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
“裂变”系列,仇德树早在1985年就成形了,但它的价值,却是要在中国艺术汇入世界艺术之林的过程中,才渐渐显现,并越发重要。可以说,仇德树的艺术创造,是走在了时代前列。
■仇德树作品
就是因为他的超前,使得相当长的时间里,仇德树的艺术得到了西方艺术界的喝彩,海外著名博物馆、收藏家的青睐,以及一些国内学者同仁的真诚赞赏,而另一方面,这让他长期游离于美术体制之外,品尝孤独和落寞。他的户口薄上长期是“无业居民”的身份,他没有工作单位,没有社会职务,更没有高级职称或者特殊津贴的待遇,他有的,只是一个艺术家的真诚、质朴和执著。30多年来,仇德树一直以“裂变”作为创作主题,不断生发、延展,这成为了他的艺术主题,也是他的精神处境。
■仇德树先生
谈到“裂变”系列时,仇德树曾表示:“裂是我感悟到的伤裂,是现代人对自身和大自然过分行动的反思,作品打破了传统水墨画的程式,建立了一套新的创作方法。我创造了边构画,边撕裂,边整合,边装裱的绘画方法,发展了传统的裱画技术,赋予了新的艺术表现力。我创造了在宣纸上撕,磨,擦,雕等技法,使宣纸的材质获得美妙的展现,相当于在宣纸上作浅浮雕,作品的颜色是从后面透上来,具有含蓄神秘又奇异的光感和动感,'裂变’把传统山水画推向了当代。”
■仇德树作品
由于仇德树的“裂变”创作彻底地放弃了笔墨,把中国画里那种需要终生修炼的“笔墨”,稀释为制作性的水墨游戏,等于是让中国画的“文言文”转变为了“白话文”,这让美术界、评论界人士很不适应,因为在原有的中国画评判体系里,是无法对“裂变”作出合理评价的。这也就导致了仇德树的“裂变”和他的个人身份一样,长期游离于主流之外,我们也很少在艺术圈各种场合上看到这位走在时代之前的艺术家。
最后,仇德树先生以一种不告而别的姿态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艺术观念的提升、艺术视野的打开,对仇德树“裂变”艺术价值的评价,也会渐渐回归本真。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