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高 | 溢出政治语境的人性和人情 2024-04-23 10:33:21 每晚10:10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在这里等你 作者:马明高 溢出政治语境的人性和人情 ——重读马烽的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01走在孝义的山庄窝铺和乡村街镇上,望着这些颓败寂静的土地和土地上过于衰老的人们,我常常会想起马烽先生,想起他写的那些山村城镇上的故事和人物,想起《吕梁英雄传》里的雷石柱、孟二楞,想起《玉龙山纪事》里的牛冬生、马丽英、"老生姜",想起《金宝娘》里的叫"翠翠"的女人,想起《一架弹花机》的宋师傅、小蛾和张宝宝,想起《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高占武、孔淑贞、曹茂林、李克明和小翠,想起《赵保成老汉》《饲养员赵大叔》《彭成贵老汉》,想起《我的第一个上级》里的田局长,想起《结婚现场会》里的"老牛筋",想起《咱们的退伍兵》里的方二虎、任水仙、俞亚男、柳铁旦,想起了《黄土坡的婆姨们》常绿叶、傅改改、康小青和乐大同、伍成龙等等。先生对这片土地是多么的熟悉啊!他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又在这片土地参加了革命,在兑九峪镇加入了共产党,建国之后的五、六十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八、九十年代里,他和他的战友孙谦经常在这片土地上调研、座谈、聊天和溜跶,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忧愁和关切。要不然,他怎么能这样写活了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人物,写出了这片土地的艰辛苦难、欢乐刚健、痛苦和忧伤,写出了这片土地厚重的历史和悄然而去的时光岁月!黄昏时分,从土地上归来,走进了夜深人静的书房,我不由又从书柜里拿出了马烽写的那些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读了起来⋯⋯重读马烽的这些作品,我的耳旁经常想起他老人家曾经不厌其烦、反反复复讲的一个观点,"文学是人学,只要他写了真实的生活,塑造出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就算得上是好作品。"马烽先生是一个性格倔犟、追求执著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非常聪明的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写中国农民,也"甘心情愿为他们服务"。尽管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民主主义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时代,作家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齿轮和螺丝钉",作家的创作只能和"党的事业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能去写"颂歌"和"革命英雄主义",但他总是凭借自己故有的民间文化记忆和质朴的乡土经验,避虚就实,避轻就重,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从革命的发展中,艺术地去描写生活的真实,他意志坚定又小心翼翼地去反对粉饰现实,反对歪曲事实,尽心尽力地努力把写人物、写农民成为自己文学创作的最高目标和内在动力。所以,现在我们才能在他写的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中,读到那么多的活泼生动的各色农民、县乡村的那些基层干部,读到一些具有生活本真的农村日常生活的气息和深厚悠久的民间文化情调,读岀许多溢出特定时代中政治与社会语境的恒久的人性和固有的人情。02尽管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人们说起中国农村题材的电影来,仍然忘记不了马烽50年代写的电影《我们村的年轻人》,忘记不了80年代他和孙谦写的农村三部曲《咱们的退伍兵》《山村锣鼓》《黄土坡的婆姨们》。有些已经成了中国农村题材的经典影片了。 《我们村的年轻人》(正集、续集)是马烽独立完成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也是马烽电影文学创作第一个时期的经典性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马烽们电影文学的特征:朴素、明朗、健康、幽默,充满了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热情歌颂,对人民群众中落后保守现象的善意的讽刺,个性鲜明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它通过反映一群农村年轻人"劈山修渠,开山引水,改变家乡面貌,建立美满生活"的曲折过程,不仅表现出了那个时代气势磅礴的壮丽图景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在这一切劳动与斗争场景中的主体——人,这一群充满生命力的"我们村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勇敢倔强,有的憨厚内向而聪明,有的热情明朗,有的质朴顽皮,有的泼辣热心,有的真诚而实在,他们的面孔和性格是那样的不同而富有个性。但是,他们都充满对新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有火一样燃烧的激情,都有像蓝天白云那样明朗而清爽的心灵。其次,就是剧作没有把重心放在"劈山修渠,开山修渠"的工程的具体叙写上,也没有把重心放在以高占式为首的先进思想与以老社长为首的保守思想的冲突斗争上,而是把重心放在年轻人爱情纠葛的展现上,力求通过劳动中的爱情纠葛与发展,来塑造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剧作从一开始就让年轻人的爱情渐次登场了。小翠很爱有文化的帅哥李克明,但李却喜欢她的漂亮而嫌她文化低,见她艰难地五里远的地方挑回了水,没有帮她挑回家,却"拿起铜瓢从桶里舀了瓢水,忙洗脸"。在"一阵清脆的歌声"中,有文化的漂亮姑娘孔淑贞登场了,李看的发呆了,水壶塞开了,水流出来了,流到了王二狗的身上了,流到了王的嘴里了,他还不知道。这就为这个一心向往城市厌恶劳动的青年也要上山进突击队做了铺垫。孔在报名会上当众剪掉心爱的辫子,一下子就强烈地渲染了这个人物开朗泼辣、热爱劳动的性格,同时也让在场的高占武、曹茂林两人的内心种下了爱情的种子,也为后面第一次下崖试验打炮眼时,不听话,要和二狗一同下崖做了铺垫。有了这些,使得她敢与李克明月夜试打炮眼的行为,成为了可信而不觉偶然的情节。 高占武是个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性格成稳严肃,在知道曹茂林也在爱情孔并要求他做介绍人后,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他决定要为朋友牺牲自己的爱情,制造打柴的机会,让曹和孔多在一起,而自己只能用沉默的劳动来排解内心的痛苦。但曹和孔经常去打柴却引起了李的嫉妒,也要帮他们去打柴,这又让内秀、在孔面前胆怯、不敢说话的曹急忙走开了。这让爱在孔面前逞能的李能借机与孔月夜试打炮眼去了。孔对恋爱的态度是明朗、健康的,她爱高,就积极主动争取,她不爱谁也明确而爽直地表明态度。比如"打野味"这场戏主要是表现爱情纠葛的,但作家没有处理成孔直接表白对高的爱,而是当她得知高在帮助曹与自己成婚时,"大失所望地啊了一声",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说等工程结束了再谈这个问题。这样处理大大增添了人物的魅力和感染力。因为孔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尽管性格爽直,但也是有限度的,也是有自尊心的。女孩子羞涩而脆弱的一面,作家也没有被忽略。例如当高骂她时她也会委屈地哭起来。所以,"打野味"、"吵架"、"朝鲜舞"等几场戏,不仅增加了"冲突",而且给人物也增添了光彩。再次,剧作没有着力去表现"人与事"的冲突,而是浓墨重彩地去表现"人与人"的冲突、人物自身内在的矛盾冲突,力求深入细致地去刻画人物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高要让自己所爱的女人去和曹相爱,不能没有内心矛盾,而这一深情厚意,偏偏又得到孔的谅解,反而增添了孔的內心委屈;曹深爱孔,见了面却忐忑不安,却从未说出一句表达爱情的话,这是因为一是自身性格所致,二是他总觉得自已的文化与孔不相称。所以,他两人在一起打铁、打柴的一次次机会里,曹不但没有大胆表白反而心跳不安,惊慌失措。这就既突出了他老实的个性,又反衬了他内秀、聪明的一面。相反,他向高把自己的隐私和盘托出,倾诉衷肠,这既刻画了他做事慎重的一面,又反映了他稳重的一面。但他和小翠恋爱时,却一反常态敢于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心窝上。因为他心里清楚他和小翠是相称的,他们的爱情是有把握的。小翠也是如此,她被李抛弃心里自然痛苦,但接近忠厚多才的曹自然又难免心跳。当然,爱慕虚荣、见异思迁的李,肯定内心与外表也不能没有两面性。在续集中他认真设计电站、木制水轮机的图样,尽力传授电力知识,在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帮助中改正缺点,得到了冯巧英的爱情。冯与孔有很多相似之处,却更纯朴更具有泥土气息,她与李的爱情描写主要表现在她两次对他的率直批评中,也表现在她主动对李表达自己的感情,大胆而含蓄,活泼而可爱。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故事和丰满了人物性格,表现出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宽阔性和丰饶性,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鲜明性,使读者和观众感到真实可信,久久难忘。03马烽先生一生倾注心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形象,有先进农民、中间农民、落后农民,还有旧式农民和文化农民。 先进农民就是那些农民中的先进模范、积极分子和英雄人物,他们代表了每个时代的潮流与社会发展的方向,被文学评论家们称之为"新人"、"新农民"。马老从第一次创作起至最后的长篇小说《玉龙村纪事》,都在孜孜不倦地发现和塑造新农民,像小说中的张初元、雷石柱、孟二愣、牛冬生、马丽英、韩梅梅、赵大叔、贺老栓、彭成贵等和电影文学剧本中的好多人物,但自然也有一部分流于概念化,没有立起来。但我认为,马老塑造最成功的农民形象,恰恰是那些中间农民,也称"中间人物",还有那些旧式的或者叫传统的农民,像赵保成、任命根、孙老大、宋师傅、赵满囤、彭成贵、伍二十五等等,他们以鲜活的个性、复杂的心理与丰繁的生活内涵,成为中国农民画廊中不可多得的艺术形象,好多己达到了典型的高度。像金宝娘、陈守忠、李二牛、袁九斤、"老牛筋"等等,他们的身上背负着深厚的历史印痕,以复杂多样的性格和深邃丰厚的心理,丰富了中国农民的艺术形象。 《金宝娘》中的翠翠是母亲逃荒路经山西生下的,李根元的娘用五升米换下她,给儿子做了童养媳。十五六岁出落成漂亮聪明手巧正派的大姑娘,十八岁同根元结婚,尽管家庭贫穷但也十分恩爱。地主的儿子刘贵财对他垂涎欲滴,几次勾引没有得逞。他当了村"防共保卫团"团长后,诬陷刘根元为"共产党员",被逼深度逃走。但她面对权势金钱,坚贞不屈,当丈夫被抓关进黑房时,冒险救出丈夫,让他运走高飞,并发誓说:"我活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我至死总不变心"。在十分困难的日子里,她挖野菜、拾庄稼、去乞讨,支撑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后来,刘贵财当了村长,又要逼翠翠就范,翠翠不为所动。刘竟把她送进日军碉堡遭受蹂躏。出来后,"家中更没法活了",她"破罐子破摔","泼出身子"以卖身为生,而她的"心锤上滴血哩"。这一带农村解放后,新政权把她定为"二流子",让戴纸帽子游街,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把当"下贱女人"看待,她以自已认为:"我是下贱女人,名声坏,活的还不如狗!谁也看不起,亲戚也不来往了"。直到土改运动中,她几次鼓起勇气找工作团的老马,对老马说:"我想过一万次了,每天都在想,以前我恨刘贵财,也怨自己,怨自己命不好,命里注定受这份罪。"老马鼓励她在斗争会上控诉地主,她成为了土改的积极分子,分到了土地房屋,又与失散多年的丈夫团聚。金宝娘翠翠就是这样一个端庄正派、温柔贤惠、能干坚韧的女人。她的故事与改革开放以来直至新世纪后的好多故事何其相似乃尔。有许许多多的妇女依旧没有摆脱像她这样的人生命运。 再看《一架弹花机》里的宋师傅宋有有,天性乐观,助人为乐,在村里人缘很好。村里供销社新买回一架弹花机,而正和他的宝贝女儿小蛾找对象的徒弟张宝宝,一门心思用在了弹花机上。面对这个新事物,宋师傅困惑、痛心、憎恨,"一架弹花机把宋师傅所有的荣耀都夺走了,把宋师傅的饭碗也砸掉了,而且夺走这些荣耀的人,就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徒弟张宝宝,"他为解放战争做过贡献,为发展生产立过大功,而现在刚刚土改成立了互助组,就买回这架倒运机器来,弄得他"众叛亲离",觉得"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于是停业关门,装起病来。其实,宝宝、小蛾、供销社主任,还有村民们,都没有冷落和看不起他,都来看望他、安慰他。张宝宝不仅开导他,希望他也学弹花机,还着急地去外村给他请医生。他禁不住好奇心,到供销社看了看,觉得机器弹得又好又快。当小蛾提出让宝宝教他时,"师道尊严"让他口是心非,说:"说成甚,我也不能向徒弟学手艺!"其实他是有点虚荣、爱面子,放不下做师傅的架子。最后,张宝宝和小蛾定计演了一出戏,由张宝宝给小蛾讲弹花机的构造和用法,让宋师傅在一旁听。他听了,兴趣大增,晚上一个人悄悄地学开了弹花机。这样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在现在的农村街镇上也还很多,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结婚现场会》里的"老牛筋"叫王拴牛,"将近六十,贫农成分。抗日战争当过民兵,土改时期是积极分子。出身好,劳动强,为人正派,就是脾气有点犟,外号人叫‘老牛筋’,平素少言寡语,说出话来能冲倒墙。"女儿王二兰和村里的郑云山相爱,他满心同意。此外,村里也有两对青年要结婚。县妇联主任便决定在村里召开现场会,借举行集体婚礼宣传《婚姻法》,反对要彩礼的卖买婚姻。但就在现场会就要召开的前一天,"老牛筋"一改以前不要一分彩礼的主意,说非要五百元的彩礼不行,不给就不举行婚礼。这下可把村支书和县妇联主任急坏了,怎么做工作都不行,只好搬县委周书记来帮忙了。县委书记要来他家吃派饭顺便做他的思想工作。他以为这书记也是个官僚干部,下令让老婆以粗茶淡饭招待,他也等下了挨批判的姿态。但当他了解到这书记通情达理,并在"文革"中受过迫害,对农村的情况十分了解,立刻脸露喜色,要老婆上肉上酒,打开了心扉,反映了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尖锐地批评了农村工作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做法,愤慨地说:"哼!结婚现场会,生娃娃开不开现场会?生产上不去,搞这些花里胡哨顶屁用?"让在坐的县委书记"觉得脸上火烫火烫",并诚恳接受了他的批评。但老牛筋就是老牛筋,彩礼还出须要,只不过让准女婿打了个"下一辈子还"的欠条就行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的事情还少吗?但是,像"老牛筋"这样嫉恶如仇、是非分明、坚持真理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反而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犬儒主义、精致的个人利已主义却大行其道。这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反思。04在马烽所处的那个写作年代里,能写的就是农村和战争题材,所塑造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农民,或者农民出身的军人。所宣传的也都是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纯粹、透明、乐观,充满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道德文化。而马烽先生却从内心非常自觉地在自己的小说和电影文学中渗透除此之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勇耻"等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他知道:要全面而深刻地表现人性,就必须既要表现人自然属性方面的人性,更要表现人在社会属性方面的人性,而且只有灌注了文明内涵的人性,才是最饱满的的人性和人情。 马烽的第一部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中有一场"蒋母生日"的戏,非常生动形象。蒋二、蒋三和蒋四三个儿子给母亲过生日,蒋三、蒋四参加的是八路军,蒋二却是给日本人当汉奸。蒋母说:"老二,你爹活了一辈子,在村里没得罪过一个人,可你,可你,自从当了中队长,差点把全村人打遍了,要粮要款还不说,还要人家的女人!"蒋二却不以为然。蒋三、蒋四也劝他,"二哥,过去不管你做过多少坏事,只要你回心转意,立功赎罪,现在也还来得及。"蒋二不仅不听,还说:“要我投降八路军?没那回事……你二哥现在不敢说发了财,汾阳城三家大烟馆里有股资,两家客栈里有本钱。我扔开这些跟你去受洋罪?笑话!你当八路军图什么?你给家里赚回什么来了?"蒋母反驳道:"你当兵走了十来年,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怎么过活?就凭蒋三一杆火枪养活全家。可你如今……"蒋二说:"我如今也没错待你呀。钱,给你们捎来过,东西,给你们送来过,可你老人家不要,都给我退回去了,我当儿的有什么办法!"蒋母生气地说:"人不管穷富,活得要有志气。不是走好路来的钱,我花了怕众人骂死哩!"还有小说《彭成贵老汉》里百万庄的彭成贵,带领全家人在30亩责任田上狠下辛苦,秋后粮食获得大丰收,卖给国家二万斤粮食,成为全县的劳模。公社书记看中了他这个售粮大户,命令村里把其他人家的20亩机耕田调给他,扶植他成为售粮四万斤的冒尖户。顿时"四面楚歌",老朋友不再理睬,村里人人冷眼。他得知真相后,决然向村里退掉了那20亩地,他说:他要在村里"活人",他不能"抠上别人的眼珠子亮自己"。 还有电影《咱们的退伍兵》里,方二虎决定放弃个人买汽车跑运输赚大钱的机会,来带领村里的闲散劳力创办炼焦厂,遭到未婚妻和哥嫂的反对,但方大妈赞成儿子这样做,说:"你爹死的早,那时候你小,你哥还不成人,咱得过集体的好处,人活在世上,要知恩必报,要有良心"。这对他影响很大。未婚妻任水仙见他一次又一次的不听劝阻,只好决定走下策去嫁开商贸公司的"万元戶"了。但她又不忍心放弃对方二虎的情义,黑夜里,来到他的屋里"还债"。方问她"还什么债?"她说:"我不能白用别人的东西。"说着就脱掉了红羽绒衣和毛衣,又动手解衬衣的纽扣。方十分不解。她说:"那个男人结过婚,我也不能给他个囫囵的。"方说:"你,你不害臊!"她说:"二虎哥,咱们不能白相好一场,你撵我也不走了,我要和你睡一夜。"方抓起羽绒衣和毛衣,向她的头上砸去,"你真不要脸!你给我滚!"任水仙结婚那天,新郎新娘坐的面包车在路上开到水坑里窝住了,怎么也出不来。那40多岁的头也谢了顶的新郎下了车,到旁边炼焦厂打躬作揖求人们帮忙推车。人们都不理他。方二虎却拿起钱锹黑着脸向面包车跑去。人们都骂他没骨头。他新的未婚妻俞亚男赞赏他的这"爱情不在人情在",两人一起奋力帮助掘泥推车。而车里的任水仙“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看着车外满身泥水的二虎和亚男"。 夜深人静的时光里,我细细的、静静地重读着马老的文学作品⋯⋯马烽先生从20岁发表处女作到75岁写完他的压轴作,一生写了长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60篇,电影文学剧本8部,还有好多散文随笔,字数达300万字左右。特别是他的小说和电影文学,不仅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幽默的艺术个性吸引人,而且极善于叙写中国北方农村的地理文化、民情风俗和亲情伦理。他通过对中国北方农民诸如母子、父子、远亲、近邻、朋友,以及上下级、同事间等伦理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描绘中,极鲜明地体现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与人情美。那些"怕众人骂死"、"要"在村里活人"、知恩图报、不能得罪人、不能伤害人,人要自尊自爱等等扑素的人情道德,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真的,它不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且还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外国人。若喜欢,请推荐给你的朋友 赞 (0) 相关推荐 【望安山文学】关雪冬 ||我所知道的作家作品——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观后感 (影评) 主编:非 鱼 一.我所知道的作家作品 贾平凹 今天我看了电影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很好看.这几个作家之中,贾平凹的著作看得多,无论是小说还是 ... 一百多户的小村庄,居然幸福指数爆表 晚上赶到这里,门口很气派啊,而且里面估计不小,进去都是电瓶车摆渡. 已经到了晚饭的点,匆匆放下行李后就来到这个大食堂,一大排农家的土灶. 除了没厨师,其他材料都已备齐,原来让大家体验一把乡村烧饭的感觉 ... 苏南为什么富? 说起苏南,人们第一反应是富.苏南为什么富裕?历史上,"苏湖熟,天下足",苏南地区水土丰美:改革开放后,苏南利用水陆交通之便,以及接受上海工业辐射和转移比较便利的优势,鼓励农村发展社 ... 12句人性实话 人穷没朋友,人弱恶人多,守嘴不惹祸. 人处低谷身边跳脚市侩多,什么人都可以踩你两脚. 你的强与弱,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别笑话别人,你抱怨没有鞋穿,还有很多人没有脚. 凡事不要太张扬,否则败的一塌糊 ... 马陵之战:被人性计谋算计,不上当都难 桂陵一战,庞涓带领魏军虽然中了孙膑"围魏救赵"的埋伏,损兵折将且自己也成了齐军的俘虏,败的是一塌糊涂,但是从兵力上看,庞涓带的是先锋部队,是急行军挥师救援国都的,主力没受影响,从结 ... 【山西】马明高丨散文/柔软的精神舞蹈,是你生命的魂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马明高,1963年8月生,山西孝义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员,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影 ... 马明高 | 温暖的情怀 往期回顾 · 蔡雪梅 | 高中点滴回忆 · 扎根边疆践行责任的孝义籍"沙漠种枣人"--李鹏 作者:马明高 1 见到杨郁兴老师,好亲切,好高兴. 杨先生是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往 ... 【名家名作】| 马明高:写尽女人的坚忍、沉默、醒悟、颤抖与疯狂 写尽女人的坚忍.沉默.醒悟.颤抖与疯狂 --读阎连科的长篇非虚构<她们> 马明高 一 幸亏我读到第四章时没有放弃,尽管前面四章也写得实在恳切,但从新时期文学一起读过来的我,总觉得这些乡村女 ... 马明高 | 半生的文字生涯(下)关于我与孝义文联的文学生活 往期回顾 山西"焦炭王者"之争 孝义汾阳西部张姓多为北宋哲学家张载后裔 作者:马明高 七 说到文联的工作,编好<孝义文艺>,这应该是日常最主要的一个工作.我从小喜欢& ... 马明高 | 半生的文字生涯(中)关于我与孝义文联的文学生活 往期回顾 往事 | 给姥姥买烟 儿子考上清华,父亲写的一封信在教育界火了 作者:马明高 四 1982年的<孝义文艺>第4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彩色的童年>.这是我1981 ... 马明高 | 半生的文字生涯(上)关于我与孝义文联的文学生活 往期回顾 克俄村名的由来 孝义克俄探铝矿 作者:马明高 一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美好的心结, 就是想把人一生的寿命预想为一百岁. 假如我这个美好的预想真的能成立的话,到目前为止,我就已经是真真实实地度 ... 马明高 :凝视故乡 作者:马明高 01 坐在了老家窑洞里暖暖的土炕上,我的心就踏实了. 今年,我决定在我老家的老院子里陪我的父母过一个春节. 我的父亲已经八十三岁了,我的母亲也已经七十二岁了.他们一直舍不得离开我家的老院 ... 马明高 :陈家圪垛村的“雅书记” 作者:马明高 01 去陈家圪垛村 这次考核排队,陈家圪垛村的扶贫工作又是最后. 时间已经是2019年11月18日了.孝义市农业农村局的苏晓明局长有些着急了.经过郑重考虑,下午,苏局长把姚雅姝叫到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