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失的鄂州民间灵药:鸡肝散
悄失的鄂州民间灵药:鸡肝散
葛店是晋代医药学家、道学理论家葛洪的炼丹故地。千百年来,葛店地方对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历有高人,久盛不衰。特别是在清代咸同之际,我国医药尚不发达,医疗机构尚不普及的广大农村,葛店地方即有了许多民间医手,研制出多种膏丹丸散,相继问世,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其中小儿药物很多,应首称葛店陈大夫第祖传秘制“鸡肝散”。
这是经中草药制成的一种灰白色粉末状散剂。药物配制就绪,即取一勺,约30克用方块白纸包成小包,过去一包约售2角钱,主治小儿积食、夜盲,还可治疗成人眼疾、白内障等,对痹症亦有疗效。若自家宰杀一只母鸡,取出肝脏,将一包“鸡肝散”倒入小碗中,加清水少许,搅拌均匀,呈灰褐色糊状,放在锅里蒸熟,不着油盐,或加点食糖以调口味,便可服用,几乎成为平民百姓家的小儿常用药。由于药好价廉,服用方便,成为农村群众信得过、买得起、用得上的医病良药,以致陈大夫第药店远近闻名,购买者络绎不绝。历时越久,销售越远。鄂东许多县、镇,一些小店都喜欢经销此药。浠水县六神港的小店铺,经常有人专程到葛店采购陈大夫第“鸡肝散”,辗转销售,生意颇旺。
陈大夫第药店“鸡肝散”创制人是谁?葛店上街陈大夫第药店主人为陈用珪。据谱书记载,他曾著有《治世缄言》二卷,世代儒医,好研制丹方。家里雇请一位老保姆,年久情深,保姆遂将自家密藏丹方送他,他即加以研制,于是便成为陈氏祖传秘制“鸡肝散”。此丹方保存良好,传男不传女。陈用珪传子陈湘之,湘之再传二子,长男名叫陈协琴,号月孙,次男名叫陈协榆。两家同操父业,世代行医,兄弟共营,生意兴旺。当时在陈大夫第药店隔壁另有一家药店,牌名“盛德堂”,欲仿制此药。此药为多种药材合成,但缺一种,又无法探得全方,尽管与陈大夫第鸡肝散外形相似,药名相同,却药效迥异,生意清淡,遂逐渐没落了。长房陈月孙有子陈济威,娶妻傅氏;二房陈协榆生子陈耀甫。济威、耀甫两堂兄弟,同受祖传,同保秘方。可是代辈疏远,两家不睦,遂分家拆店,相互争利。经协商,乃同店分售,先分售上午和下午,继分单双日,尔后还分月,轮班销售,各售各得。药质不变,外人亦不知晓,还是照样去陈大夫第药店买药,照样有效。
陈济威妻傅成善生有四女,取名家快,家恕,家可,家友,济威早逝,傅氏无男,只好打破旧规,传授给女儿了。大女、二女或有别业,或早逝,未尝长操此业;四女陈家友读书教书,也不留心此事;唯有三女陈家可常在母亲身边,帮忙操作,配制熟练,继承经营了许多年。
建国后,他们还在自家门口,依旧挂着那块蓝底白字的铁片招牌:“陈大夫第祖传秘制鸡肝散”。即使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她的儿女不在身边,一个单身老太,还躲躲闪闪地做了几年,维持生济。随着自身境况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也就自生自灭,寂寂无闻。
据说:陈家可老人还剩一布袋药,却无意保留,任其废弃。于是这一曾经赫然名世,数代相传的民间灵药———葛店上街“陈大夫第祖传秘制鸡肝散”,遂悄然消失了。与此同时,还有牛永昌膏药,治疗疮疖,极为神效,也像“鸡肝散”一样,悄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