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失掉的本能
全文长约 6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精彩导读
安全感,其实就是在特定的时间里,感觉自己被偏爱。当老师被温度“惯坏”,校园才能被安全感“灌溉”。
01
我首先说明,我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我相信,高等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会将与生物性状有关的基因保留下来,也会把一些驱动其固有行为的基因保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这些基因关乎生物个体的生存,关乎种群的延续。由于这个原因所产生的行为,我想就叫做本能。本能增加了生物个体存活的可能性。这些是我个人粗浅的、非专业的理解。
我描述一个情景,相信大家都曾见过或能想象出来:一个小孩摔倒了,TA会抬起头看着爸爸妈妈,也许会哭,也许不哭。这时,大人常会赶紧过去把TA扶起来,也许还会抱抱,拍拍,亲亲,哄哄,抚慰一番。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时总会想,这个小孩在过去的生活中经历了什么?小孩在地上不自己起来,望着大人,盼望着大人来把TA扶起来,这个场景很可能折射出了TA过去的生活:在过去TA每次摔倒时,只要大人在身边,一定会赶忙过去扶起TA,也许会抱抱,拍拍,亲亲,哄哄,抚慰一番。
如果小孩摔倒时,大人没在身边又会怎样呢?我见过许多这样的场景:一群小孩子追逐嬉戏,有孩子摔倒了,只要不是特别严重,TA都会很快自己爬起来,接着和伙伴们一起玩。我每天中午都要看孩子们撒花儿似的追跑玩耍,在操场上,或在草地上,边追跑边喊叫,摔倒了,爬起来接着跑,接着玩,接着喊,接着笑,开心极了。他们之所以能自己爬起来,只因为家长不在身边。还有时候孩子们疯玩完了安静下来之后,才发现玩时摔伤了,有些地方擦伤了皮肤,这时才感到疼痛,但只要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就很少哭,似乎受伤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如果家长在孩子身边,看到孩子受伤了,那问题可能就严重了。我也见过有些家长这样的做法:看到孩子摔倒了,故意不过去扶,哪怕是孩子在地上哭也不去扶,最后孩子没办法,只能自己站起来。当然这之后少不了家长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
我们从草原动物生活的纪录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食草类动物刚刚生下来,它必须在几分钟内自己站立起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奔跑,否则它就会成为食肉动物的口中餐。它要想生存,就必须自己站起来。这最初的几分钟里在它的身体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但我肯定的是,在短短的时间里,它从颤颤巍巍勉强站起来到能够快速奔跑,体内一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己站起来,这就是成长。这最初的短短的时间一定是它生命中发育最快的阶段。它如不这样做就会被种群淘汰。
摔倒了,自己站起来,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也不例外。我想表达的是,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我们成年人的原因,我们的下一代正在失去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我认为,凡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一定都是对其一生的生存和生活极其重要的。然而我们正在用一些技能的重复训练消磨掉孩子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我们让他们失去了这些能力,又在后续的教育中去重新去培养这些能力,而很多时候我们后续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徒劳的努力。
我相信这样的科学逻辑:因为生物个体的存在是种群延续的前提,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某种能力对于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一定会通过遗传在种群中得以保存。孩子摔倒自己爬起来,说明孩子天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立能力,或者说,孩子会自己发展出这样的自理能力,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尽管由于人类大脑发育的特殊性,人类在这方面能力的发育和成熟要比其他动物晚的多和慢的多,但这种能力发育的物质基础一定存在。可我们成年人总认为孩子小,总认为他们离不开大人,总认为孩子必须靠家长照顾,以致使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而家长也越来越多的干预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孩子独立性的丧失说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02
孩子还具有哪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呢?我对此有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天生爱学习,也会学习。我的一位同事赞成这个观点。她说曾看过一个实验研究的视频,实验者把一个钟表给婴儿,让婴儿拿着看并聆听钟表的滴答声。后来实验者把真的钟表换成一张钟表的画,结果看到婴儿把画贴在耳边聆听。显然,婴儿已经通过学习建立起了这个形状的东西(钟表)与滴答声之间的联系。
如果说孩子天生爱学习,后来不爱学习了,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同样,孩子开始时爱上学,后来不爱上学了,那说明学校教育出了问题。一位母亲曾谈起小孩学钢琴的经历。孩子想学钢琴,母亲给她报了钢琴班。但上了几次课就不爱学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师教的是考级的课程,孩子觉得没意思。这位母亲和老师商量,说孩子将来不考级,我们不学这个课程行不行?我们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钢琴的艺术美?结果,老师换了教材,改变了教法,孩子又重新开始学钢琴。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追求功利是让孩子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孩子爱学习,但反感考试。我曾遇到过不少因反感考试而厌学的孩子。
孩子天生爱劳动(这里所指的是体力劳动)。孩子不认为劳动是吃苦,相反,他们认为劳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孩子本身就有肢体活动和神经发育的生理需求。如果孩子不爱劳动,厌恶劳动,那一定是受了大人的不良影响,是成年人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
在我们学校,小学生居家学习期间都学会了做饭。我逐一观看了每个孩子做饭的视频,发现他们做饭时都显得特别快乐,特别高兴。只有我们一些成年人才认为劳动不快乐,是受苦。所以在不少家庭中,劳动的快乐往往是被剥夺的。当然,我承认有些劳动的确很辛苦。我和家长讲,从小爱做家务的孩子,会做家务的孩子,将来上中学后做实验动手能力一定强,一些家长听了这个之后开始重视让孩子做家务了。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体力劳动是生存的必要,好逸恶劳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糟粕,是反生物进化的,是一些成年人扭曲的价值观。
在我们学校,家政课总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他们把自己做的月饼、饼干、披萨等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很是开心。学校每次安排外出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都很兴奋,比如挖红薯、刨花生、拔萝卜、种蔬菜,他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更显得高兴。爱劳动是人的本能。
孩子天生会交往,会交朋友,也乐于交朋友,或者说,孩子天生具有领导力。人类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重要的原因是在生存过程中,人类个体之间能结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合群不善交往的个体是很难存活的。
我们从纪录片中看到,落单的食草动物常常会成为食肉动物猎取的目标。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能力与生俱来。当然,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其他物种更为复杂,并形成了一套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总体上讲,我认为,不爱交朋友、不会交朋友、不想交朋友的孩子,是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大人这方面如有问题,那可能是受大人的大人的影响。这样的人缺少很多人间的幸福。
有一天我看到几个小孩子蹲在地上,小脑袋攒在一起,不知道他们在搞些什么。我很好奇,就走近去看。其实很简单,他们捡来一些树叶,用小石块砸树叶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分工,有的负责捡来小石块,有的负责捡来树叶,他们配合的很自然,乐此不疲。这其中的乐趣也许我们大人无法理解。我们常认为孩子在做无用的事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我们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干这个能学到什么呢?于是他们更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学算数,学乐器,学认字,背诗歌,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总认为他们应当学一些我们大人认为有用的东西或技能。其实,人类的智力首先是通过社会交往得到开发的。让孩子脱离社会,脱离群体生活,他们社会性能力就很难得到发展。如果家长对孩子再有些社会交往方面的不正确的影响,孩子将来在这方面的发展就可能出问题。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具有探究的欲望。遗憾的是,有不少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被家长有意或无意地泯灭。比如,孩子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东西感到好奇,常会连续追问几个为什么,这常让家长很不耐烦。如果孩子有几次感觉到家长不耐烦,问问题的好奇心就会逐渐减弱。有时候我们看到小孩子爱拆东西,如拆毁玩具等。在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出于好奇,而非有意破坏。这时候如果家长勃然大怒,训斥孩子,甚至施以暴力,孩子探究的欲望也会逐渐消失。
不过,的确有些“熊孩子”会有意毁坏公共设施和他人财产,这多数情况不是出于好奇,而是缺少必要的管教。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熊孩子”一般都不是特别年幼的孩子,他们本应该在家长管教下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能力,但家长对他们却过度的纵容。
03
今天很多家长都愿意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发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期望不一致时,多数家长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有时甚至会强迫,由此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情感对立的事例屡见不鲜。不少家长认为,得到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才是孩子的头等大事甚至是终身大事,等考完学再发展兴趣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也不迟。其实这是误区。兴趣的产生是大脑发育的结果。很多情况表明,过了这个发展阶段,兴趣就会减弱或消失。
如果孩子的兴趣与升学考试的课程不一致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只要孩子的兴趣是正常的、健康的,就应当鼓励孩子自主发展。道理很简单,考学是人生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而兴趣则是陪伴人整个一生的。没有兴趣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当学历证书成为许多人的共性以后,兴趣和特长就成为一个人社会存在的价值。如果你有了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不存在了和别人的竞争。
今天,我们的教育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我要说,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是人的本能。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无法理解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逻辑起点。不少家长和教师常常以为,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创造。其实这个逻辑应当反过来,不是有了知识才能创造,而是创造才能产生知识。学习中的探究就属于创造。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我们过去做过一项教改实验,提出了若干理论前提假设,其中第一条就是:创造是人的精神需求(这个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是:创造使人感到幸福)。好奇心、创造欲望及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需要保护和激发。任何人在其痴迷的领域中都可能是天才。我们应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领域,制定多样化的、符合其个性特征的教育计划。忽视个性差异、强迫学生按照统一的既定方式和途径发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生活中扼杀孩子创造力的事情太多了。孩子创新的想法在我们很多家庭中都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创造能力,而孩子经过我们的教育后失去了创造能力,那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还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善解人意是孩子的本能(共情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很小时候就能读懂大人的喜怒哀乐,能够理解别人,如果孩子过于自我,过于任性,那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规则意识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做游戏时都会自动遵守游戏规则,甚至会创造规则或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和TA玩,TA就无法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如果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没有了规则认识,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比如,责任感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天生就会呵护小动物,同情弱小,如果孩子长大了缺少责任感,缺少人性,缺少同情心,那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要从家长身上查找原因;喜爱运动是孩子的本能,这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没有了运动的习惯,不喜欢运动,成为“沙发土豆”,说明我们的教育是不成功的,等等。
有许多学校校长教师都感到,今天学校教育有很多工作,都是在弥补家庭教育造成的缺失,或是在纠正家庭教育造成的偏差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学习知识的问题,主要是在人格、不良习惯和社会性缺陷等方面的问题。我可以说,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都出在我们成人身上。
04
如果说,孩子天生就具有这么多的能力,是不是就不需要教育了?恰恰相反!尤其是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有永远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常和家长讨论一个问题:孩子进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教课的是同样的老师,学习的是同样的课程,参加的是同样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几乎相同,但为什么10年、20年、30年后的发展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恐怕只能从孩子的家庭来查找原因。许多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时都习惯说,孩子交给你们了。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问题。
作为教育者,教师尤其是家长,我们有责任精心呵护孩子的天性,发展他们基于遗传带来的各种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打开更宽广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产生更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们有责任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幸福;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性和利他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自然而和谐地融入社会;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等等,当然,我们更要细心地察觉,及时有效地对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
孩子尽管从遗传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天性和本能,但是,正如哲学家萨瓦特尔所讲:“……丰满的人性,向来都不是由简单的生物学基因编程所决定:……我们是为成为人类而出生的。生物学上的人类定义之后,还需要加以确认——靠自身努力和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来赢得第二次诞生,并以此确认第一次生命的意义。我们本该生而为人,但却只有依靠他人人性的感染和我们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类的本质有时是靠自然的生发,有时则是靠用心雕琢……成为完整的人,永远都是一门艺术。”
人是会主动追求幸福的动物(当然,人类对幸福内涵的理解要比其他动物丰富而深刻的多)。顺应天性或发挥本能的行为会使人感到幸福。顺应天性和促进人的本能的发展就是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这是“好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因势利导,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应当细心地去发现“势”,精心地去“导”。今天家长的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唯恐被别人家的孩子超过,认为一旦被别人超过,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真正应当考虑和担忧的,不应当是孩子会不会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输赢从来都不会在起跑线上评判,而是要想想,孩子在跑完一万米、两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后、20年后能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
一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不是看当年上的是什么学校,不是看当年在学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因为很多知识考完就很快被遗忘,可能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再提及,许多书本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而是要想想,孩子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孩子有没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必要的学习能力。在未来一个许许多多的人都拥有了文凭或证书的社会里,怎样才能让你的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来源丨“刘长铭”公众号
编辑丨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