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图谱

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三大舌质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

一、裂纹舌

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切记要循序渐进的补血。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多为脾虚湿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二、齿痕舌

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内盛。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2)舌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

(3)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这类患者属于比较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早去医院就医。

三、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这些舌苔要注意:

一、白糙苔、白苔燥裂

舌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

二、黄腻苔

舌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称为黄腻苔。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

三、灰苔

舌苔色灰中带黑,称“舌苔灰黑”。

灰苔干燥,主阳明腑实,阴液已伤。

四、黑苔

舌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

黑苔主病:主里、热极,寒盛。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五、焦黄苔

舌苔色老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黄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

焦黄苔为胃实热内结之象。

六、地图舌

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

一般地图舌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多见于儿童,尤为体弱的婴幼儿。也有患者是先天性地图舌。

地图舌的患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保证孩子按时休息。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可以做杏仁薏仁茯苓米糊给孩子食用,既可以醒脾化湿,又能加强宝宝脾胃运化功能。

2.仔细检查牙齿、扁桃体以及颊黏膜有无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疗。

3.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1~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每天早晨刷牙时可以花30秒看看自己的舌质和舌苔,如果有明显异常要及时调理哦!

中医治未病:9种体质的9种舌苔

是人体反应最灵敏的一个器官,舌粘膜是体内细胞氧化代谢最活跃的场所,因此,人体各系统疾病均能在舌上最灵敏地反映出来故有“舌之改变,常伴有系统之紊乱”之说。其中,尤以舌质的变化最能反映疾病,舌色是脏腑本色的反映。因舌质色泽的变化与气血的运行及盈亏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血液流速,血液粘稠度及血管的舒缩,血液的量有关。

脾开窍于口,“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熏蒸”,故舌苔对脾胃病理的反映是最早最及时的。以现代医学而言,舌苔的厚薄或剥脱取决于舌乳头的状况,舌乳头萎缩则舌苔剥脱,舌乳头角化的上皮细胞分化过多不脱落则舌苔变厚。不同体质都会对舌有影响。

1
正常舌

健康的舌头为“淡红舌,薄白苔”。有神而灵活。吐舌时,舌头大小与嘴角略有间隔;即使张口数分钟,舌头也不易干燥。舌下静脉呈现淡紫色,表示血液循环顺畅,身体状况佳。

2
血虚

气血虚弱;整体舌少淡白,无血色;舌苔薄;舌下脉络不明。

3
阴虚

舌质鲜红或为红绛舌;少苔、无苔或光剥;少津或有裂纹。

注:舌有裂纹也不一定都是阴虚所致。

4
阳虚

舌体胖大,淡白,或有齿

5
血瘀

舌边、舌尖有黑色瘀点或瘀斑,整个舌质发暗、发紫或为青紫舌;舌下静脉曲张

注: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能。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袭引起肝气久郁不解,故情绪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肝郁久不解,必致瘀血内停,气滞血瘀。

6
气虚血瘀

淡白舌或舌质暗,舌苔薄白;边尖可见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怒张

7
痰湿

苔厚腻、滑腻,或感觉有痰堵塞在喉咙中,常伴有胖大舌、齿痕舌。

注:痰湿体质发生多由各种外因或内因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湿内蕴,留滞脏腑,反过来影响脏腑功能。

8
脾虚湿盛

舌胖大,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苔白腻,或舌根有微黄色痰涎

注: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湿润,舌苔发白,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若伴有黄腻苔,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提示

中医有句话叫“治未病”,不要等有病再看医生,要没病的时候就注意自我诊断和保养,专家建议我们要学会每日两看。第一看就是每天早晨起来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正常,正常舌苔: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其实就是淡红舌、薄白苔。第二看是看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干燥和腹泻都说明整个消化系统有失衡的表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