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年底须完成!教师会不会成为“公务员”?

这两天,“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年底须完成”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关注。
这个消息是从近日教育部“介绍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来的,相关领导提到:“就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连发两个通知,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须完成这项目标任务,作为一项硬任务,要求各地开展自查,下半年大概九、十月份的时候,将组织实地的检查督查”
其实,关于“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早就被相关部门多次提及。2017年9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18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庆祝2018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又提到了教师待遇问题:“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优化经费投入结构,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此次“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再被提及,并强调了“年底必须完成”,给了不少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有网友直言:教师将会变成公务员。
那么,未来,教师会不会成为公务员呢?
我们承认,教师成为公务员,会带来很多好处。第一,教师的经济待遇会得到更全面的保障。如果教师与公务员具有同等身份,就不存在工资待遇与公务员不对等的现象,“工资收入不低于公务员”的问题就自然消亡;第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会有较大幅度地提升。公务员是“体制内”地位最高的职业人群,这点没有争议,若教师成为公务员,无疑会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在“体制内”的政治地位;第三,教师岗位会更具吸引力。很多人会发现,身边有不少教师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却几乎见不到公务员转岗为教师的。这就是因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够,不仅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也很难维持教师队伍自身的稳定。而一旦教师成为公务员,职业吸引力就会大大提升,队伍也会更加稳定,报考教师岗位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也会越来越多。
教师成为公务员有很多好处,但不代表教师就会成为公务员。教师究竟能不能成为公务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去看。
若从公务员定义看,教师成为公务员的可能性很小。
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而公办学校在职教师是拥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了解“体制”的人都清楚,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编制形式,实行两套不同的管理模式。按照公务员定义,教师要想成为公务员,首先要解决编制问题,也就是把事业编制转换为行政编制,再去考虑其他问题。但现行体制下这基本不可能,因为公办学校是事业单位,不是行政单位,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从事业编制转化为行政编制”,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若扩大“公务员”的概念范围,未来的教师或许可以被称为“公务员”
早在2018年1月,中央在发布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就提到:“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
如果把“公务员”理解为所有公职人员,就可以把有“国家公职人员”法律地位的教师看成是广义上的“公务员”。简而言之,《意见》明确了教师具有和公务员同等的法律地位,教师职业的某些方面实现了与公务员职业的“近似对等”。不过这一举措更多的具有“象征性”,可以认为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精神褒奖”,帮助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所以,如果一定要说未来教师可能成为公务员,就应在公务员称号上加个双引号,因为它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务员”。
话说回来,教师会不会成为公务员,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从近些年教育行业的改革趋势看,将来教师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教师的待遇只会越来越好。所以,在教育系统默默耕耘的教师朋友们,不要过分担心。专注自己的事业,认真教学、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才是当下最需要去做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