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用跑表监控心率吗?跑者忽视的五个细节

手环或者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几乎已经成为跑者标配,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智能穿戴为跑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反馈信息,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心率信息。

心率作为测量最为方便,最为客观的人体生理指标,至今仍然是从顶级运动员到普通大众,运动监控最核心、最方便、最实用的指标。

跑者如何更好地运用手表监控心率?
本文告诉你5个重要技巧和细节

安静心率的测量

我们经常说的静息心率的测量,其实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种是熟睡心率

一种是晨起心率

一种是静坐心率。

这里的静坐心率一般是指静坐20分钟后测量得到的心率才是稳定的静坐心率,他们三者的数值也是不同的,熟睡心率<晨起心率<静坐心率,也就是说熟睡心率最低,静坐心率最高。(我们这里所说的安静心率一般是指静坐心率)

你的稳定静坐心率是多少呢?

从医学和健康角度而言,安静心率介于60-100都是正常的,低于60并且是窦房结发放的冲动,称为窦性心律过缓,高于100则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很多成熟跑者由于长期锻炼,安静心率呈现逐步下降或者比较低的趋势,往往安静心率都低于60,介于50-60之间,事实上,安静心率受到遗传影响也极大受到后天比如运动习惯的影响。安静心率较低说明心脏工作呈现节省化的趋势。

以下表格是用安静心率评估耐力的方法,以下方法跑者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过于绝对化,比如有些人不怎么运动,安静心率也比较低,这是遗传的原因,但通常情况下,运动锻炼者比缺乏运动锻炼者安静心率低不少。

通过安静心率评估耐力(男性)

通过安静心率评估耐力(女性)

东京奥运会我国首枚金牌获得者杨倩在扣动扳机前心率超过50都算快的,因此心率越快,手的细微抖动就越多,会大大降低射击击发时的稳定性,而心率越低击发越稳,所以射击这个项目要求扣扳机时心率越低越好,这就对运动员心理素质、心率控制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心率事实上是不受意识控制的,你不可能随时想让心率快就快慢就慢,心率受到自主神经控制,自主神经就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植物性神经,其中交感神经让心率加快,迷走神经让心率变慢,两种神经拮抗作用让心率适应人体活动,射击运动员经过常年训练,相比普通人具有一定的心率主动调控能力,比如射击运动员在凝神屏气扣动扳机前,可以让自己的心率从七八十降低到五六十甚至更低,从而让击发时心率最低,这就是射击这项运动让运动员心脏发生的适应性改变。

晨脉的测量

晨脉就是早上刚刚醒来时的心率,这时心率比熟睡心率高,但比安静心率低,是衡量一个人疲劳状态的重要指标。

晨脉减少或无明显变化,代表身体机能良好。

如果每分钟比过去快10-12次以上,表明身体机能不良,经过一夜睡眠机体还存在疲劳,比如前一天进行了一场马拉松或者训练量极大、大量饮酒、熬夜等等。

如果晨脉比过去明显增加,且长期没有恢复到原有水平,可能是过度训练的提示。

建议跑者可以在睡觉时也佩戴心率表,这样可以醒来后立即观测晨脉,同时也可以评估睡眠质量,现在绝大多数手表都具有睡眠监控功能,但带着手表睡眠,有些人会觉得不太舒服,对于睡觉而言有束缚感。

运动手表心率区间的设定

买到一块运动手表,跑者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步操作就是设定心率区间。

所谓设定心率区间就是把心率从低到高,分为若干区间,用以标定运动强度,这样就可以了解自己每次跑步时,心率处于什么样的区间。

不同的心率区间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比如有的心率区间主要以燃脂为目的,有的心率区间以发展马拉松专项耐力为主。

通常运动手表会默认这样一个心率区间,也即整数化的最大心率百分比区间,如下图所示。

不同最大心率百分比对应不同运动目标

这种整数化的心率区间其好处是直观好计算,比如50-60%、60-70%、70-80%、80-90%等等,但这种方式往往却不是最好的心率区间计算方式。

根据“世界最佳跑步教练”丹尼尔斯在其2021年经典著作《第四版丹尼尔斯跑步方程式》第四版,他对于心率区间进行了微调,他将轻松跑、马拉松配速跑、乳酸阈跑、间歇跑划分为65-79%、80-89%、88-92%、93-100%最大心率百分比四个区间。

你会发现有的心率区间跨了区域,比如马拉松配速跑为80-89%最大心率,而乳酸阈跑为88-92%最大心率,这是正常现象;

这说明当以马拉松配速跑训练时,如果心率较高已经非常接近乳酸阈强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跑者在马拉松比赛中跑崩掉的原因,因为达到甚至超过乳酸阈,会导致乳酸堆积从而引发疲劳。

适合跑者的心率区间设定——丹尼尔斯训练法最新跑步心率区间

而不同的项目,由于代谢和工作方式不同,同样也有不同的心率区间,比如自行车运动和跑步运动心率区间就不尽相同。

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男子自行车运动员心率训练区间

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心率训练区间

设置心率区间要不要考虑安静心率

最大心率百分比是最常用的计算心率区间的方式,这种算法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安静心率的差异;

而事实上,在实际运动中,缺乏运动的人,安静心率更高,在承受同等强度负荷时,心率上升更快,达到该强度的心率更高,疲劳感更明显,因此就有了考虑安静心率的计算心率区间和靶心率的计算方式,这就是鼎鼎大名的Karvonen计算公式。

我们来看一下Karvonen公式是如何计算运动时适宜心率的:

第一步:计算你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

第二步:计算你的心率储备: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第三步: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目标心率=储备心率×某个百分比%+安静心率,这个百分比的具体数字根据不同运动目的制定。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看一下

例子1:

跑者甲,经常运动,年龄20岁,安静心率为60次/分,我们计算其轻松跑的最佳心率,轻松跑一般为心率储备的60%

第一步:计算最大心率:220-20=200次/分

第二步:计算心率储备:200-60=140次/分

第三步: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140×60%+60=144次/分

例子2:

普通人乙,缺乏运动,20岁,安静心率为80次/分,我们同样计算其轻松跑的最佳心率

第一步:计算最大心率:220-20=200次/分

第二步:计算心率储备:200-80=120次/分

第三步: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120×60%+80=152次/分

从甲和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人年龄相同,但由于乙安静心率较高,所以轻松跑的目标心率也较高,达到152次/分;

而甲由于安静心率较低,所以轻松跑的目标心率为144次/分,也就是说由于乙安静心率高,使得其在运动时心率上升更快一些,所以目标心率更高。

前文我们已经说了,经常运动的人安静心率较低,而缺乏运动的人则安静心率较高,这是运动带来的心脏节省化体现,那么乙由于缺乏运动,安静心率较高,这样采用Karvonen公式计算得到的运动时目标心率反而较高,这样合理吗?

事实上,缺乏锻炼的人一旦运动,心率上升更快,同时承受高心率的能力更弱,而甲由于经常运动,安静心率较低,其轻松跑时目标心率较低,较符合其本人实际情况,甲在跑得较快时,承受高心率的能力也比乙更强一些。

综上所述,根据Karvonen公式计算得到的目标心率,对于运动人群来说是合理的,但对于缺乏运动的人群来说,Karvonen公式可能会高估心率;

也就是说如果小白刚开始运动,按照Karvonen公式计算得到的心率可能偏高,跑起来会比较吃力,这就是储备心率的“悖论”。

安静心率不同造成Karvonen公式计算出来的轻松跑目标心率不同

Karvonen公式的本质是同时考虑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这样就可以有效计算跑步时心率储备空间,并且在安静心率基础上去计算运动时的目标心率,这样就比直接应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更合理一些。

但正是由于考虑了安静心率,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悖论”现象,这说明有必要根据不同人群,采用不同心率储备百分比进行目标心率计算,而不是都规定必须达到百分之多少储备心率才算运动有效。

心率储备百分比的含义

运用心率储备计算运动时目标心率

最大心率评估的重要性

无论是最大心率百分比,还是储备心率百分比,其计算依靠的重要参数都是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计算公式是220减去年龄,这种计算方式用作群体评估是没问题的,但在个体评估时,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跑者实际心率的情况,也就是说个体的最大心率可能比220减去年龄低,也可能更高。

通常情况下,最大心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这是心脏功能逐步衰退的表现,而经常锻炼者,最大心率下降更为缓慢,甚至不降反升;

也就是说一个40岁的跑者最大心率可能不是180,而是190甚至200,换句话说经常锻炼者可以长期保持最大心率,不会随年龄增长下降,这恰恰是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

所以,建议有能力的跑者最好实测一下自己的最大心率,这比220减去年龄准确,只有准确地评估了个人最大心率,才能制订更为精准的心率区间,从而实现精准训练。

最大心率测试方法1:3公里全力测试

场地:正规400米跑道

测试距离:3公里(7.5圈)

测量仪器:心率表

测试内容:

1、先带上心率表慢跑一圈检查心率表能否正常工作,同时兼做热身;

2、在400米跑道上连续跑七圈半,前五圈在保持第一圈轻松跑的基础上强度逐渐提高,从第五圈开始,每一圈都需要提升速度并观察和记录自己的心跳数值,确认自己的心率持续上升(若心跳没有持续上升需继续提速),并且在最后半圈用最大的速度进行奔跑,冲出自己的最快速度;

3、结果:记录心率表在最后半圈直到结束后10秒之内的最高心率,此时的数据已经非常接近你目前的实际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测试方法2:多组800米测试

场地:正规400米跑道

测试距离:跑3-5个800米

测量仪器:心率表

测试内容:

1、首先进行热身;

2、在400米跑道上全力跑2圈,也即跑800米,记录达到终点即刻的心率;

3、休息3-5分钟,不要超过5分钟,进行第2个800米全力跑测试,如果第2次心率高于第1次心率,则再进行第3次测试,直到达到最大心率,如果第2次心率不及第1次心率或者与第1次心率齐平,那么这就是你的最大心率。通常情况下,经过2-4个800米测试,就能找到你的最大心率。

小结

记录心率是跑者使用跑表最主要的需求,但要想真正掌握好运动时心率,理解心率区间的意义,更好地达成训练效果,你还需要掌握用跑表设置和观测心率的上述细节。

我们为跑者准备了《13讲学会正确使用运动心率》这个最新课程,结合目前市面上主流跑表,包括佳明、高驰、松拓、华为、华米等等,我们将为跑者全面解释跑表使用和心率应用,解决跑者有表不会用,功能利用率低的痛点。

听听课程导师家轩教练如何介绍这门心率课程

☟ 点击学习

(0)

相关推荐

  • 检验心率设置是否正确

    " 以心率为依据来训练,是公认比较科学的方法.因此,把心率分区设置正确,在运动中把心率监控精确,这两件事,就成为这项科学方法生效的关键前提." 一.心率分区 这好像是个没有标准答案 ...

  • 你清楚自己的最高心率吗?用220减去年龄是不准确的!

    广州最近半月暴晒暴雨, 每次跑步都挥汗如雨, 运动表现明显下滑. 大叔最近就特意更多地戴上心率带去跑步,一来监测心率在极端天气下的反应,确保安全,二来要认真琢磨关于跑步心率那些事儿,今天就把跑步多年来 ...

  • 请重视你的心率区间!严格按照科学的心率分区跑马!(又闻跑友猝死,你了解自己身体吗?!)

    很不想蹭这个跑马圈里的"热点":又有一名跑友在赛道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上图为现场跑友网上发布内容截图) 众所周知的惯例,官方乃至网络暂未有公布和反馈,但并不影响大叔今 ...

  • 流言终结者:骑行训练中关于最大心率的六大误区

    出处 : bicycling 作者 : A.C. SHILTON 数十年来,运动员一直使用最大心率来确定他们应该在哪个心率区间进行训练. 最常见的智慧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得出你的最大心率,一个数字 ...

  • 跑友交流:心率和心率设备话题

    有机会跟跑步同好们,就心率和心率设备的话题做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是近段时间来,从交流中归纳出来的几个问题. 一.表示心率分区的方法有多种,哪种最有参考性? 关于心率区间的表示法,之前写过一篇文 ...

  • 详:储备心率分区的设置+跑步时心率分区数据的显示

    『跑你』,RunYouRunMe,给跑步亲们带来各种实用Tips,新人血泪教训&老鸟亲身体验.诸多从入门到进阶各种原创实用大全,让亲们更健康不受伤. 文 | 老Q 以前跟亲们提到过储备心率(H ...

  • 网红手表COROS Apex首测

    网红运动手表Coros Apex首测报告 虽然手机有很多方便快捷的应用程序可以监控运动表现,但更科学更靠谱的运动数据无疑来自于专业的运动手表,这也是追求更佳运动表现的跑者从带手机转向戴跑表跑步的主要原 ...

  • 通俗易懂地解读心率相关的话题

    今天这篇文章是因为昨天在合作的友号<跑步指南>发的文下面,大家的提问而写的.无独有偶,昨天在没有看到朋友们的提问之前,所发的例行推文也提到了心率和HIIT的问题.但毕竟是发(昨天的)文在先 ...

  • 如何像精英跑者一样训练?

    这一两周学院都在更新国峰老师的关于跑步训练强度的文章.训练强度针对的是跑者的体能.今天想介绍并看看实际如何运用. 体能是「核心」,两辆赛车,顶尖赛车手的开车「技术」就算再好,若他开的是奥拓车,也很难跑 ...

  • 冬天跑表显示心率与摸脉实测心率对比

    根据本人实际跑步中测试的数据所作

  • 跑步心率区间的正确设置

    "心率正在成为绝大部分跑步爱好者监控自己训练强度的手段.以及做训练计划时的依据." 用好心率这个手段,会使运动变得更加有效,目的性更加明确. 01 - 设备的精确度是首要前提 如果 ...

  • 比较严谨地设定自己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

    " 跑步不是生活的全部,它是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支撑.所以,适当保守是没有问题的."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用跑表/手环的内置心率监测结果作为自己的心率依据,如果遇到新的高数值,就以这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