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桩的“练法”和“如何收功”

 一、桩功方法
在桩功时,可以时常浑身抖一抖。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同样,很多人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另外,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还有两个法子。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鼓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这个方法,可以壮阳,肾虚,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我们古传太极“一桩三法”中的“培元法”就是练这个的。
还有一个方法。站桩要先正尾椎。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直到后脑,脊椎自然会反弓,脑袋自然会后仰,两手自然会高抬,然后下巴向前一钩,手按下,脊椎骨一节一节退下来。如此反复练习,会有奇效。脊椎就象是一条大龙,它有了劲力,比武时方能有'神变' 。我们古传太极的“鱼龙桩”中的“翻江倒海”练的就是这个。
二、站桩要求
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子钻在地里死了一般,等到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站桩有无穷益处,是练功。
站桩不要较力、不要找劲,站着站着,身体容易不知不觉较上力,就要懂得松下来。站桩不怕松就怕紧,桩功正法皆以敏感为先,一重拙,就不长进了。其实站得轻盈,才是真较上了劲。站空了自己才是全身都振奋上了。
站桩死站着不动,是错误的,但尚云祥就传了一个不动的。一次我站桩,他问我“你抱过女人没有?”这个“抱”字,不是两条胳膊使劲,而是抱进怀里,整个身体都要迎上去。这是对站桩“拿劲”的比喻。
拿住这个劲,一站就能滋养人。站着一动不动,只能是令肌肉苦楚,精神挫折。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而是慢练。
薛颠有的原话为“此桩法之慢练,增力之妙法也。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四肢”——桩法是动的,只不过动得极慢,外人看不出来。
这“慢慢以神意运动”七字真可谓价值万金,而且说明桩法的功效为“脏腑清虚、经络舒畅、骨健髓满、精气充足”,特别标示“而且神经敏锐”,不如此,便是练错了。
站桩之苦首先是筋骨软弱的疲劳之苦,学会了这个方法,站二十分钟桩,等于打二十分钟拳,也就喜欢站桩了。
站桩如果是睁着眼睛的,两眼要望上高瞟。练武先练眼,眼能生神,所以是练武先练神。人爬上山顶,累得疲惫不堪,但目光一远眺,身上就轻松——浑圆桩是这个原理。
久站磨炼筋骨,但只坚实了筋骨,等于没有站桩。眼神和肉体的关系,是浑圆桩要体味的东西。有了灵犀,才能有生机,冬天过去大地回春,生机一起,土里都是香的,抓把土,粒粒都是活的,站桩也要把自己站活了。
站浑圆桩时身子让眼睛领走了,身子不能做作。 人眼光散了,干什么都没劲,站桩要眼毒,不是做出一副狠巴巴的样子——这也不对,因为太紧张,而是老虎盯着猎物时伺机而动的状态,要不紧不慢方为功,肌肉紧张出不了功夫,精神紧张也出不了功夫,站桩时肌肉与精神都要‘软中硬’,眼睛要能放于虚空,就合适了。
以上说的是练功夫的眼神之法。养生是不这么练的。养生练法只是阳光平和,自然微闭,按照之前的练法即可。
站桩有无为、有为二法。无为的要站出灵感才行,有为的得站空了自己才行。站桩与打拳最关键的要点是一个,对这个要点没体会,练拳就不出功夫。这就是“桩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桩法中”的道理。
站桩要力丹田,一力丹田就顾不上累了,桩法能融入拳法里,拳法也能融入桩法里。丹田不是气沉丹田,要较丹田,肛门一提,气才能沉下来了,否则气沉丹田是句空话,上提下沉这就较上了。
较丹田的好处多,学不会较丹田,练拳不出功夫,等于白练。站桩生了腰力后,脊椎敏感时,要让桩法动起来,可以尝试一下野马分鬃。
野马分鬃是肩打,'后手只在胯下藏',后手绕在后臀胯下,贴着尾椎骨头向上一提。犹如马尾巴奓起来,才能跑狂了,撑上这个劲,尾椎奓了,肩膀才能打人。这是桩法融入拳法。站桩也要揣摩提腰坐腰,微微活动着,这是拳法融在桩法中。
三、成就标准
(一)一站两个小时;手搭在齐胸高的杠子上,姿势不变,两脚能离地——不是较劲撑上去,而是一搭,身子浮起似的,这表明身上成就了。
(二)站得浑身细胞突突——高密度、高深度的颤抖,由突突到不突突再突突,反复多次,这就出了功夫,站桩能站得虎口、指缝时都是腱子肉,这是突突出来的。
四、站桩后活动
站完桩要多遛,这一遛也长功夫,遛是站桩的归宿,遛一遛就神清气爽,有了另一番光景。要求说是站两个小时,那是功夫达标的衡量准则,是功夫成就了,能站两小时,练功夫时则要少站多遛,不见得一次非得两小时。
——改编自李仲轩老人的站桩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