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万发金:简评李娜散文《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
原创作者:万发金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简评李娜散文《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
带着这样的期盼,走进作者的第一篇——《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作者从踏入生我养我的戈壁由一位叫水莲的蒙古族姑娘端来的大碗清茶招待我开始润笔。这第一杯茶,清凉而又浓俨的茶香在唇齿之间回味,竟然让我思绪飘飘,勾起对童年的回忆,记忆的片段丝丝缕缕萦绕在我心头。在这一杯茶的叙写中,勤劳的爷爷一生与青砖茶为伴,青砖茶成为爷爷一生的嗜好。散文是用方块汉字一笔一画写出的,作者却用它一心一意联想了青砖茶的酿制过程。笔墨在回忆与联想之间穿梭跳跃,这段文字的续写悠远而又厚重。
如果说,作者的第一杯茶是写实,接下来的第二杯茶里,很是津津有味地捕捉了戈壁荒野上那些毫不起眼的小甲虫、小昆虫们,写出了顽强扎根于戈壁上的一株草、一块石,这些在世人眼里被视为最卑微、最低等的动植物,作者却倾注了真挚的情感,把甲虫、草根、顽石甚至沙丘等,活化得生机勃勃,成为戈壁荒野永恒的生命现象。其实,作者在续写的时候,也已经将自己和它们相容在一起,难分彼此,“我也只是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和一株草、一粒沙没有任何区别”。这构成了作者赋予本篇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戈壁大漠的内在品质,那就是隐忍和执着,是戈壁大漠的精神和力量所在;这种精神和力量,也必将对居住于此的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宁夏作家石舒清认为,作家应该将鲁迅先生的创作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本文作者对“开掘要严”也情有独钟。她并没有将思绪停留于此,而是极尽智慧所能,开掘深挖大漠戈壁更加深层的内涵。“我”于是“谢绝了一匹骏马的邀约,大步踏出帐篷,向着戈壁深处走去”。作者站立戈壁大地,将视角追溯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广阔无垠的戈壁与悠远的历史长河碰撞,从中挖掘新的创作灵感。于是,作者伫立于这大天大地的旷野戈壁,与唐代诗人许棠、高僧玄奘进行诗意交流,以此感受到了戈壁不仅仅是苍凉,还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恢宏大气;又与十七岁叛逆男孩的事迹邂逅相遇。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名十七岁男孩在无垠的戈壁前,幡然悔悟:面对戈壁才能找到自己,直面自己。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感触呢?由此,作者在这更深层面上,发掘出戈壁给我们的一种新的力量:爱和醒悟。
作者为什么把散文集的第一辑全悉编排为对戈壁大漠的礼赞,为什么把《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放在了开篇之首,为什么又把它作为这本散文集的书名!只有深入品读了《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这篇浓缩着作者深情厚意的散文,在读懂了她逐层深入的表达之意后,就不难读懂作者的匠心独用,不难理解作者表达的立意深刻和高远。虽然没有向作者征询过,但如果说,这本散发着墨迹芳香的散文集是作者的处女作,那这篇《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就是她的代表作。
开掘深入,是作者创作的极致追求。阿拉善是一片热土;却往往被人们标签上“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字眼。但,在作者眼里和心里,这戈壁上的微小生灵竟然是那么的生气和灵动,作者深情地凝视着这片土地,挖掘这这戈壁上的“宝藏”,并倾注着她的一往情深。这不由得让我记起了著名诗人艾青在他著名的诗作《我爱这地》的结尾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好作品让人心安宁。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其作用在于把你的心拉回正轨,回到一条充满能量的、积极的道路上来。当下,时光匆忙,现象纷乱,尤其是世人的心灵不够安宁平静。有句话说,生活充实才能快乐,心灵安宁即是幸福。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如何能够找到一条让心不再盲目、忙碌、忙乱的地方,手捧一本优秀的散文书,一篇篇镌刻着家乡风情的散文来一一品读,我们迷茫的心灵会得到净化。李娜的散文集《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可以让你心静如水,可以让你再次走进这一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可以让你回转身影,重新找回到你生命的起点。
李娜曾经说:“阿拉善这片厚重的土地给了我启示,戈壁给了我成长的力量。我还要用这种厚重的、温暖的情怀来描写它、歌颂它、赞美它。让更多不了解戈壁的人看到它,爱上它。”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今天,李娜作为阿拉善大地一位90后新生代青年作家,将视角投向于这片广袤的戈壁大地,一定会像她所刻画的白刺那样“将根系深深地扎根到地下去”,在不断开掘、汲取这块“心怀敬畏”的土地上更多的人文元素,迸发出新的创作力量,在精致而厚重的描写中既写出戈壁的幽静细微,也写出戈壁的气势恢宏,真的让优秀的散文创作成为更多人走进阿拉善、读懂阿拉善的一扇窗。也祝愿李娜身影虽然停留于戈壁,但创作的心灵走出戈壁,用坚定的步履,走向广袤,走向高远。
作
者
简
介
万发金,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出版《一路走来》、《行走在生命课堂》教学专著,主持国家、自治区级“十二五”“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