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里,这些鲜花都可以吃!+是花痴?还是吃花?
-风物君语-
中国到底哪里的人最花痴?
春天,是属于鲜花的。
小的时候,看到枝丫上饱满的花朵,总会忍不住揪几瓣放入嘴中,后来看到电影《末代皇帝》中,婉容吃花的镜头,更是好奇各种鲜花的味道。
▲中国人吃花图鉴不完全版。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中国人的饭碗里~制图/Paprika
提及吃花,总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加持,事实上,在中国各地人的餐桌上,鲜花从未缺席过。对于中国人而言,吃花,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
北北北北北方:朴素vs风雅
槐花是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人们,对于吃花的原初记忆。
早年间的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是华北平原最青黄不接的时刻。去年的粮食已消耗殆尽,新的庄稼尚未成熟,此时家门口老槐树上冒出的翠绿色花苞,就是最抢手的“粮食”。槐树低矮处的槐花,早已被村里的孩童捋得干干净净,想要吃上一顿槐花饭,得用专门的工具,才能把高处摇曳的槐花给拽下来。
刚采摘的槐花有种淡雅的清香,捋一把塞入嘴里,是春天特有的气息。在河南,槐花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蒸。新鲜的槐花洗净后,掺上一些玉米面,放上笼屉大火蒸煮。蒸好的槐花,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上干红辣椒二次爆炒。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槐花早已从“饥荒特供”,上升为华北地区的春日情怀。除了蒸着吃,槐花还可以炒食、入馅,无论是那种吃法,一盘槐花端到面前,总能让你联想到某个春天。
北方人吃的花常常朴素得令人认不出来,萱草就是其中一种。萱草又叫黄花菜,是中国人的“母亲花”。天津人的“生命之光”捞面,少了它就缺失了灵魂。
▲天津捞面。图/网络
天津有句老话,“天津人未出娘胎就吃了几顿捞面了。”在天津,特定的节气要吃捞面,接风要吃捞面,甚至是寿喜席也要吃捞面。而这碗捞面一定要拌上“四凉四热”的卤子。细细长长的黄花菜就是这四凉之一。除了捞面,天津人大年三十晚上的素饺子里也多以黄花菜入馅。
相较于槐花、萱草,秋天盛开的韭菜花,更易让人忽略它的“鲜花”属性。韭菜花的最佳采摘期,要选在其欲开未开时。磨碎后腌制的韭菜花酱,是老北京铜锅涮肉的最佳拍档。
虽说芝麻酱是北京人的“命”,但过于香浓的芝麻酱,也并非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在芝麻酱中,掺杂一筷碧绿的韭菜花酱,青葱的鲜味,可以巧妙地中和芝麻酱的厚重。有了韭菜花的衬托,略膻的羊肉,甚至还被激发出奶油的香甜。
若因为槐花、韭菜花的朴素,就一概论之北方人吃花不精致,洛阳人要第一个站出来反驳。毕竟作为“人间富贵花”的牡丹,不仅是洛阳的城市名片,更是洛阳人一年一度的美食狂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帝京。”在神都洛阳,许多事物都和武皇有关,牡丹花饼也一样。新鲜的牡丹花瓣,和红豆、红枣等食材入馅,做成甜甜的素饼,正是一代女皇的首创。层层酥脆的外壳下,是丝状的牡丹花瓣。赏花时品尝,别有一番意趣。
长江沿线:吃得就是一个雅致
区别于北方食物的朴素日常,江南一带的美食,自带精致滤镜。
▲一到八月,整个包邮区都是桂花味儿的。图/soogif
仲秋八月,正是桂花开得最盛的时刻。这个时候的苏州,满城都是桂花香。“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花朵细碎的桂花,香味馥郁,略一触碰,衣袖裙摆就沾满馨香。深嗅一口,心脏都被熏得柔软了。
崇尚精致生活的苏州人,将新鲜的桂花晒干,做成桂花糕、桂花饮、桂花酿等,不用说桂花的香气,单是桂花金黄的颜色,就已是香熏欲醉。
无需任何广告营销,一盅桂花冬酿,就足以吊起苏州人的胃口。当空气开始被冬天的寒意所笼罩,苏州老城区的巷子里,就已经开始弥漫出桂花冬酿的微醺味道。对于苏州人来说,如果冬至不喝冬酿酒的话,整个冬天都相当于白过了。
所以,在冬至夜的前几天,冬酿酒的铺子会被前来拷冬酿酒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吴侬软语的嘈杂声中,是苏州过节时的独有热闹。在这个一年中最漫长的夜晚,喝一口甘冽醇厚的桂花冬酿,是苏州冬至夜里,最温暖的一抹慰藉。
如果说桂花是苏州人的贴心“小娘鱼”,那么杭白菊就是杭州人的缪斯。浙江杭州盛产白菊,这里的人们食花方法更显精致风雅。菊花以淡泊著称,其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当茶饮,杭白菊是个中佳品。
文人经常称赞菊花独具傲骨,大约是因为菊花在经过风霜雨露之后,反而愈发甘甜的缘故。燥热的夏日,于午后的熏风里,冲上一杯菊花茶饮,观看一朵朵菊花在杯中起落舒展,这大约就是俗世生活里的惬意时光。
▲故宫餐厅开放后,菊花火锅成为新晋网红。图/网络
许多花,能够成为美食IP,是因为有许多的知名意见领袖。而菊花的头号粉丝,就是慈禧太后。据传至今仍流行江浙一带的“菊花火锅”,就是慈禧太后首创的。
“菊花火锅”的烹饪方法并不复杂,火锅里放入鸡汤煮沸,然后放入切得很薄的肉片或鱼片,盖上盖捂5分钟,而后抓一把鲜野菊花放进锅里,盖上盖再捂5分钟即成。揭开锅盖,扑鼻的清香,掀起一阵菊花味儿的热浪,入口的汤汁更是鲜味无比。没有麻辣的味觉冲击,却自成一种与淮扬菜的精细讲究相辅相成的精致与温吞。
▲荷花酥。图/纪录片《舌尖上中国3》
沿着长江回溯,湖北境内的洪湖市,满是淡雅的荷花香。夏日伊始,洪湖荷花节如约而至,浪打浪的洪湖水不仅孕育出了地灵人秀,连开出的荷花也有一番毓秀风神。
湖北人对荷花的清苦,有很高的接受度。为了保留荷花的天然清香,每当荷花次第绽放之时,湖北人就开始采集新鲜的荷花入馔,荷花鱼肚、炸荷花、香酥荷花、荷花粥、荷花糕,都是以荷花为烹饪原料的美味佳肴。
岭南地区:季节晴雨表
由北向南,大地上的植被渐次茂盛,可食用的鲜花种类也丰富许多。最会吃的广东人自然也不会错过应季的鲜花美食。
广州的春天,少不了一碗木棉花汤。春日的广州,满城都是木棉花。高大挺拔的木棉花,不仅是广州的市花,更是“市宠”。有着药用价值的木棉花,是青睐药膳的广州人煲汤做菜的优选。在广州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在木棉花树下捡木棉花的长辈、小孩。(小提醒:街边掉落的木棉花不要捡,容易有杂质和虫卵,且尚未晒干的木棉花瓣,易含有生物毒素。)
在广州人心中,木棉花是“天赐的好物”,花瓣和花托都可以入药,煲汤或煮粥时,少放几朵晒干的木棉花,汤汁香滑,清热又除湿,堪称是广州回南天的“克星”。
对于生活在两广的客家人来说,夏天来临的标志,不是闷热的天气和西瓜,而是从每家厨房里飘出的瓜花酿香气。生活在广西贺州的客家人,尤其喜欢酿菜,新鲜的南瓜花最适合拿来做酿菜。
当夏日的燥热尚未全面出击,贺州的客家人,就已经开始忙着采摘南瓜花了。新鲜的南瓜花梗,和猪肉、虾仁、瑶柱等食材一起搅拌成酿心,酿入去掉花蕊的南瓜花囊内,封口煮熟。
煮熟后的瓜花酿,一个个倒立着,有种圆滚滚的喜庆。清香的虾仁,爽口的花梗,再加上南瓜花本身的清甜,让人难以拒绝。在贺州,两代人之间无论有多深的代沟,都能让一盘新鲜的瓜花酿来填平。
相较于木棉花的绯红,南瓜花的嫩黄,顺德人爱吃的姜花,有种出尘的素雅。
▲姜花鱼。图/网络
姜花手撕鸡,对顺德人来讲,是一种挡不住的清香诱惑。散养的走地鸡卤至刚熟,手撕后加入酸姜、芫荽梗等调料,最后撒入一捧姜花花瓣。姜花的馨香,瞬间占领了嗅觉高地,将稍显平淡的鸡肉,衬托得尤为鲜美。细细咀嚼,细嫩的鸡肉,也融入了淡淡的姜花花香。
姜花,是顺德人的百搭女王。除了和走地鸡合作,姜花还可以榨成姜花汁,酿入新鲜的墨鱼丸中。炸好的姜花金丝球,“卜卜脆”,咬下去,鲜甜的爆浆,却满是姜花汁的清爽。
香港也曾经兴起过吃鲜花的热潮,据说这一时尚,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香香公主吃花充饥治病的故事中得出的灵感。鲜花冲茶是最普遍、最简单的吃法。一些茶餐厅还把各种应季鲜花制成花酱,调入果品或面包、饼干等食品中,成为一抹惊艳的点缀。
西南百花园:没有什么花是不能吃的!
广袤的西南地区,是鲜花的天堂。
百合花是贵州仡佬族的族花。成形于明末清初的“三幺台”是仡佬族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一台茶席接风洗尘,二台酒席八仙醉酒,三台饭席四方团圆,这样的盛宴自然少不了百合的身影,烩百合、南瓜炒百合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佳肴。
但要说到以花入馔,云南才是大佬。在四季如春的云南,“姑娘四季把花戴”。也正因为云南鲜花如此之多,所以“鲜花当蔬菜”。
在云南,鲜花的吃法如同吃蔬菜一般,用油盐炒着吃,炖着、蒸着、糟着、腌着吃,不一而足。据记载,云南可以吃的鲜花有160余种之多。
鲜花饼,是云南吃花界的“课代表”。以玫瑰花瓣或者茉莉花瓣作为馅料的鲜花饼,花香并不浓烈。刷了蛋液的饼皮,酥酥的,有种淡淡的牛油味。咬开后,湿软的花馅,可以明显看到较大的玫瑰花瓣,有种甜糯的绵软。
在云南泸西,棠梨花、苦刺花、玫瑰花、芭蕉花、茉莉花、油菜花和马桑花等,都是经常入菜的鲜花。
春节过后,泸西的漫山遍野是棠梨花的主场。一簇簇盛放的棠梨花,在装点泸西大地的同时,也是山里人家增补家用的一种选择。采摘下来的新鲜棠梨花,漂、洗去除涩味后,便可以装进桶里,挑进大街小巷叫买叫卖。
每年春天,在乡下的许多父母,都会在冰箱里冷冻一些棠梨花,等待着远方的孩子回乡食用。在可以吃的“花花世界”,棠梨花不似苦刺花一般清苦,又少了些槐花的腻香,清甜的味道,几乎是云南人最喜欢的野菜。和酸腌菜,或是火腿、豆豉一起清炒,又鲜又嫩。
如果说泸西是棠梨花味儿的,那么弥勒则是苦刺花味的。这种不艳不香,甚至略带苦涩的花,是云南弥勒人的心头好。
苦刺花的采摘,是个技术活。一串串粉白色的小花,躲在葱郁的绿叶中,而那些尖锐的细刺,却满布在花朵绿叶之间。一不小心,手指就被刺破流血,每次采摘回来,衣服鞋子上,甚至都插满了刺。
采摘的苦刺花,花朵小小的,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用水焯过后,和青豆、鸡蛋,或是咸菜等一起清炒即可。炒熟的苦刺花,有种清香而略带苦涩的感觉,这种味道,或许正是生活的本味。
▲炸白花。图/soogif
立夏这天,云南鹤庆的白族人家,要吃“花宴”欢庆佳节。“花宴”分别由四道炒菜、凉盘和汤菜组合而成。由白牡丹做成的“白鹤穿翠”,以山兰花、蔗菜花、石花、韭菜花、白牡丹花为主料的“五花庆寿”,以及梅花为主的“金针银线绣梅花”等,让餐桌开出了花。在“花宴”席上,除吃“花菜”外,还要吃花粥,饮花酒、喝花茶。
▲石榴花炒火腿。图/网络
傣族人的餐桌上,花的影子也随处可见。“猪血玛瑙”中有红山茶的花瓣,“天女下凡”中掺杂着棠梨花的芳踪。木棉花可以和酱豆米一起翻炒,小百花则能和酸腌菜一起煲汤,大白花和辣酱凉拌生食,芭蕉花水煮,鸡蛋炖仙人掌花,有些花菜甚至叫不出名字。一张餐桌,宛若一个浓缩的百花园。
每一种花的开放虽都略显匆匆,却使生活从烟火中拔俗。盛开的花朵不仅留下了余香,留下了瞬间的美好,也留下了无尽的美味。
什么花,是你最爱吃的?
花花世界里,这些鲜花都可以吃!
情人节已经过去了,你收到的玫瑰是放着养呢,还是已经被做成各种美食吃掉了?
那么,哪些花儿不能吃?
哪些花儿能吃,该怎么吃?
今天呢,我们就来聊聊花花世界里,“吃花”的那些事儿。
关于“吃花”的小疑问
1、市面上卖的鲜花能不能吃?
市面上卖的这些鲜花主要是供观赏用的,在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做防虫处理、喷施农药等,很可能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直接吃这样的鲜花,在安全性上是没有保障的。
2、蛋糕、甜点上点缀的花瓣能吃吗?
那蛋糕、甜点上点缀的花瓣,能直接拿来吃或泡水喝吗?
不一定。
这取决于所使用的鲜花本身是否可食用,如果是市场上那种观赏用的鲜花,就是不能吃的。
买蛋糕、甜点的时候不妨向商家了解下具体情况。如果没法确定,最好就别吃了。
3、路边桂花树上的桂花,可以捡回家吃么?
每当桂花雨、满地香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在脑海里想过,要捡(zhai)些回家做桂花糖藕吃呢?
千万不要这么做!
新鲜桂花中含有大量细菌和虫卵,且不易清洗掉,如果直接食用,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出现拉肚子等症状。
而且,路边的桂花树,长期受到汽车尾气、灰尘污染,部分重金属含量很可能会超过食用标准。如果拿回家吃,有可能吃下不少重金属。
正规的桂花食品均是经过净化处理,且检验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4、菊花茶、茉莉花茶,能不能用鲜花来泡?
我们平时喝的菊花茶、茉莉花茶,通常都是干制品的。它们往往通过阴干、晒干、烘干等方式去除过多的水分,使含水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新鲜的菊花、茉莉花其实也是可以吃的,它们不像有些鲜花存在不良反应或毒性,需要制成干品后食用。当然,前提是它们本身是可食用的品种。
那些可以吃的花儿
大部分无毒鲜花均可食用,只是口感区别而已。
来说说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可食用鲜花,变着花样饮花茶、喝花粥、吃花菜,连心情也会变好呢。
1、玫瑰
这里说的玫瑰,是月季、蔷薇、玫瑰等一类蔷薇属花卉的统称,用英文说就是rose。
作为食材,中国玫瑰Rosa rugosa更为香甜柔嫩,和花店里卖的玫瑰花不一样。
玫瑰在东西方都是广受欢迎的食材,东方人不仅用玫瑰来泡茶,还将玫瑰做成酱、做成饼,比如云南的玫瑰鲜花饼,北京妙峰山的玫瑰酱,苏州的玫瑰饺子...
西方的糕点中,玫瑰常常即做装饰又做食材。
2、桃花
桃花中含有山萘、香豆精、三叶豆苷等有机化合物,能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营养和氧的供给,滋润皮肤。
中医认为,桃花有利水、通便、活血之功效。
所以,无论桃花酒、桃花茶、桃花粥,大家都注意用量啊~~~
3、茉莉花
茉莉花对肝脾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饮片新参》中认为,茉莉花有平肝解郁、理气止痛的功效。《本草纲目》也记载:茉莉花性辛甘温、和中下气、避秽浊,可治下痢腹痛。
对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腹痛、腹泻,茉莉花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茉莉花用除了用在糕点和冰淇淋中,还可以做菜。
茉莉炒蛋,云南人民最爱。
4、菊花
菊花品种特别多,如杭白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
菊花可清热解表,清肝明目。适合肝火较旺,用眼较多的人群。
一般泡茶比较多用杭白菊、贡菊、胎菊。
还有菊花酒,菊花火锅可以尝试。
5、桂花
桂花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经闭腹痛等有较好的疗效。
桂花的吃法特别多,桂花糖,桂花糕,桂花酒酿圆子,桂花糯米藕...
随便把桂花加在什么食物里面,都能立刻灵动起来。
吃了凉东西,胃感到寒凉,甚至疼痛,可以泡上一杯暖暖的桂花茶,趁着温热的时候喝下去,会感觉舒服很多。
6、槐花
这个比较接地气,北方的小伙伴肯定很熟悉。槐花有清肝泻火、清热凉血、疏风收涩作用。
槐花饼,槐花饭,蒸槐花,都可以吃。如果卫生条件允许,新鲜的槐花还可以直接吃。
槐花烙饼在春天特别受欢迎,鸡蛋的鲜味夹杂着槐花的花香,特别让人满足。
7、紫藤
紫藤花可提炼芳香油,并有解毒、止吐泻等功效。不过紫藤的种子有小毒,千万不要吃了。
做法和槐花近似,可蒸,可拌,可作馅煎饼。但是它比槐花更浪漫——吃到嘴里,感觉整个春天都带着一股朦胧的淡紫色,在嘴里芬芳氤氲开了
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清香味美。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都是属于这个春天的紫色盛宴。
8、石榴花
石榴花的营养特别丰富,有止鼻阻、吐血及外伤出血的作用,外用则可治中耳炎。
有红白两种颜色,加入食物里的花,以白色为佳。
石榴花漂洗干净后可以炒腊肉,做石榴花汤,还可以凉拌等。
tips:想吃花的童鞋们,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哦!路边的野花你可不要采~
是花痴?还是吃花?
丨春天的花,光看还不够丨
-风物君语 -
春天有多“好吃”,想必不用我多说
可你尝过春天的花吗?满园春色关不住,不如拿来烩豆腐
天气渐暖,花红柳绿尽芬芳
既是春色,也是美味
花花草草呀,正等着你吃掉它▼
1、古人吃花,千古韵事
春日来临,万物复苏,百花盛开。
自古以来,“花草”便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成为某些品格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花草除了作为观赏、吟咏之对象,也是可入馔的天然食材。花这么高雅的东西,怎么能沾上烟火气呢?这可不是焚琴煮鹤的粗鄙行径,而是极雅致的饮馔之法。
《离骚》有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有食用木兰、秋菊等自然花草的习惯。
南宋学者林洪在《山家清供》中收录了簷蔔煎*、蜜渍梅花、梅粥、雪霞羹、广寒糕等十余种以鲜花为原料的菜肴。值得一提的是,林洪在书中曾引杨万里的诗句:“翁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食用梅花已然成为志趣所托。这位“自要嚼梅花”的杨诚斋就是要借吃梅花来告诉旁人——我们不一样。
*注:簷(yán)蔔,即栀子。
明人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记载的食用花有二十余种。
其中,桂花、莲花、茉莉等,至今仍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花卉。藤花作馅、芙蓉烩豆腐、栀子油炸,亦是不算稀奇的家常做法。
有了前人的“铺垫”,清代的鲜花入馔之法愈加完善,可以说形成了一套“方法论”。
“文艺吃货”李渔曾让佣妇将鲜花露浇在米饭中,以起到增香的作用。此外,他还特意强调,蔷薇、香橼、桂花三者为上品,言语间颇有些“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得意。
最会享受的慈禧太后更是鲜花菜肴的拥趸。据曾经长期陪伴在慈禧太后身边的德龄郡主讲述,这位老佛爷偏爱用一种名为“雪球”的白菊花瓣入馔的鸡汤。有时甚至亲自下厨煮制,可见其喜爱之深。此外,炸荷花瓣、炸玉兰花瓣都是宫廷常见小食。各色花茶更不在话下。沈复的《浮生六记》中就曾记有荷花茶的烹制之法——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味尤绝。”
以夏日初放的荷花为容器,茶置于其中,以浸染淡淡荷香。如此烹茶,当真绝妙。
2、春日撩人,认真吃花才是正经事
在春天复苏的,除了草木,还有人们的食欲。
“咬春”时,不妨亲自动手,做几道鲜花菜,实打实地咬一口春天。尝一尝花团锦簇,得个满“膛”春色。
梅花、樱花、桃花、槐花、油菜花、玉兰花、紫藤花……春日花草那么多,哪一种最好吃呢?
🌸梅 花
最早开放的就是梅花了。
“山中除夕无别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勤奋的梅花能赶上春节。
梅是历史最悠久的果树之一,原产于我国南方,北方则以盆栽最为常见,中国人对梅花及其果实的利用,可追溯至公元前5495年至前5415年左右。
▲插画/逗逗的弟弟
《山家清供》里记载了多种梅花食用方法,其中最简单的当属梅粥。白米煮粥,待熟后,加入落梅即成。尝一口温润香甜,似乎能看到落英缤纷的美好画面。
🌸油 菜 花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油菜花田
雨水节气前后,是油菜花初绽之时。
油菜花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北起呼伦贝尔草原,南至海南岛,东起长江口,西至青藏高原,都有油菜花的身影。所以,每年1月至8月都能观赏到油菜花。
原本作为油料作物的油菜花,早已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观赏花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把婺源的油菜花海选为春季出游目的地。
▲蒸煮油菜花
人们大都了解油菜籽可榨油,殊不知油菜花也能食用。煦煦春日中,不妨采些新鲜的油菜花清蒸。
油菜花清洗干净后控水,在蒸锅中一层油菜花、一层面粉地铺好,均匀拌开,再撒上少量香油,待水沸后蒸煮五六分钟,撒少许盐即可。出品清新甘甜,让春天缠绕在你的唇齿之上。
🌸玉 兰
与油菜花同时开放的玉兰,也是我国主要的观赏花木之一,在南北方皆有种植。
▲插画/逗逗的弟弟
口感丰润肥厚的玉兰花最适合用来煎炸。将玉兰花瓣洗净沥干,用鸡蛋和面粉拌匀挂糊,热油下锅,或煎或炸,直至两面金黄,香气四溢。
炸玉兰花瓣也有甜咸两党,不知你站哪一边?
🌸堇 菜
堇菜分布于我国大部的高海拔山区,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花卉。
▲插画/逗逗的弟弟
新鲜采摘的堇菜花洗净,自然晾干备用。取蛋清,加一勺糖,少许白酒,湿性打发(或直接使用)。把蛋白均匀地涂抹在花瓣上,略微晾干,裹上白砂糖即成。
这大概是“最春天”的零食了。
🌸桃 花
惊蛰至,桃始华。
桃隶属于蔷薇科桃属,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本草纲目》有记:“桃花味苦,平,无毒”。桃花入馔的方法很多,泡酒、做酱、煮粥。
最惹人爱的莫过于桃花酒。把冰糖、洗净阴干的桃花叠放于瓶中,缓缓倒入白酒后密封,在阴凉角落处放置45天左右便可以喝了。
《桃花扇》有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桃花做粥是另一种入馔方式,制法同梅粥相似。
🌸樱 花
赏樱是现在备受人们喜爱的春游活动之一。
谈及樱花,似乎总与日本文化的流行脱不了干系。然而,据史料记载,野生樱花其实发祥于喜马拉雅山麓。只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美色太多,樱花一时曾落了下风。
▲盐渍樱花
盐渍樱花,最能保留住樱花本身的颜色和浓郁香气。
摘取七八分开的新鲜樱花,清洗晒干后,以一层樱花、一层海盐的顺序铺在容器内,用重物压紧两三日。待水分渗出后,另取容器,将挤干的花朵浸泡在梅子醋中,再次密封、压实。一周后,沥去水分,阴干后即可食用。
想看更多樱花花事,点这里👇
▲樱花水信玄饼
🌸柳 芽
柳树在国内很常见,按形态可分为旱柳和垂柳。
旱柳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平原,垂柳则在全国各地皆有分布。柳亦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柳”、“留”谐音,折柳便有送别之意。
清明时节,柳芽萌发,又是一种入馔的好食材。
▲插画/逗逗的弟弟
柳芽煎饼是道做法非常简单的美妙春味。
采摘新鲜细嫩的柳芽,清水浸泡十分钟,洗净,投入开水中,焯三分钟,取出备用。另取容器,将玉米粉和面粉以1:1的比例混合,倒入准备好的柳芽,再加水搅拌成面糊,加盐调味。热锅凉油,倒入适量面糊摊平,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槐 花
在人间芳菲已尽时,除了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还有槐花。因此,农历四月也被称为槐月。
槐花生长于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大体可分国槐与洋槐两种,国槐高大,有毒,不可食用;洋槐植株较矮,花成簇状,民间食用的便是洋槐了。
▲插画/逗逗的弟弟
对在华北长大的我来说,四月的味道就是槐花的味道。
每年,家里都会做槐花饼。新鲜采摘的槐花簇去梗,投入清水洗净,轻轻揉搓,沥干多余水分,加入面粉、鸡蛋、水、精盐搅拌成面糊,用手团成球状,压扁成饼,入锅炸制。
槐花饼表皮金黄酥脆,同时花的汁水被高温迅速锁住,使甘甜清香的味道得以保留。上大学之后,家乡于我只余下夏冬两季,吃槐花饼也成了奢望。
🌸紫 藤
等到春末,还有一种花姗姗来迟,那便是紫藤。
土生土长的紫藤,自古便作为盆栽棚架植物,多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现今已广泛种植。紫藤生命力旺盛,《花经》形容其长势为“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足见其强势。
▲插画/逗逗的弟弟
紫藤入馔,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藤萝饼。
取紫藤花瓣与花蕾洗净,加入白糖、黄油拌匀。和面下剂子,擀成面皮,包入拌好的藤萝,做成饼状,入锅小火煎熟。强势如紫藤,也免不了被我大吃国人吃进肚子里。
你最喜欢吃春天的什么花?
文丨伊森
编辑丨酱子
参考资料丨蔓玫《节气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
《中国国家地理》第521期、《博物》第52&135期
图编丨砰砰
不知不觉,杭城各处的梅花已经悄然傲立枝头。在我们这种吃货眼里,这漫山遍野的不就是一场梅花盛宴嘛!要知道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以花入馔,一尝百花滋味了。
今天我们将化身美食博主,给大家看看古人是如何把梅玩出花样的。
一、养生粥
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罗列了各式与梅花有关的食谱,有梅粥、汤绽梅、蜜渍梅花、素醒酒冰等,不仅花样多,也饶有情趣。其中的一款梅粥,制作十分简单:“扫落梅英,净洗,用雪水煮白粥,候粥熟同煮。”意思是将落下来的梅花瓣漂洗干净后,加入雪水煮的白米粥。
梅花与雪是冬天的一对清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者合而同煮粥,洁白清香兼而有之,粥的味道自不待言。
清朝顾仲的《养小录》里也有一款“暗香粥”,听这名字就知道此粥清雅不凡。其制作方法也极简单:把落梅花瓣用棉布包起来,等粥煮熟了就把花包放进去。软绵的梅花瓣隐隐透出暗香,和雪白的粥汤盛在一起,清纯芳香、令人食欲大增。
今人已不似古人那般有如此闲情,但在广东的传统小吃中仍保留着一款梅花粥。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据说此粥具有健脾开胃、疏肝理气的功效。药用真假待其考证,只是觉着梅花清雅,大约确能减一点人的浊气。
二、梅花汤
清朝顾仲的《养小录》里另一款暗香汤也是极富盛名。“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水如瀑布倾注,半开的梅朵于雾汽中缓缓绽放,有如生者,载沉载浮。这样的暗香汤,岂不令人垂涎欲滴?
三、蜜渍梅花
“剥白梅肉少许,浸雪水,以梅花酝酿之。露一宿取出,蜜渍之。”
白梅肉、雪水、梅花、蜜,只看原料,就给人一种清雅脱俗的感觉,若用此馔作下酒菜,则其韵味“较之敲雪煎茶风味不殊也”
四、香道之用
古时,与梅花有关的香方甚多。文人对于以高洁著称的梅花,有着特殊的崇敬与喜爱。仅宋代《陈氏香谱》中,便有寿阳公主梅花香、李主帐中梅花香、笑梅香、胜梅香、肖梅香、江梅香、梅芷香、梅萼衣香、韩魏公浓梅香等数十个与梅花相关的香方。
明代《香乘》记载的一则“梅萼衣香”中加入了含蕊未开的梅花。
香方:丁香二钱,零陵香一钱,檀香一钱,舶上茴香五分(微炒),木香五分,甘松一钱半,白芷一钱半,脑、麝各少许。右同剉,候梅花盛开时,晴明无风雨,于黄昏前择未开含蕊者,以红线系定。至清晨日未出时,连梅蒂摘下,将前药同拌阴干。以纸裹贮纱囊佩之,旖旎可爱。
元人刘秉忠《焚胜梅香》诗曰:“春风吹灭小檠釭,梦断炉香结翠幢。檐外杏花横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诗中描写的就是古人在春天焚梅花香丸的情景。
春日时节,肆意绽放的牡丹一下子让春天热闹起来。色彩缤纷的牡丹花不仅仅是吸引人们的眼球,那些追捧食花艺术的老饕早就在琢磨,如何把几分娇艳请到肚子里去了。在牡丹之都——洛阳,有人要挖掘出牡丹花的“传统”吃法,打破“牛嚼牡丹”的禁忌,来个牡丹饼,炒个牡丹肉丝。餐饮企业也顺意做起了“传承古法”的牡丹美食,只是这牡丹的味道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性感。
常年与花朵打交道的我,对花朵的味道自然充满好奇。想来,印象最深刻的当属芭蕉花了。这吃的芭蕉花并非长成香蕉的雌花,而是整个花朵尖端的那朵大“雄花”,在剥去了外层的干硬花瓣之后,再将中间的嫩花瓣和花蕊细细剁碎,随即下锅爆炒,撒点细盐即可出锅,尝起来像是微酸略软的竹笋。跟吃牡丹一样,吃的过程远比尝在嘴里的味道更有吸引力。
还记得吃过的那些花吗?
其实我们吃花的历史并不短,早在2000多年前,黄花菜(萱草)就已经被摆上餐桌了。并且,我们现在的餐桌上也没少碰见花朵,菜花、西兰花还有泡在蜜汁里的糖桂花,吃花并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
只不过,我们吃到这些花朵的时候,它们都没有花朵的样子:黄花菜已经经过蒸煮,脱水成干,就像腌菜干;而菜花,西兰花的小花还没打开(有些时候在菜市场会碰上开花的西兰花,这种西兰花口感会大大折扣);桂花太小,除了香甜味,全然没有让人咀嚼的快感;偶尔碰上的洋槐花,也是容貌低调。恐怕大多数人都跟我一样的想法,非要把那欲滴的娇艳送入口中,才算吃花。
虽说牡丹的颜色绚丽多姿,不过论口感,就没那么丰满了,那些纸质的花瓣嚼在嘴里,既没有西兰花的脆嫩,也没有黄花菜的劲道,这大概就是很难见到单纯以牡丹花为主料的菜肴的原因吧。作为配料出现在菜肴里,也多是取其香艳之色。
有人说牡丹配菜取其清香,也多少让人觉得不靠谱。诚然,牡丹是有香味的,但是看过多次牡丹,使劲回忆也想不起它的香味,比起兰花、桂花,抑或是玫瑰的香气,这种香味太没有特征了,牡丹气味中的起决定作用的芳樟醇、香叶醇等,都是芳香植物共用的香气成分。况且,这些成分都易挥发,在火烧火燎的中式菜肴烹饪中,塞满了玫瑰花瓣的鲜花饼也只能保持淡淡的香气。而烘烤牡丹花瓣在那样的条件下,究竟能保留几分滋味,实在无法保证。
营养不如大白菜
多数鲜花的口味不尽如人意,营养又如何呢?
所有关于鲜花营养的解说词都是一样的——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类黄酮等多种营养元素,俨然成了健康使者,怎么看都像是保健品广告。有蛋白质、氨基酸没错,哪朵花能没有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呢,不过比起吃鸡蛋,嚼牡丹获得蛋白质,无异于缘木求鱼,而所谓的含量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更是无稽之谈,牡丹中“丰富”的赖氨酸含量号称高达0.5%-0.8%,可是普通黄豆中的赖氨酸含量可以轻松达到2.5%以上。而维生素呢,据报道每100克牡丹花中的维生素B可以高达160毫克,似乎比西兰花中110毫克/100克的含量来得高,不过要注意一点,这则报道中牡丹花是烘干的花瓣,而西兰花的100克可是带着水分的鲜重。
至于类黄酮倒是更靠谱一点,对于牡丹花瓣来说,花青素就是主要的类黄酮,根据目前的试验,这些物质却是能起到一些抗氧化,维持机体健康的作用。不过这里也有个摄入量的问题,与其嚼大把淡而无味的花瓣,不如来两颗味道、营养俱佳的蓝莓果。况且牡丹的自然花期,只有短短半个月,如果只是为了吃花来调控花期,恐怕那样的菜价也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花瓣中藏“毒药”
除了营养平淡无奇,吃花还隐藏着不少风险。在云南流行着芋头花美食。没错,就是那种可以产出荔浦芋头或者小芋头的芋头,只不过芋头花是它们的地上部分了。把芋头还没有绽放的一根根花箭拿来,摘掉老杆,清洗干净,就可以做菜了。通常的做法是蒸,用葱姜热油把切成条的茄子略微炒一下,然后盛在盘中的芋头花之上,入锅蒸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当然了,用臭豆腐来蒸芋头花也是不错的下饭菜。芋头花的诱惑,我自然难以抵挡,不过要是处理不当,或是蒸制的时间不够长,那舌头就该受罪了。有一次在享受了芋头花之后,舌头麻了一下午,连把舌头咬下来的心都有了。
那些看着娇艳的花朵并不好惹,它们大都是有毒的。花作为繁育下一代的重要器官,植物当然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经营,并且,快开快落的它们也比那些老杆老叶要来得鲜嫩。别说是人,食草动物也不会放过如此美味。面对垂涎三尺的捕食者,植物早早地在花朵里储备了化学武器,杜鹃花中的杜鹃花毒素是其中的代表——在杜鹃花瓣飘落的池塘中,鱼吃之后,都会白肚朝天。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也能让人上吐下泻。据说,白色花朵的毒性要比颜色鲜艳的低得多,可是这没有实验根据,更像是那个“黑蘑菇毒人,白蘑菇不毒人”的传说。
如果因为营养丰富的话,咱多冒冒险也值得。不过看看这些野生花朵的营养,总让人泄气——虽然杜鹃花号称维生素B6含量超群,但是在保证不重蹈“花瓣鱼”覆辙的情况下,恐怕不如来点维生素B同样丰富的菜花;吃个柠檬,获得的维生素C,不知道相当于吃多少朵号称维生素C丰富的玫瑰花。
至于那个麻舌头的芋头花,则拥有天南星科植物的独门秘籍——草酸钙针晶,同时还含有一些皂甙类物质。如果是想感受芋头花的软糯,就要先做好处理工作,清水漂洗3~4次或者用清水浸泡30分钟后再配菜,也可用热水煮2~3分钟。另外,在处理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免得尝不到美味的手掌也受到牵连。
牡丹的种子更靠谱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人嚼牡丹失望透顶了。别急,牡丹花虽然只能眼观,牡丹籽还是值得一嚼的。当然,不是煮来吃,而是榨油。研究分析表明,这油料可是相当符合人们对健康油料的审美情趣,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3%,而对血管大有好处的亚麻酸更是占到了50%以上(大豆油中含6.7%,葵花籽油中含4.5%)。在加工提纯之后,其口感与我们平常吃的食用油无异。牡丹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就可以贡献多年的油料,产量不逊于油菜,而且可以在山坡上安家,为人们提供优质廉价的食用油库。
除了给人们提供炒菜油,牡丹还有个本领就是可以大量地吸收土壤里的重金属,因而也被开发使用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反过来看,牡丹多少会把大口大口吞食重金属,放一些在种子里,无疑增加了牡丹食品的风险。
看来选择一个合适的种植地点,选一个放心的加工方式,我们才好大嚼牡丹。
对于那些美丽娇艳的花朵,尝鲜尚可,要健康美丽,还是来盘蒜蓉西兰花吧。
作者:史军
图源:网络
编辑:张润昕
花朵是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快乐之一,也是各种食谱中的重要装饰和组成,你,吃过花么?
从饮料酒水,主菜到甜点和零食,我们可以用花朵做很多东西,而不仅仅是把它摆在你最喜欢的花瓶里欣赏它们。
而且不要以为只有婚礼和活动可以这样,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将食用花朵应用在日常用餐中。
现在有很多常见的食用花,例如三色堇,玫瑰,康乃馨,茉莉,天竺葵,紫罗兰,金丝雀,万寿菊和月见草等等。家里就种花的我们,更不可以浪费这一天然优势,或许你也可以从花园里剪下几朵花,将普通的食物变成精致的享受。
鲜花酸奶棒冰
酸奶、水果和麦片,然后加入鲜花点缀,健康美味又漂亮
我想没有哪个嗜甜的小伙伴能拒绝这个棒冰
当然,你也可以来一个纯粹的鲜花棒冰
鲜花明胶甜点
颜值超高,甜点中的战斗机,你吃的不是甜点,是品味……
花瓣蜜饯
现在很多人都爱说自己是小仙女,
而真正的仙女不说话,看了你一眼默默吃花瓣
鲜花棒棒糖
一口一个,独一无二,不过,你舍得吃么?
玫瑰草莓巧克力
玫瑰,草莓,开心果,白色巧克力与粉红色海盐,谁能忍住不尝一口呢?
薰衣草纸杯蛋糕
薰衣草冰淇淋
紫丁香糖
鲜花奶酪
紫罗兰糖霜蛋糕
鲜花冰饮
豆蔻玫瑰鸡尾酒
芙蓉鸡尾酒
鲜花沙拉
鲜花春卷
鲜花三文鱼三明治
鲜花萝卜汤
鲜花浓汤
花儿是自然界的馈赠,它不仅可以挂在枝头插在花瓶供人欣赏,也能登上餐桌供人食用。不过一定要注意:食用的关键在于干净清洁,无农药。
有小伙伴看完这些想要动手试一试么?
也或许,已经有人动手试过了?欢迎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槐花炒鸡蛋,是春天能吃到的别样美味。
花开乍暖还寒时候
初春刚过,渐渐地进入姹紫嫣红的时节,桃杏先放,玉兰踵开,接下来是海棠。早在一千多年前,春日卖花已成风潮。
宋人蒋捷在《昭君怨·卖花人》里曾描述当时盛况,“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
今天,品读这首词,我们似乎还能看到当年活跃在城市中的卖花人身影。
▲杏花。
百姓热衷于赏花,皇帝也不例外。而且要与民同乐——北宋时,每年暮春牡丹花盛开的时候,皇帝都会邀请臣子赏花、钓鱼、宴饮、赋诗、习射,共济一堂,“以天下之乐为乐”,这项活动被称为“赏花钓鱼宴”。
参加赏花钓鱼宴既需一定级别,又是一种荣誉。宋太宗时期,集贤校理李宗谔官职较低,未被邀请参会,心有不快,便写了一首诗献给皇上:
戴了宫花赋了诗,不容重见赭黄衣。无聊却出宫门去,还似当年下第时。
意思是说,自进士及第、闻喜宴上戴了御赐的鲜花后,再未见过皇上一眼,生活是那么无聊,及第略等于未及第!太宗读诗后,不仅没生气,还真把他添入了受邀名单中。
▲玉兰花。
旧时北京稍具规模的庭院之中,多植有海棠,大概是取其“棠荫”之意罢。海棠虽都是木本植物,属蔷薇科,但并非同一属种。
庭院中所植的海棠大多是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之类。至于秋海棠则是草本,有海棠之名而无海棠之实,并不在此列,因秋海棠又名断肠花、相思草,故旧时庭院中多不栽植此花。
▲海棠。
《红楼梦》中怡红院就是以海棠得名,“怡红快绿”的“红”是海棠,“绿”则是芭蕉了。仲春之后,海棠渐放,几场雨水过后,就渐渐“绿肥红瘦”了。
庭院之中,有一两株海棠不但能更添春色,还会增加院落幽深的感觉,堂前廊下的这种落叶亚乔木,花后便枝繁叶茂,能疏疏朗朗地挡住暮春初夏骄阳的照射。
真正的阳春三月,实际上已经时值春暮,也就是今天的阳历四月。这样的天气已是“正单衣试酒”,而不再是“乍暖还寒”。
海棠向有花中神仙之称,娇艳异常,“海棠春睡”的典故说的是唐明皇召太真妃,正值杨玉环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于是李隆基道:“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正是以花喻人,形容杨贵妃的美丽动人之态。
海棠开在梅花、玉兰、桃杏之后,那时节天气是暖的,微风是薰的,是整个春天里最让人陶醉的时光。
▲西府海棠。
曾有人把海棠无香与鲥鱼多刺、金桔味酸、莼菜性寒和曾巩不能作诗合称为“五恨”。我家的小庭中曾有一株很茂盛的海棠,粉红色的花,开满枝头时能遮天蔽日,但我好像真的没有闻到过它的香味儿。
说到花香,庭院中的太平花却是清香的。那花是淡乳黄色的,枝条蓬蓬勃勃,虽然花枝茂盛,究竟是蒲柳之质,很少有人特意观赏。我的老祖母家屋前左右各有一丛太平花,是从通教寺压条得来,不几年,就长得很繁茂了。
据说太平花在宋仁宗时被赐名“太平瑞圣花”,曾植于宫苑之中,后来也就简称为太平花了。
▲太平花。
传奇美味,比香味更重要?
当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到来,花朵则会变得“美味”起来。谷雨前后,榆钱、香椿、槐花等次第泛香,正是自然赐予的食物。
榆钱、槐花一般用来做蒸菜。把淘净的榆钱、槐花撒上干面粉拌透,然后上锅蒸,熟后浇拌上用盐、香油调好的蒜汁,那可是春季餐桌上最爽口的美食了。
槐花餐是我的最爱,既沁人心脾,又有一种清雅绝丽的风情,令人难以忘怀。槐花或焯水凉拌,或过油,或与鸡蛋炒熟,做成卤,浇在刚捞出锅的手擀面上,醇香美味,开胃开怀。
▲收集好的槐花花瓣。
槐花包子也是我的大爱。或拌以肉末、或佐以粉条、鸡蛋做成包子馅,口感绵软香嫩,又有着一股淡淡的原野之气,简约不简单,家常而又不寻常。
槐花性苦、微寒,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之症,也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眩晕,著名的中药方剂“槐花散”中,槐花便是君药此外,槐花还可单用煎汤或者配伍夏枯草、菊花等做茶饮。
槐花花蕾干燥后即为槐米,槐的果实称“槐角”,其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痔疮、肠风、瘀血肿痛,痈肿疱疡等症。
蒸槐花各处均有,但谷雨时节,以牡丹花入馔,则不得不提洛阳。
洛阳人称谷雨为“牡丹开侯”,牡丹花为“谷雨花”,而从开侯之时起,新一年度的牡丹饼就开始流行了。
▲牡丹饼。
将每年谷雨时节盛开的牡丹鲜花瓣拌入馅料后入饼,花瓣的口感里有饼的香甜,饼身的口感里又掺杂着一丝牡丹花的清香。
牡丹不仅好看,全株皆乃良药。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10枚,其中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
宋人张邦基在《陈州牡丹记》里记载了一则故事,说的是陈州牛氏园圃中,突然开出一枝淡鹅黄色的牡丹,面宽一尺三四寸,高尺许,花瓣重叠,约千百叶。
这花本属牡丹中最名贵的“姚黄”,可在其花骨朵顶端有一圈金粉,紫色花蕊的顶端也有一圈金粉,实乃一朵从未见过的奇花也!
牛氏为这株变异的牡丹取名“缕金黄”。他知其价值所在,便以竹席搭建了棚子,遍设围幛,安排看门人,阻止游客随便进入。若真想看,得每人收取十金费用。
门票虽贵,每天的参观者仍络绎不绝,十天下来,牛家收入“数百千”,赚得盆满钵满。
▲姚黄。
《洛阳牡丹记》讲到洛阳牡丹进贡的情形:
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揺,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
最初牡丹被选为贡品时,每年进贡东京的花卉为数不多,仅将最名贵的品种摘下几朵,快马送至皇宫。
自古与牡丹并称的芍药,又是另一段佳话。唐代牡丹推广兴盛,芍药遂落谱衰宗。或因牡丹曾借“木芍药”之名,兼以雍容华贵之姿,为唐朝全民所好。
而在结束了唐末的战乱之后,宋代的“东南一都会”扬州重回繁盛,芍药的地位也开始了微妙的变化。
▲芍药。
其时扬州芍药花的品种与数量都极为惊人,有的园圃竟达五、六万株。苏轼《东坡志林》道:“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蔡蘩卿为守,始作万花会。”
蔡蘩卿即权臣蔡京,蔡京任扬州知府时,大办“万花会”,选芍药万枝。然明为赏花,暗则敛财。芍药名声亦受连累,苏轼到任后,察民之疾苦,即令废除“万花会”,为芍药正了名节。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把芍药分为白芍和赤芍两种。一般来说,白偏补而赤偏泻,白偏收敛,而赤偏疏散。补血名方四物汤,白芍搭配当归、熟地、川芎,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
不仅春日,一年都见春花
有意思的是,随着古代科技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春天见春花”,开始利用温室技术培育各种反季节花木。
在临安的余杭门外羊角埂之间,出现了一座花卉生产基地——马塍。宋代周密在马塍亲眼目睹并记录了花农的堂花之法。
《齐东野语·马塍艺花》记载:“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黄,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熏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盛春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
这段记录把“堂花术”讲得明明白白:在纸窗温室里,挖坑、种花,盖上竹笼,尽情施肥、灌溉之后,加入热水熏蒸。保持温度,只要几天,就能实现“妙手催花”。这种栽培技术,在当时被誉为是“足以侔造化,通仙灵”的奇迹。
清人富察敦崇也在《燕京岁时记》有云:“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
隆冬时节北京城特别冷。但那时的富贵人家可以互相馈赠艳丽的牡丹、黄灿灿的金橘了。
在北京城周围,形成了几个较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同时出现了许多以花为业的花农和花匠。他们不但生产花卉,同时兼营销售。
丁立诚《王风笺题》记载:“一至腊月,市上即有牡丹、梅桃、探春诸花出售。巨室新年,厅事陈设殆满。其撙节者则向花局赁之,订期换送,绝不爽绝。”
顾客可以先期订花、赊买;花局也可以定期送花到门,或者以新换旧,周转鲜花争取固定客户。在一日之内,见到四季之花,再也不是什么奢求了。
▲宋代李嵩《花篮图》。
参考:《中华遗产》2021年02期等
撰文| 千秋远 赵珩 朱竞梅等
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CHINESE HER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