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教授:桂枝汤治这种疼痛,效如桴鼓!

众所周知,生姜有温中散寒,止呕,解半夏毒等功效,但是,你一定猜不到生姜止痛功能同样强大,临床中止痛,多以甘缓之药解之,然而,有一种疼痛,却是生姜最拿手的。

本期摘自第八期“讲透经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班济南站。

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讲授的《桂枝汤类方治疗疼痛性疾病》课程中的精彩内容。

原文: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47)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原文中症状之一“四肢烦疼”,此处不是心烦疼痛的意思,因为没有人会说:“大夫,我的胳膊、腿心烦疼痛”。

汉·郑玄注《周礼》:“烦,犹剧也。”

因此,此处的“烦”在特殊语言情况下是剧烈的意思,那么“四肢烦疼”的意思为四肢肌肉关节剧烈疼痛,此为何病呢?

答案是太阴中风病。

此处还无发热恶寒,没有头项强痛,因此此病不在太阳,不是太阳病;

也没有偏头痛、耳聋、目赤、没有胸协烦闷,没有往来寒热,所以也不在少阳,不是少阳病;

没有前额疼,没有满脸通红等阳明症状,故也不在阳明,不是阳明病。

此病仅有四肢烦疼而无全身发热。故仲景将四肢被风寒所伤,所出现的四肢肌肉关节剧烈疼痛称为太阴病。即为太阴中风病。

如有患者冬天骑电动车买菜回来后,胳膊腿疼的受不了,又没有全身发热,不是感冒,此即为太阴病,但此病能自愈,如何判断呢?可通过脉象“阳微阴涩而长”阳为轻取,阴为沉取。

四肢是我们的外周器官,正气抗邪于外,脉当浮,此处脉却浮而转微(动态观察),正气至而邪气退,《黄帝内经》有言:(脉)大则病进,小则平。“脉大”是邪气盛的表现(尤其是人有羸状,或脉证不符之时)。若临床有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脉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此处“阳微阴涩而长”,“阳”为轻取,轻取由浮转微,提示邪气退;“阴”为沉取,沉取由涩转长;“涩”,气血不足,脉气不畅,正气不足的表现。因此脉轻取由浮转微,沉取由涩转长,属于邪退,没有必要防范。

那么此病好的时候什么时候好呢?

原文: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此处的太阴病说的并不是教科书上的太阴脏虚寒证,要想好的话,半夜才好。此处的太阴病是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好的话是在半夜阴尽阳生的时候好。此时正气祛邪待出,得到天然相助,四肢疼痛得解。

若未自愈呢?

则“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

此原文也非教科书上的意思,教科书写的太阴里虚寒兼太阳表证,脉浮,用桂枝汤。是不对的,如果是此病,张仲景一定不会先用桂枝汤,而会用理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腹泻好了再用桂枝汤发汗,若腹泻不重,也会先用桂枝人参汤,而非桂枝汤。

因此此处的太阴病为太阴中风,原文的意思为:太阴病(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可发汗,用桂枝汤。

即桂枝汤可以用来治疗四肢被风寒所伤,肌肉关节产生剧烈疼痛的病症。

太阴主四肢,四肢被风寒邪所伤的证候,在《伤寒论》中叫太阴中风。我们也可以称其为太阴表证。

《神农本草经》:

桂枝主上气咳逆(咳嗽),结气喉痹(嗓子疼,吞咽困难)……利关节(关节疼痛)。

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血脉不通导致的疼痛),破坚积疝瘕,止痛,利小便。

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痹:因不通所致的疼痛),肠癖下痢。生(用生姜)者尤良。

《伤寒论》记载的桂枝汤治疗关节痛,最早来源于《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用生姜治疗疼痛,如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疗全身肌肉疼;又如《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中当归45g,生姜75g,羊肉250g,直接煮汤,不放任何调料。

治疗冬天产后腹中痛,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因天气严寒,产后体虚,易导致寒邪直入胞宫,引发腹痛难忍,此时若用麻黄桂枝等祛寒,恐正气不足以伤正,若直接温补,则恐留邪,故汗补兼施,当采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既补气血又散寒邪。

若二便窘迫,小便欲出不出,大便欲出不出,腹痛连及腰、胁,腰痛的如折了一般,两肋疼痛难忍,此时加重生姜用量,改75g为250g,当归依然45g,羊肉依然250g。服用后,全身汗出,疼痛解除。此处生姜散寒止痛。

生姜最早见于《名医别录》:

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祛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

故桂枝汤三个主要的药均可治疗四肢疼痛,桂枝通利关节,芍药缓急止痛,生姜祛风寒止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

  • 太阴中风

    柴胡桂枝汤证 "太阴中风",太阴阳气不足,脾气不能散精,肺气不能流经,营血不能流行,气不行于四肢,外风寒之邪侵袭四肢,经气郁滞而四肢烦痛(四肢剧烈疼痛或四肢疼痛,烦扰不宁).太阴中 ...

  • 《伤寒论》太阴病证治层次探析

    原创 赖海标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 12月14日 一.太阴病概述 太阴病是<伤寒论>三阴病之一,"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仅有8条原文,述证简略,未明主方,读其文似易,得 ...

  • 伤寒论第274条

    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论>.第274条). 作者:蒋远东 <太阳篇>一开始就讲: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篱,总六经而统荣卫.当太阳之表有了病变的时候,这个藩 ...

  • 白发伤寒论|第六十讲(314.315.316)

    第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314.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一开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有没有提下利,到后边就渐渐出 ...

  • 胡希恕、郝万山:桂枝汤治定时发汗的故事

    中医书友会第90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作者/胡希恕.郝万山 编辑/王超 ⊙ 校对/徐靖婷.居业 I导读:大家临床上有没有遇过定时发热的患者呢?胡希恕老和郝万山老师有几个精彩的故事,看完肯定是 ...

  • 哲学中医 | 基于“动定序贯八法” 理论治痛风,效如桴鼓

    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 ...

  • 【经方】河南刘万秀医生医案:反复发热二十余天,运用中医经方辨证论治,随证治之,效如桴鼓!

    2019年9月,仲圣师友河南刘万秀医生于<仲圣经方薪火传承讲座>.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患者:张某 ...

  • 河南刘万秀医生医案:反复发热二十余天,运用中医经方辨证论治,随证治之,效如桴鼓!

    2019年9月,仲圣师友河南刘万秀医生于<仲圣经方薪火传承讲座>.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患者:张 ...

  • 艾灸加一物,治腹泻,效如桴鼓!

    导读:腹泻是十分常见的疾病,有的人只要稍微饮食不当,或是水土不服,就会出现腹泻.腹泻如何治疗呢?女医谈允贤简单巧妙地就给治愈了,是怎么做到的?且看正文! 一富家妇年三十三岁,患泄泻,服药无効.询其故, ...

  • 【黄元御:金鼎汤-治失眠,效如桴鼓】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证,是指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本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心悸.健忘.眩晕等症状同时出现. 失眠历来为难治之症.只所以成为难治之症,主 ...

  • 郝万山教授:桂枝汤治''汗出症''

    为什么敛汗固表药对潮热汗出无效? 桂枝汤治疗此类病证的机理是什么?临床要怎么服用? 读完本文郝万山教授经验,你就会明白 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在门诊有一天来了一个病人,那个病人当时是56岁, ...

  • 尿频尿急很难治?郝万山教授与高建忠2个医案精彩讲透!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尿频尿急是在临床上很常见但也很复杂的一种病症,年轻的中医大夫遇到这种疾病时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郝万 ...

  • 郝万山教授:''热闭于内,四末失温''如何论治?

    图*郝万山教授 "热闭于内,四末失温"如何论治?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 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 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