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宝箱明镜喻
“千佛名蓝、中兴百年”南京栖霞古寺
"导读: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贫贱其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各各的福报和业报不同的缘故。有福的人能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没有福的人和原始生活一样,...8、偷来的享受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贫贱其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各各的福报和业报不同的缘故。有福的人能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没有福的人和原始生活一样,或者现代的机器和种种仪器都不会使用。譬如现代的交通工具日新月异,有人利用来做很多的事情,而得到很多利益。有人不但不会利用,而且因它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古时候有一个野人住在深山,终年不见世面,过著很纯朴又简单的生活。有一天一个打猎的人,追野兽追到这个深山来,告诉这野人说:城市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快乐和美丽。这位野人听了也欣慕起城市的生活来,有一天就翻山越岭的跑到一个都市来,所看到的都是男男女女花花绿绿,到处都是高楼大厦,食的都是山珍海味鱼鱼肉肉。真是太幸福了,可是自己即一无所有怎么办?有一天他趁著深夜,潜入王宫偷了国王的衣服,可是没有几天就被官府抓到了,送到国王那里。这位野人还狡辩的说,这套衣服是他们祖先的遗留品,国王说:'既是你祖先的遗留你就穿穿看吧!’于是野人在国王面前,翻来覆去的欲穿那套衣服,可是怎样穿都穿不好。国王即哈哈大笑的说:'连穿都不会穿,还说是你祖先的遗留品,来人啊!把他押禁天牢’。就被国王关起来了。佛陀说法有他的特殊思想和教法。各教有各教的宗旨和教法。佛法用在其他宗教即格格不入,何况邪教,最大不同点就是,佛法说:'万有因缘生’。一切众生的生死苦乐,乃至祸福善恶,都是自作自受。其他教门即一切皆神的操纵和支配。这样不同的说法能合在一处吗?佛教有佛教的戒律和修行的方法。各教亦有各教的修法,不依佛法的修行而只偷些名词,胡闹改造或参杂些邪说,或只学些仪式装点自己的门面,不但是其心可耻!也是显得其人格卑鄙。说三教合一,或万教归一,天降真道,某某神某某佛降坛说的,是天的命令等等不伦不类。又恐吓又引诱,藉神藉天假传圣旨,来欺骗人民,实在可笑又可怜!
人类有一种共同的毛病—爱听假话。譬如商人说:'牺牲血本’'打五折大拍卖’'公司倒闭货’等即人山人海的抢购,若是老老实实的做生意即吃亏多多,这不是造成奸人的使诈吗?'张冠李戴’'偷天换日’'黑白不分’都是偷与愚的形容词。有的人为名、有的人为利、有人贪便宜即失了理智。一个贪财一个贪利才能搭上了线,世间万事的贪或骗,其损失即只有眼前的一点利益,信仰上修行上的欺骗即生生世世的事情,而且是欺神欺佛其罪过无量无边,眼前虽见不到报应,其罪愆即累世累劫。如一个小孩子,虽得一个糖果的利益,身后却损失了无量的财产,实在可怜又可笑!收录于话题#《百喻经》故事,41个
《百喻经》宝箱明镜喻
《百喻经》宝箱明镜喻从前有一个人,很贫穷,还欠了很多债,无法偿还,只能四处躲避。这天,逃到一个荒野,一个人也没有。走着走着,突然看见远处有一个箱子,他奔跑过去,打开箱子一看,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正要取珠宝时,突然瞥见盖在珠宝上的镜子里有一个蓬头垢面的人看着他,他吓了一跳,缩回手对镜中人说:“我以为是一只空箱子,没想到你在里面,请不要见怪!”说完盖上了箱子没命地逃走了。
《百喻经》原文原文: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著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嗔也。”寓意贫人喻凡夫,箱子喻佛法,镜子喻自身,荒野喻心境空,珍宝喻道果,镜中影喻我相,见影吓逃喻执幻起惑自障。故事的寓意:世上人常被烦恼缠绕,而贫穷困苦,又常为生死迂流的魔王债主所逼迫,欲求解脱痛苦而修学佛法。他们做了种种功德,就好像碰到了宝箱,可是将镜中的画像误作真实,即被身见我执所惑乱,所以不能修成禅定道品等功德的道果,这就如同遇到宝箱而无所得,足可怜可悲的。欲得正果,勤修功德见自性,不起妄执,无法可得即菩提。
南京栖霞古寺
“千佛名蓝、中兴百年”南京栖霞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