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是对人类社会违法乱纪行为最好的“防微杜渐”
育邻梦
网友提问:惩罚式的教育,是不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回复:教育惩戒是对人类社会违法乱纪行为最好的“防微杜渐”。试问牧羊人是怎样驱赶羊群?答:草料+皮鞭+牧羊犬。那么,管教孩子该用什么呢?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时偷针,长大偷金。”童年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每孩子人格特质生成的关键时期。同时,由于自然生命个体对利己性营养补给的占有天生具有同类“排异性”。因此,进化出高等级抽象社会文明、创造出大量社会消费物资剩余价值的人类,必须从小教导孩子适应劳动创造消费财富、不偷&不抢社会公共或他人合法财产、等价值交换所需物资等基本人类分工协作规则。
民间故事:
从前,某家人老年得子,从小娇惯的不得了,无论孩子要什么,都想尽办法满足他;不管做错了什么事,从来都不会责罚他。
某日,村里来了个货郎担,大家都围在边上东看西看,孩子记起他母亲曾说过缺一根绣花针,于是就从货郎担里拿起一根绣花针,也没付钱,就拿回家送给了他母亲。 这位母亲在得知绣花针的来历后,不仅没指出孩子的错误,反而一个劲地夸他能干。
从此以后,只要家里缺什么,孩子就会从别人家偷偷地拿来,他母亲不但不批评他,还会替他遮着掩着。 渐渐地,这个孩子从偷鸡摸狗发展到了偷金窃银,打砸抢杀,等到他的母亲觉得事态严重,再想要阻止时,已然来不及了。
终于有一天,东窗事发,独生子在偷盗过程中被抓了个正着,因为情节严重,被判了死刑。行刑前,他借口想吃母亲的一口奶,却将母亲的乳头咬掉,以此责怪母亲纵容他走上犯罪的道路。
成长教育与行为约束同行
《三字经》: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引导孩子学习成长是父母和老师共同的职责使命,而教育本质上就是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修剪,剪除那些与人类社会道德、礼仪、法律不相匹配的行为陋习和不良贪欲。
国际法管束国家之间的消费资源价值交换、国法约定一国之内社会消费财富的流通法则,这两种规则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使用“武力强制”作为坚实后盾。同样,教育辅助孩子学习成长,需要给予他们关爱、保护。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依然有必然使用“武力强制”,否则大量的说教都只会成为耳旁风。
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然世界之中,任何人和事物都不会突然变好或者变坏,人类社会的犯罪行为并不会一开始就触犯法治,他们往往是在学生时代就埋下违法犯罪的种子【譬如近期曝光的高校学生会官威查寝】,这时如果教育未能及时惩戒、进入社会之后他们就很可能走上违法乱纪的不归路。
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驱赶牛羊进圈最好的方式是草料+皮鞭、社会治理最好的方式是赏+罚、治理水利最好的方式是疏+堵......同样,教育孩子学习成长亦必须恩+威并立,威就是适度惩戒、就是对人类违法乱纪行为最好的“防微杜渐”。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