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洞穴”:西方哲学思想发展脉络

《西方哲学史》: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著,邓晓芒,匡宏等译,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阅读完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后,浏览豆瓣,得知《黑客帝国》(The Matrix)将拍摄第四部,预计2021年上映。这一影片吸引大批观众的地方不仅在于其炫酷的科幻、动作场景,还在于其中凝聚了诸多西方哲学思想,无怪乎许多人看完之后在大呼过瘾之余,表示很多情节都没有看懂。不仅是《黑客帝国》,许多西方导演拍摄的科幻片以及其他类型的影片(诸如《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等)都吸收融合了一些西方哲学/神学思想的精髓。当然,这并不是我希望通读西方哲学史、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哲学对我们来说像是人文社科这座大厦的地基,若想了解某位社会学家理论思想发展的脉络,往往要追溯到他所持的哲学观点。但是,从客观实际来说,我们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依照历史发展脉络去阅读各位思想家的原著以较为全面的把握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那么我们便需要一本能够较为全面、逻辑清晰、论述客观的哲学史著作以帮助我们把握西方哲学思想史发展进程。
目前国内译介的西方哲学史著作作者主要有罗素、梯利、希尔贝克与斯通普夫(另外还有撰写《哲学史讲演录》的黑格尔),如本书译者邓晓芒在译者序中所评价的那样,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写作意趣横生,但不免对古人进行了基于个人情绪好恶和观点的随心所欲的点评;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写作与之相反,严谨而深刻,但对于初学者或者非哲学专业学生来说,又过于枯燥生涩(至少笔者读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深有此感),此外,梯利由于个人观点原因在其哲学史中没有撰写马克思这一近现代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也着实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相对这几类哲学史著作,斯通普夫撰写的这部《西方哲学史》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在西方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生的主流的哲学思想(虽然仍遗漏了一些较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与思想观点),体系清晰。很好地平衡了写“史”和论述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既较好的缕析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不同时代思想家对前代思想家思想的吸收、继承与批判。在论述各思想家的学说时,又没有陷入观点陈述的历史写作方式之中,能够层层推进,展现出思想家的理论发展逻辑以及理论体系的理路。在笔者看来,这是本书最大的优点。对于非哲学专业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本相对来说比较适合阅读的西方哲学史著作。
正如邓晓芒老师转引的黑格尔与恩格斯的话所说的那样,哲学史就是哲学。要学习哲学,迄今为止除了学习哲学史外别无他法。通过哲学史的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西方自古希腊以来思想发展的引人入胜之处,如柏拉图“洞穴之喻”所隐喻的那样,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思想发展的进程就是一场走出“洞穴”之旅。古希腊时,先哲便开始思考事物的本性问题、探求自然实际上是什么构成的,并提出来各种各样的解释观点。诸如赫拉克利特等古希腊哲学家在思考世界的本质的同时,又开始思考变化的本质是什么。第一批哲学家关注的是自然,而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则将哲学的关注点转到了对人类的研究。哲学由主要关注科学问题转而关注基本的伦理问题、关于真的问题和关于善的问题被提出来。而后,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各自构建了一套完整、宏大的思想体系,这两个在许多观点上针锋相对的思想体系,对后世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哲学史上的诸多争论。伴随着希腊城邦的繁盛与衰败,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哲学家为应对时代问题,苦苦思索,越来越关注伦理与真理问题。产生了以快乐为行为原则的伊壁鸠鲁主义、追求秩序理性和世界正义的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等诸多思想流派。这其中,奥古斯丁深入分析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上帝创造世界的问题、道德与正义的问题,为中世纪基督智慧确立了主导方向和主要风格。
在进入中世纪的进程中,基督教兴起并逐渐在精神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围绕着“上帝”产生了诸多不同的神学观点。经由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发掘的古希腊哲学思想与基督教神学思想相融合,一大批神学家和哲学家就有关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实体还是非实体、上帝造物是依据意志还是理性、上帝是“园丁”还是“表匠”、理性与信仰谁占主导、秩序、道德、法、正义、爱等诸多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各类理论观点,由此产生了许多各相分歧的教义与教派,引发激烈的教会内部斗争、与异教徒的斗争以及教会与国家(神权与王权)的斗争。
经历了长达千年的“黑暗的”中世纪,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在思想上也在酝酿着一场改变历史发展进程的思想革新运动——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哲学与一组不同的智识运动相联系,后者是对中世纪世界观的回应。其中之一就是人文主义,它强调对古典作家的研究,以及人类理性在发现真理和构建共同体上的核心作用。整个中世纪的哲学精神突出点在于:它的出发点牢牢地固定在基督教神学教义上,而且整个文化氛围都受到教会统治的影响。而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推进,人的价值、人的能力、人的理性被视为核心。进一步的宗教改革又开始逐渐破除教会对人的精神的全面控制,强调“因信称义”。信仰与理性的分离,促进了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早期的思想家从古希腊哲学家那里汲取思想营养,怀疑论、原子论、唯物论、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纷纷被从历史的故纸堆中翻出来,被加以改造以解释社会现实。这一时期,对上帝、政治、伦理、法律、知识、自然、理性、存在的思考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变革,并将思想发展导向了此后的启蒙哲学。马基雅维利、蒙田、帕斯卡尔、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贝克莱、休谟等“群星”闪耀在哲学谱系中,形成了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怀疑主义等诸多思想流派。
此后,启蒙哲学兴起,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与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相伴相生,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的研究将历史导向了启蒙运动,为此后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进入十八世纪,“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的康德开启了哲学的哥白尼革命,对此后思想发展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康德的批判哲学、对理性的批判思考、它的美学观点都成为后世思想家对话的对象。影响了此后哲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此后,黑格尔唯心主义主义思想风靡欧洲,产生了许多基于黑格尔主义的思想派别。在大陆对面的英伦三岛上,传承自英国经验基础上——洛克的开明自由、休谟的道德哲学——的功利主义则独具特色,边沁、斯图亚特·密尔等人创造、发展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英美等国广为传播,极大影响了社会发展。在欧洲大陆,马克思吸收黑格尔的辨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形成了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当时恐怕没有人能想到这个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犹太哲学家会发展出一套思想体系,影响延及20、21世纪、几乎波及整个世界。在20世纪后半叶,成为世界上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的官方哲学。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尼采也试图与主流文化立场决裂,不过他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高呼“上帝已死”,呼吁确立现时代的“主人道德”,为权力意志唱赞歌,呼吁“超人”的出现。
两次世界大战一定程度上都应验了这些思想家对时代发展的预言——但却是以极其悲剧性的方式。进入20世纪,在反思现代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多、更细化的哲学流派,宏大理论体系不再受到追捧。在这一部分,斯通普夫主要论述了实用主义与过程哲学、分析哲学、现象学及存在主义、以及晚近的几个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哲学沟通了19世纪两种不同的思想——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影响力从美国思想界传向世界,分析哲学则着重于语言分析,不再关注思想体系的建构。存在主义吸收了现象学思想,风靡一时,然而,这些所谓的“主义”都不免遭受后现代思潮的解构,哲学思想发展在现代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
通过阅读斯通普夫这本《西方哲学史》,可以看到西方哲学思想的走出“洞穴”的曲折之旅,能够感受到数千年哲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性与信仰、价值与真理的探求。不妨说,正向哲学史发展脉络一样,我们阅读哲学史的过程也是一种走出“洞穴”之旅:走出黑暗的洞穴去追求洞外的光明,然后获得智慧却不至于陷入沉思,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洞穴以试图获得解放。
附:分享我阅读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所梳理的框架图,图中有一些错字,但是因为本人没有Xmind会员,再修改再截图也太过麻烦,所以大家就将就看吧,抱歉(当然,有金主想众筹给我买会员的话我也不介意,请点文末赞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