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极生热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这是一段

关于寒热

互换关系

经典论述

直接成为

后世医家

对“寒热转化”

的理论依据

但是新接触

内经的朋友

可能不是很明白

这里的阴阳关系

一般而言

阴阳寒热

对立属性

怎么可能

极寒之地,反而生热

极热之时,却又生寒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现代人的理解里

寒热是一个温度

可“量化”的属性

对于医学来说

“低于正常体温者”为寒

反之则属于热,所以说

寒热其实只是一种感觉

中医的寒热

却是一种属性

虽然在其

具体表现

肯定会有

温度感觉

上的差异

可是其中

阴阳属性

不可感知

因为中医理论

大多从朴素的自然辨证观而来

所以阴阳寒热这种抽象的事物

只能借助自然界

真实存在的现象

来加以理解

例如自然界

正常存在的水

是没有温度的

所谓没有温度

也就是随其所处的环境而变化

但“水”作为五行中的极阴之体

当它出自地下时

我们却能感觉到

它是温暖的

地下,也是一个“阴”的属性

于是,五行中极阴之体的水

在阴土之下竟然,有了“热”的变化

这是“寒极生热”,的一种自然现象

假如我们细心观察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

具体到人的身体

“寒极生热”也是

经常可以见到的

小时候冬天玩雪

小手会冻得通红

一开始

手掌是冰凉的

可一段时间后

不需要烤火或取暖

手掌自然变得暖和

甚至比烤火的温暖

还要更加厚实一些

即“寒极生热”

的具体表现

中医临床,有一种阳虚

出现“虚极生热”的现象

“回光返照”,我认为

其实可以归纳进

“寒极生热”的范畴

高热厥逆之证

是最典型的

“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其实也是,抽象概念

自然界

水的循环过程

加以深入理解:

水遇热就会汽化

水蒸气上升云雾

相对水,水蒸气、云雾之类

都是轻的、上升的、稀薄的

而能,上升之气

都是,因热而生

自然,“热气生清”

水蒸气、云雾

天空遇冷

凝聚雨雪

降落地面

这就是一个

“浊化”过程

使“水”

上升的

主要因素

也就是“热”

也就是温度

使“汽”下降浊化的

是“寒”,还是温度

当然,这么解释

是为,便于理解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复杂得多

比如进食

寒冷食物

腹痛腹泻

消化问题

是真正的

“寒气生浊”

因为食物的腐熟

需要一定的温度

大量

进食寒凉

水谷精微

也就必定

浊化下注

更严重点

还会出现

完谷不化

进食辛辣温热食物

更多情况就会出现

呃逆、嗳气、呕吐

是“热气生清”引起

寒极生热,热极升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可以结合

自然现象

帮助理解

至于具体

临床辨证

只说理论

纸上谈兵

厥逆之证

应是常见的

“热极生寒”

腹泻之证

应是常见的

“寒气化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