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一个地窖隐藏着唐朝的宝藏!
上一篇我们说到侯君集把安西都护府从高昌移至龟兹,统辖四镇,历史上称作“安西四镇”。自此于阗等西域各地所盛产的美玉,都源源不绝地进入到中原地区,而用美玉制成的玉带,成为唐王朝达官贵族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然而对于唐王朝的豪强贵族来讲,最大的打击来自于一个女人。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按照宫廷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必须削发为尼,作为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因此开始了与青灯相伴的日子。
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王朝统治者的高宗“李治”,某一天到感业寺进香,年轻的皇帝很明显认出了眼前尼姑装扮的这位女子,两个人回忆起了往日的私情,李治决定将这位曾经属于父亲的女人,带入自己的宫中。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宣布废王皇后,从而改立武则天做皇后,皇帝的这个决策在王朝大臣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原因是武则天曾侍奉先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反对原因,那就是武则天的出身问题,武则天的父亲原本是一位木材商人,后来在唐王朝的开国战争当中做过军需官。
而把一个并没有王朝血统的人,册封为王朝的皇后,这一行为如同一把利刃,指向了王朝门阀制度最核心的部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武则天当上了皇后,就开始参与朝政,唐高宗的大权开始旁落。公元690年,武则天自己称帝,国号大周,这位出身普通的女性统治者,决定让更多出身平凡的人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公元690年的一天,几名进士跪接试题后,坐到了大周皇帝武则天处理朝政的大殿上,这是属于武则天首创的殿试,她本人亲自考问进士们的才识,还会在中途随机考问学生的口才。
武则天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她不仅仅是给自己选拔了一大批人才,而且还给她的孙子选拔了一批人才备用。一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所有的高级官吏、宰相这一类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说武则天在提拔人才方面,受到历代的政治家的一致好评。从唐高祖到武则天时期,唐代科举入仕达到上万人的数量,非常多的出身寒门的人开始有机会佩戴上象征官阶的玉带,从而进入掌握王朝命运的阶层。
上篇提到的何家村宝藏被发现时,有十条玉带被放放在了一个银盒中,在盒盖上有墨书题记,它的上面很明确地记载了玉带的名字、玉色、数量和形制,并且在银盒里面也写了一模一样的字,那么玉带的主人为何会如此详实地做这些记录呢?在当时府库管收藏的物品,都是要有一个账单的,于是就写在墨盒上,就等于在库房里保管一个东西,必须要有账可查。但是一个巨大的疑问依然困扰着专家们,唐长安城的北面,是皇帝所居住的“宫城”和王朝行政机构所在的“皇城”,而皇家的国库只能在皇城里,但是发现宝藏的兴化坊地窖,它并没有在皇城当中,那么为什么皇家国库里的珍宝会出现在皇城之外呢?
何家村宝藏中,与玉带一同出土的还有许多银饼,银饼上刻着“怀集、洊安”等字样,专家发现“怀集、洊安”是两个地名,在现在的广东一带,那么为什么要把地名刻在银饼上呢?宝藏中还有一批银板,上面刻有“朝”字,专家认为这与唐代的皇家藏银场所有关,唐代有东库、西库、朝堂库等国库,这些刻有“朝”字的银板,极其有可能是存放在朝堂库当中的国库银两,既然这批宝藏是属于国库所藏,为什么会出现在皇城外的兴化坊地窖中呢?兴化坊里居住的人,到底是谁会接触到国库的收藏呢?
专家学者们对唐长安城兴化坊中曾经居住过的达官显贵,进行了一一排查,最后确定和遗宝有关的人,就是德宗时期的尚书租庸使“刘震”,租庸使是王朝负责征收粮食、布匹、劳役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税务总局局长,这是唐朝的一品官员,已经有资格拥有一条玉带了,但是这么多的玉带,不可能都是属于刘震的,而且还有窖藏的其它大量珍宝,专家推测,这一批宝藏就是刘震所管理的宫廷库藏之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刘震要埋藏这批财宝呢?
专家们继续查《文献》,发现当时有一个这样的事情,刘震有一天结束早朝以后,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家里,告诉家里人出大事了。那么具体后面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我们之后接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