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喜宴 作者:徐淑之
话说喜宴
作者:徐淑之
十一前后结婚的人比较多,我接连喝了几场亲戚朋友的喜酒,随了几份份子,觉得现在办喜事既方便又省事,只要选好日子,订好酒店,商量好酒席的标准,一切就万事俱备了。办喜宴都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一般都设在城里比较有档次的酒店,餐桌上鸡鸭鱼肉、鲜青菜样样俱全。结婚请客那天主家带上喜糖喜烟,带着几个帮忙的人提前去酒店迎接客人就行,在开席前喜酒由卖家早已送往先前订好酒店。
噼里啪啦的炮仗声响起,宴席就算正式开始了。酒店的服务员忙着上菜,帮忙的人早已把喜酒喜烟喜糖分好,放在酒桌上。四个大菜上桌后,客人们开始动筷子,酒席上有客人倒上一杯酒,当个照应,一杯酒撑到酒席结束;有的客人以茶代酒,酒桌上缺少了举杯交箸、推杯换盏,更没有了劝酒声。整个宴席结束,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脑海里不时回想起小时候在村里喝喜酒的景象。那个时候感觉喝的不是喜酒,是那个幸福的氛围和那种热闹的场景,虽然年代已久,记忆有些残缺,但是喝喜酒、随份子还是记忆犹新、回味悠长。
那个时候农村最热闹的就是娶媳妇,一年四季的好日子都有结婚的,要是谁家娶媳妇,那一定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农村娶媳妇是比较大的一笔开支,别管娶媳妇的主家有多穷,半个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会来喝喜酒,主家都会大张旗鼓地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做准备,全家人齐忙活乡邻院里也跟着忙活。结婚的日子定好后,主家提前很长时间就买好所需的红纸,把红纸送到会剪窗花的人家。村上会剪窗花的人也有几人,她们剪出各式各样的花样,有荷花、莲花、石榴花等等,把这些花贴在洞房的墙上和窗户上,把简陋的洞房装饰得庄重而喜庆。办喜宴时自家原来的灶台就显得太小了,村里的大厨也施展不开,只能当辅助灶烧开水之类的用途。主家提前几天找村里的泥瓦工帮忙,在自家院子里垒起临时露天大锅灶,一米多高的烟筒矗立在锅台上。
总理结婚事宜,大队书记、小队长和乡里院里主事的都参加,对喜事儿上的活都有具体分工。结婚头两天帮忙的人员按照分工就开始忙活。有的骑上自行车去给远路的亲戚朋友撒信,有的在主家院子里支架子搭帐篷,有的拉着地排车到各家各户借桌凳,有的去借碗筷、盘子、茶壶茶碗,所借的东西都列了清单,出借人也都见了数。那时候的桌子都是八仙桌(四方桌),凳子都是长条木板凳,一张桌子上最少坐八个人,有小孩时挤挤能坐十个人,一个长条板凳能坐2至3个人。为了区别借的谁家的桌凳,借桌凳的人会拿粉笔在桌凳的底部做上记号或写上出借人的名字,以免归还时费事。借来的碗差不多一般大,样式也差不多,色调单一,都是粗燥的大白碗,碗的外沿有两圈或一圈蓝杠子,极少看见有别的样式。菜盘子花样多点,有深有浅,有大有小,六寸盘子比较多,茶壶茶碗也多种多样。借来的餐具茶具也不都是好的,有的少边缺沿、龇嘴獠牙。喜宴过后,如果发现借来的餐具、茶具摔坏了,主家就拿自家的餐具、茶具赔上,缺多少赔多少,不够买新的也要赔上。
喜宴用的肉和菜都是主家自己到附近的集市上购买。春节前结婚的正是冬天,去集市买菜怕菜在路上冻了,车上捂着厚厚的棉被,远远看去像一座小山丘在路上慢慢移动。在那个年代,小型的运输都是马车或者驴车,要是几个或者十几个马车或驴车走在油光光的柏油路上,也是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喜宴头一天,主家算是真正热闹起来,人来人往。妇女布置新房,用面粉自制的浆糊贴窗花、贴墙花、贴喜字。年轻的小伙把主家院里的大门上贴上红喜字,胡同口也贴上红彤彤的大囍字,整条胡同的乡邻四舍都沾点喜气。
为了把第二天的喜宴办好,帮厨的人用一把麦桔杆、几个玉米芯当引火,灶膛里放上木劈柴,院子里的大锅灶升起了火,用大锅炸鱼、炸藕合、炸丸子、炖鸡块等等。大厨们围着锅台不断地忙活,他们在为喜宴上的蒸碗做准备。灶膛里燃烧的木劈柴不旺时,帮厨的人赶紧拉几下风箱,灶膛里的火烧的更旺了。那个时候没有电动鼓风机之类的东西,只有利用风箱才能使灶膛里的火势旺起来。从烟筒里慢慢升起的炊烟似乎就带了一份好心情,袅袅的、灰白的向上越升越高,最后随着微风飘散在空中。
酒席一般都设在自己家里或邻居家里,女主桌一般都安在新房里,男主桌安排在主家的堂屋里,其他客人安排在旁屋或邻居家的屋里。春夏秋结婚办喜宴,就在主家的院子里搭起帐篷,这样既遮风挡雨,也防止酒桌上落灰尘。邻居家的院子里也照样安排,就是有的地方小,亲戚朋友多,有连胡同里也被占领摆上几桌酒席。那时候的喜酒都安排在结婚当天中午,客人一次招待完。待客那天最忙活的还数掌勺的大厨,其次是端盘子送菜、烧水送水的人。掌勺的大厨也不是在外面请来的,是自己村里会点厨艺的人,他们没有专门学习过烹饪技术,算是自学成才吧。在做菜方面,他们也玩不出什么新鲜花样,做出来的菜都是地地道道的家常菜,有鸡有肉,有鱼有菜。记忆中一桌酒席十几道菜,有蒸碗、有炒菜,也有凉拌菜。那个年代这样的酒席就很不错了,除了有结婚的能吃到这么好的菜,平时很难见到,更别说吃了。那个时候农村贫穷,农民吃的油水少,喜宴上的菜都是一扫而光,实行光盘行动。不像现在办喜宴,酒桌上的菜吃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剩余的菜全部倒掉了了,浪费了。像现在的一桌酒席,那时候见都没有见过,更别说浪费了。那时候谁敢浪费,谁又舍的浪费呢!
小时候我没少吃酒席,也吃过烩菜(办喜宴剩在锅里、盆里的菜,全部掺在一起倒进锅里加热后吃),但也随了不少份子。那个年代喝喜酒随份子与现在不同,那年代物质贫乏,农村生活都不富裕,结婚随礼五花八门,随礼买东西的较多,随钱的较少。很近的亲戚随六块钱的礼,在七十年代随六块钱的礼,虽然不是重礼,但也是大礼了。一般随两块钱的较多,村上乡邻基本上以物质为多,但也有随钱的,随钱或实物的多少要看贺喜人跟主家的关系远近,关系近的随上六块钱,关系远的几家凑钱买对暖水瓶,买个洗脸盆,有的凑钱买块帐子(布料),还有的买两块羊肚子手巾(毛巾),也有的花几毛钱买幅画送去。主家收到的什么贺礼都有,除去钱以外,其它的物品都摆在新房里。送物品的人名都写在红纸上,把写着人名的红纸粘在所送物品上,这是让新娘子的家人看的。摆的东西越多,说明这户人家为人处世好、人品好,在村里威信高。
现在农村出现了流动酒席服务车,别管是喜事还是白事,只要订好每桌的标准,办喜事或白事的当天,流动酒席服务车拉着酒席上用的各种菜、桌椅板凳、锅碗瓢勺、燃气炉灶到主家现支锅灶随时炒菜。有了流动酒席服务车,村上的大厨们也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了,主家配上几个端菜、提水的服务人员就行了,如今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办喜宴确实省事多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提高,喜宴上有的,平时大家都在吃。鸡鸭鱼肉、海鲜鸡蛋人们也不稀罕了,大鱼大肉吃腻了。有的人天天大鱼大肉的吃,吃出了病,不是高血压就是糖尿病,不是血脂稠就是脂肪肝。现如今吃野菜、炒青菜、啃玉米面窝窝头。喝喜酒的人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部分人在喜宴开席前和主家见个面道个喜,写上礼钱就告辞。另一部分人掐着点去赴宴,写上礼钱和主家见面道喜,然后坐在桌上等吃饭。从开席到结束不到一个小时就席散人走光,原来坐席的热闹场面没有了,那些压指划拳的吆喝声再也听不到了。
作者简介:徐淑之,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机关单位工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愿意用文字感悟人生,闲暇之余爱好散文写作,有多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