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的人总结经验,高层次的人使用模型,最高层次的人“多模型”

3/4

总结模型也需要“模型思维”

我有一个广告公司的朋友,研究社交媒体推广很早,早在“芙蓉姐姐”的时代,就开始尝试为客户做口碑传播——虽然当时连“病毒式营销”这个词都没有。

很多年下来,他总结了一套方法,每次出方案都很快,只是口碑营销的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评估,因而很难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

到了2010年左右,营销界突然火了一本讲“如何让产品引爆流行”的书《引爆点》,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总结了“病毒式营销”的三原则:

一、个别人物法则

二、附着力因素法则

三、环境威力法则

用前面的知识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标准的“病毒式营销模型”。

我的这位朋友看了书,大腿都拍肿了:我就是这么干的啊,基本上每一个方案都是这些原则的组合。

最终的区别在于,他只是做一些效果时灵时不灵的方案,而作者完成了一本畅销书的写作。

“知道怎么做”跟“把你知道的总结成一个模型”的区别,也是“经验论者”和“模型思维者”的区别。

前者可以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但你的价值仍然依附于公司,一旦跳槽,你还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项目来证明自己;而后者可以成为行业大牛,价值完全脱离公司而独立存在,既可以参与任何一家的公司的项目来获得价值,也可以直接“推销”这套模型来赚钱。

如果让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去策划“病毒式营销”的方案,我估计结果比我朋友好不了多少,前面也说了,这是“单模型思维”的致命弱点。

但很明显,格拉德威尔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一点:在任何一个领域,能不自觉地运用模型去解决问题的人很多,但能用语言和逻辑简练地总结出这个模式的人很少,能把总结出的模型写成一本畅销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他选择了利益最大的方法。

你看,总结模型也需要“模型思维”,姑且称之为“总结模型的模型思维”。格拉德威尔就总结过很多模型,在《异类》中总结了个人成功的多个模型,在《决断两秒间》(Blink)中总结了“快速决策”的模型……

大部分人都是在大量工作实践中被动地总结模式,而格拉德威尔的工作显然就是“总结模型”,他的能力在于通过第三方研究资料,通过对生活现象本质的洞察,以旁观者的角度总结这些模式。

当然,他更重要的能力是把一个模型写成一本畅销书,也就需要“畅销书写作模型思维”,当然,这个“畅销书写作模型”不是他总结的。

很多人觉得写作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工作,怎么可以用模子套呢?但正是因为写作需要大量的创造,所以你更需要把那些可以用模型固定下来的工作,直接套模型,然后把大部分的精力专注于你独特的观点和创意上。

事实上,几乎每一种类型的写作都有人总结过对应的一种或几种写作模型,他们从创作者实际遇到的问题和读者的期望入手,去帮你解决结构、写法、材料组织、语言风格等等共性的问题。你只需要通过适当的训练,就可以掌握这些固定的技巧,从而节省大量的精力,避免无谓的错误。

格拉德威尔的书虽然每一本都有独特的观点和精彩的论述,但他所有作品的结构、材料的组织、论述逻辑、写作风格,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也许有一天,格拉德威尔也会总结出一个畅销书写作模式,但既然有现成的,还是拿来用吧。

用别人总结的现成模型,加上自己总结的模型,构成一个新的“多模型系统”,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多模型思维”。

4/4

模型多”与“多模型”

普通的经验丰富的人想要做一件事,他会在自己长期积累的“模型库”中,找到最合适的模型,这叫“模型多”;

而“模型思维者”想要做一件事,他会使用多个模型,既有自己总结的,也有直接拿来用的,这叫“多模型”。

“模型多”本质上还是同一个模型针对不同对象的变形。销售经理的模型里,客户就是买得起的,和买不起的。

这个模式可以帮助他短期提升销售,但终究市场越做越小,因为单一模型是世界的大概率的简化版本,重复的次数越多,最后累计的错误也越多。

单一模型思维在你处于执行层时,可以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但越往高处走,越需要多模型思维。

销售总监使用的既包括客户模型,也包括企业发展战略模型,既是静态地分析客户的需求,又是动态地判断客户的未来战略。

销售总监可以使用“多模型思维”,因为他从业务员到销售经理,再到销售总监,使用过不同的销售与客户模型;他与其他部门沟通时,也必须熟悉财务思维模型,研发思维模型;他要完成CEO交给他的任务,还要理解企业战略模型。

所以说,掌握的思考模型类型的多少,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