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脉学这个事,似乎的确不简单
作为一名中医学子,常常在各种场合被要求把脉,通常会有朋友、亲人等等伸出手来一句:“听说你学医的,帮我把个脉看看我身体怎么样”。在这种场合讨论健康事宜本就是隐私之事,多说无益,少言又徒劳,一时半会场面总会有那么一些尴尬。脉学作为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其理之深,其功之难,不言而喻,今天就斗胆聊一聊关于脉学那点事,仅供交流,权当探讨。
——写在前面的话
2019.3
1
脉学真的就那么神奇吗?
很多中医学生在学习中医诊断方法的时候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包括很多西学中以及很多一部分临床时间很长的中医也会问出同样的问题。
脉学真的那么神奇吗?
小编在这里很认真地告诉大家——
在脉学的学习和认识过程中通常会有两个常见的误区:
其一,否定或忽视脉学的作用,很多人在说到脉的时候会简单地与西医学的心脏搏动划上等号,认为中医之脉只有迟数缓疾可取,其他均无意义。其实这是完全不对的。中医之脉,无论是《脉经》提出的24脉,还是《濒湖脉学》中提出的27脉,都远不止迟数缓疾这几种。中医之脉,与现代医院心脏搏动相关,但绝不仅仅是脉率、心率那么简单。
其二,夸大脉学的作用,与前一种情况相反。这一类人大多都是不等病家开口,一模便知病情根由。中医望闻问切四种方式,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虽有古人言:“望而知之谓之神”,但通常情况而言,四诊合参才是中医诊察手段中的根本,不应忽视任何。
2
脉学之深,如何学习和把握?
在笔者跟随锡城某位知名度甚高学术水平扎实的中医随诊抄方的时候,老先生向我推荐了一本姚梅龄所著的《临证脉学十六讲》,在认真研读之后,又看了李士懋和田淑霄两位先生合著的《平脉辨证脉学心得》以及方药中老先生的《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三本书都很不错,著述尽详,讨论周全。
但是通观目前大多数脉学专著或者中医诊断学专著,多从脉率、脉位、脉体、脉形等多个方面逐渐讲授,但在此其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告诉你脉学是什么,如何把握和运用,但是在两者之间的一个桥梁就是医者的主观感受。主观感受不同,指下的脉学结果也有可能不同。笔者曾经跟过一位民间中医,在当地颇有名气,其门诊量也相对较大,他曾经给过我几个建议,现在想来值得与诸君共勉。他在学习脉学的方面汇总成两句话就是:
“先明脉理,再习脉术”
3
如何做到“先明脉理,再习脉术”?
那位老中医给出的建议第一条就是——多读书。诚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句无用之言,老先生对于脉学之书强调两点:
其一,多读专著,每一本脉学的专著都有其可读性、也有其可取性,很多专著中渗透了很多老中医关于脉学的理解,多读类似的专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每一种脉之间的异同,为临证奠定基础。
其二,多读经典,他强调了三本书,《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这三本书中对于脉学之理和脉学之用都阐述的很到位,值得学习、品读、揣摩。
老先生给出的第二条建议是——多体会。可能这个词略有口语之嫌,但是思来想去没有什么词可以代替。所谓体会的含义在于体会指目下事物的感觉。很多经典中提到的脉象,都会有体类诗或者相关口诀、心要等等。其重点是借助合理的事物来描述脉相,比如芤脉的葱管、革脉的鼓皮、滑脉的如盘走珠等等。用老先生的一句话讲说——
“你都没摸过葱管,
你怎么知道中空细软是什么感觉?”
很多医家在提到中医之脉相的时候都会说到,所谓把脉有时候不在于“把”而在于“听”,在于“感受”,感受患者的脉形、脉体、脉势,从而得知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虚实寒热。
小贴士
在练习指目感觉的时候,可以尝试把眼睛闭上,用指目感知身边的事物,或是一本书、一叶植,抑或是一桌一椅,了解它们的形状、质地、软硬等等,通过不断地锻炼和体会了解自己感受下的浮沉迟数缓急软坚,在临证之时才能更具体,更实在。
——沙龙小贴士
老先生给出的第三条建议也几乎是所有中医带教老师、诊断学老师给出的一致意见——多临证。
在学习脉学知识、锻炼指目触感之余,临证是脉学学习中不可或缺也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临证之时才能更好地理解三部九候和阴阳虚实,也才能了解患者的脏腑气血运行和功能益损。
不得不承认,脉学本身的确是一种技能,熟练掌握和精通这项技能是中医人必备的条件之一,也是中医取得疗效,立身医林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