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00年来第一次崛起,与美、苏、韩、新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竞争不忘合作,合作不能没有竞争'。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虽然表面上看,中美之间存在着些许矛盾,不过是谁也离不开谁。美国若是离开中国,那些生活用品还有生产原料价格必然会大幅度上升;而中国若是离开美国,出口贸易就会受到影响,许多工厂也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一)、'清韵烛光'眼中的大国崛起

既然有竞争关系,那么就离不开比较,只有用数字说话,才能看出谁才是世界经济的'老大'

早在很多年前,麦迪逊曾经绘制了一张曲线图,通过图片可以得知,中国经济曾经有过两次高峰,第一次是在1600年,那时属于明朝中晚期,中国的经济占到了全球GDP总和的三成;第二次则是在1820年,那年正值嘉庆皇帝驾崩。

自此以后道光皇帝上位,清朝进入了衰败期,二十年以后,英国人又用自己的船坚炮利扣响了腐朽落寞清王朝的大门,自此一个多世纪中国的经济都萎靡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又遭到了外国的封锁,还有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在此期间经济虽然有所复苏,但都没有很大的进步。根据这条麦迪逊曲线,中国的经济是2008年才上升到的占比15%

清华大学的经济学家李稻葵教授,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的履历十分辉煌,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又在1985年赴美留学,就读于世界名校哈佛大学。不论是密歇根大学还是香港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李教授都曾任过教。

回到母校清华以后,他十年如一日的钻研中国经济发展规律,正所谓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他发现麦迪逊曲线中对中国经济的测绘,并不是特别的准确,也曾屡次与麦迪逊本人通电,李稻葵得知,麦迪逊因为信息交流不对称的缘故,并没有切身失地的对中国经济有完整的考察

而且,那条曲线中的数据,有很多都是麦迪逊与同事'主观臆测'的。当然,这也不能怪麦迪逊,毕竟中英两国相隔万里之遥,而且也没有可以参考的完整资料,所以有所编纂也是情有可原。

得知详情后的李稻葵教授决议为中国经济'写族谱',他带着团队多方查阅资料,经过十三年的研究,终于绘制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的中国经济曲线。李稻葵得出了一个结论,今天的中国并不是清王朝以来的经济复苏,而是400多年以来的第一次经济腾飞。

也就是说,从前的中国从未有过今天的经济盛况,当今才是正儿八经的大国盛世。李稻葵的研究结果一出,无数国人纷纷表示赞同。

(二)、中国经济,名列前茅

而中国的崛起,和美、苏、韩相比属于啥水平呢?根据李稻葵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绘制的曲线可以得知,中国在1600年的经济活动量占全球的38%,400年后的今天已经完全的超越了当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市场汇率来算1980年是2%,千禧年是10%,而今年上升到了15%。李稻葵教授又与其他国家做出了一些比较,当年英国之所以能成为纵横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完全仰仗着它的工业革命

而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经济比重不到百分之一,即使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做加持,也一直没有超过4%。由此,李教授得出结论:中国的改革开放,远超当年英国的工业革命和今天的英国

此外,李教授与中国的'宿敌'美国、'老大哥'前苏联还有邻居韩国,都做出了比较。先说与实现经济腾飞以前的美国进行的比较,1890年的美国远不如1978年的中国,而且,自1893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幅度出现忽上忽下的现象,一直到1917年还没有实现稳定。

美国在经济繁荣时,全球占比为15%,遇到危机还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反观中国,自从1981年开始就一直在稳定上升,尽管1991年左右出现了一些小的波动,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平稳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崛起已经超越了美国

接下来,就是与苏联相较。世人皆知苏联是以造坦克的速度造面包、造面包的速度造坦克。国民的温饱都难以得到解决,还何谈幸福率

因为苏联只知道发展重工业以及军事工业,忽略了轻工业的发展、忽略了民生大计。也正是这种畸形的发展不平衡,彻底的拖垮了苏联,导致其在1991年解体,即使苏联在最鼎盛时期,也不如中国的今天。

接着,李教授又与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与新加坡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都是中国的崛起远在他们之上。如果要问中国这400年来的第一次崛起,与美、苏、韩、新相比,处于什么水平,那应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李教授与把1971年到2005年的中国,与崛起前的美国相比较,又将当下的中国与鼎盛时期的苏联作比较,还将13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与撮尔小国韩国与新加坡相较,得出的结论非常有信服力

不得不说,现在像李稻葵教授这样敢说真话、敢说实话的人真的不多了。他不同于那些一昧唱衰中国经济的'公知大V',而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说出自己的观点。正因如此,他才能够得到众多国人的爱戴。

除了这些比较以外,李稻葵也在描述曲线内容时说出了自己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看法。李教授说,今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同时,这个世界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力量不容忽视。

他还提到中国马上就要超越德国,中国的崛起西方虽然不愿意提及,但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情况。此外李教授还提出了四个经验和两个误区,号召应当更加注重宏观调控,以免步西方国家的后尘

当今的中国需要李教授这样勤勤恳恳钻研之人,若不是他带领团队多年的付出,想必大家还在麦迪逊曲线的误区中难以自拔,无法认清当今自己的地位

(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其实中国的变迁是肉眼可见的,最起码整个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走上街头,人人都是意气风发,眼睛里充满了如燧如炬的光辉。

当然,中国的崛起虽然是四百年来的第一次,不过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让祖国愈来愈好?

首先,应当避免盲目自信,正视与世界的差距。李稻葵教授的比较,是拿着近几十年的中国与近一个世纪前的美国进行比较的。

他这么做,在让大家认识到中国崛起之伟大的同时,也是在告诉大众中美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和苏联的比较亦是如此,苏联都已经垮台多少年了,中国才能够超越它

而与韩国和新加坡的比较,显得多少有些有失偏颇。中国的人口与领土面积还有资源,都不是这两个小国能比的,因此能毫无疑问的超过他们。

若是单纯的看生产总值,中国必然是首屈一指的。若是看人均生产总值,去年中国的人均GDP是70892元,而美国则是65111美元,韩国也达到了32000美元,新加坡则是惊人的6.4万美元。

这么一比,每个国家都比中国的人均GDP要多出很多。李稻葵只是告诉世人,中国的崛起超过了美国腾飞前后的一段日子,并不意味着如今的中国已经凌驾于美国和韩国之上。所以,还是应当正视彼此之间的差距,不能盲目自信,那样就成了自负。

其次,是坚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李稻葵教授所说应当继续发挥宏观调控的效果,这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不曾有的好制度。宏观调控可以起到很好的拨乱反正作用,避免像西方国家那样,经济全然由资本家调控。

他们大都是利益当先之人,不会在乎底层平民的感受。若是没有了宏观调控,很容易引发各种经济危机,导致经济出现持续走低的情况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只要做好自己即可,不用他人承认。就像李稻葵教授绘制的曲线,美国杂志永远不可能将其刊登。

因为他们不愿接受中国的崛起,领先于美国这样的事实。所以,尽管西方国家对我们充满非议,都可以不用理会。

当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再度以骄傲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那一刻,旁人自然会承认中国强大是个不争的事实

尽管西方国家给我们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那不过是他们的精神胜利法而已,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完全不用理会那些流言蜚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