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看似“乱入”的一首诗,却承上启下别有深意
我们继续解读红楼梦诗词,今天要分析的一首诗,是红楼梦第十一回里中,王熙凤从秦可卿处出来后看到的会芳园的景致。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迳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很显然,这是一首赞美会芳园景色优美的诗,诗词本身并无晦涩难懂之处,就是很常见的描写景物的诗,就像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对警幻仙子出场的描述。
但我们初读这首诗时,会觉得有些“乱入”的感觉,因为在情节上,它跟前后文发生的故事,完全搭不上,显得很突兀。
我们知道,在此之前,秦可卿病重,多方医治皆无效。王熙凤去看望她,娘儿俩说了很多知心话,凤姐出来之前,还是“不觉得又眼圈儿一红”,但出来之后,原本沉重的画面,立马切换到了怡人的景色上来了。
曹公为什么这么安排呢?我们只看其与前文关系,细思也不难理解。此时的秦可卿已是病入沉疴,会芳园再好的景色,她也是无心欣赏的了。
以美景衬托可卿之病重,一个美的正当时,一个美却在悄然凋落。两种不同的美如此对比,真是绝了。
而这些绝好的景色,之所以通过凤姐之眼写出,也写出了王熙凤瞬间“变脸”的泼辣性格,前一秒她还因可卿之病红了眼眶,下一面就欣赏起园中精致且还不停赞赏,可见凤姐其人有着深不可测的心机。
这是就其承上的作用来说,这首诗还有启下的作用。因为紧接着贾瑞便要出场了。谁能想到,这样美好的景色,贾瑞这个心怀不轨的人,早已久候多时了?
大概凤姐也没想到,刚刚想借着这园中好景致,调节好从可卿房里出来时沉重的心情,以便好去邢王二夫人跟前应酬,却没想乱入的不是这园中景致,而是痴心妄想的“癞蛤蟆”贾瑞。
多美好的景物,多猥琐的贾瑞。这个强烈的对比,真真是绝了。前一秒我们还跟着作者笔墨,沉浸在这景色优美的园子中,却不想猛然从假山后面走出一个人,带着不怀好意来了。
凤姐有心赏景,贾瑞却是无心看花的。这正是你在园中看风景,有人躲在假山后偷偷看你。景色的美与贾瑞的丑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只如此,我们知道,秦可卿病的也很蹊跷,结合脂砚斋批语,多认为其与贾珍有不正常关系,而贾瑞这里又对有夫之妇王熙凤起了歹念,在这拥有美好景致的园子里,却先后连接了两件丑恶之事,得亏曹公想得出来。
再细思此前的焦大之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按照关系来分析,贾珍和秦可卿符合前者,而贾瑞对凤姐来说,不也正是小叔子吗?两件事写的其实都是贾府子孙之恶。
我们再往深了想,这会芳园是什么地方?是宁国府中的花园,如此优美的景色,竟然是在这个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府中,这大概正是曹公的真正用意,其反讽效果不是一般的狠。
我们继续往后看,这会芳园后来干嘛用了?之后贾府大小姐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为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兴建了大观园,而这大观园即是拆除了会芳园墙垣楼阁建成的。
所以,这段景致描写,如果我们单拎出来看,用来赞赏后来的大观园,似乎也正合适。再有就是大观园什么时候建的?是在秦可卿死了之后,而秦可卿死亡时,偏偏又泄露了元春即将封妃的秘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这首诗看似写景,理解起来也十分容易,但作者本意并非写景,而是通过这段景色,承上启下,起到衬托和反讽的作用。
景色是美的,但人心是丑的。景色本身并不会说话,但它出现在特殊的场合和特定时刻,在读者眼中心里,联系上下文关系,就有了不一样的意味。
不仅如此,私以为,这首诗也是对日后大观园的景色卖了一个小小的关子。这美好的景色,最终被圈进了大观园里,它曾照见了病重的秦可卿,色欲熏心的贾瑞,也将照见宝黛钗等少男少女花一样的青春。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