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银玲丨愿那《边城》的忧伤,消失于清明晚色中
雨后闲能静逸 暮光安得捧卷
这一爱好,也称得上一种崇高的副旋律,调节了疲劳,并使一天天乏味、枯燥的工作从逻辑中走出来。
这般春日雨后的黄昏,少了白日的刺目,试着眯眼望去,没有线条,尽是被温和、婉约占满。
如果心细便能嗅到青芽萌发的味道,极细、极淡,若有若无……
这景致仅用《边城》中“一片烟”的词句,足以令你在一纸香笺中体会,一念回味中受用,更别说依栏寻月,斜榻约书,断不会再为曾经少许半刻偷闲而自责了。
那些拿着节日来缅怀离去的人,无论以书写、悲歌,或是暗自拭泪,或是陵林悄然呈上香草,毕竟人去物非了,倒不如拾起当下的光景,借着杜牧问路,顺着牧童遥指的桃源,与晚色酌上几盅。
正因门前有河流,便生出石桥供行人来往行之,不知道在多久前承担起了老船夫的差事,想来,怀缅他的真不止我一个人了,还有更多《边城》读者。高低不齐的楼房在夜色映辉下似乎有点白塔的模样了。
至于白塔下那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读来令人心生悲怜。
白塔坍塌了,换来了一座座楼阁;老船远流了,替代的是跨河石桥。单那老人、女孩、黄狗画面,总是给人心上笼罩一层层湘西的烟,总是给人一种欲要穿透这笼烟却又不忍看透她的心事惆怅,如这凝重夜色。
《边城》,你得细细读她。读者大抵都说她是悲剧爱情故事,我却不以为然。
我说她是蕴涵深刻寓意且具有悲剧故事情节的爱情牧歌。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中把灵魂轻轻浮起来的年轻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会回来。如果和沈先生有灵性之通,看一眼文章,便能引起共鸣。
结束语是要推敲的,是要细细琢磨的,不然便是辜负沈先生细腻的情感了。
如果说《边城》是沈先生的经典之著,那么“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之语句,便可称为‘精点之笔’了。我也一样的替小翠翠期待‘回来’的‘明天’不再重复,寓意那个年轻人注定‘明天’要回来。
愿那《边城》的忧伤,消失于清明晚色中。
作 者 简 介
段银玲,笔名秋水、慕容习习,河南新安县人,三门峡市政协委员,义马市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主席;渑池县政协委员。三门峡银玲时尚建材装饰(雷士照明.恒洁卫浴、室内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